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1.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45497139
  • 上传时间:2023-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0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B 4.B 5.C 6.C7.B 8.A 9.B 10.A 11.B 12.C13.D 14.C 15.B 16.B 17.A 18.D19.A 20.D 21.C 22.D 23.A 24B25.C 26.A 27.D 28.A 29.D 30.B31.A 32.A 33.C 34.B 35.A 36.C37.B 38.C 39.D 40.D 41.A 42.A43.D 44.B 45.D 46.D 47.A 48.C49.A 50.B 51.C 52.A 53.D 54.B55.A 56.A 57.A 58.D 59.B 60.A二、填空题1.整体观念,辨证论治2.气机,升降出入3.后天,先天4.皮,筋5.心6.正气,邪气7.辨证求因8.刺痛9.阳盛而阴未虚10.阴阳互根互用三、名词解释1.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4.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5.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四、问答题1.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主要表现在(1) 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分布(2) 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 调畅情志(4) 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2.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一)直接伤及内脏(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二)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三)多发为情志病证(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中医基础理论》试卷2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A 5.B 6.C7.D 8.D 9.C 10.A 11.C 12.C13.B 14.C 15.A 16.A 17.C 18.A19.D 20.C 21.B 22.C 23.C 24.B25.D 26.B 27.A 28.A 29.D 30.C31.D 32.B 33.C 34.D 35.C 36.B37.D 38.B 39.C 40.A 41.D 42.A43.D 44.C 45.B 46.C 47.A 48.D49.A 50.D二、 名词术语解释1. 辨证论治: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是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2.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3. 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4. 气化: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5.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6.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7. 三因制宜:即所谓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三、 填空题1.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藏而不泻,满而不实3.泻而不藏,实而不满4.肾,脾5.任脉,冲脉6.辨证求因7.正气,邪气8.心肝脾9.邪气盛,邪气亢盛10.阴盛而阳未虚11.总原则,具体体现12.阴阳互根互用四、问答题1.何谓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主要表现在(1) 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分布(2) 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 调畅情志(4) 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2.瘀血是怎样形成的?其病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瘀血的形成:(1)血出致瘀 (2)气滞致瘀 (3)因虚致瘀 (4)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 特点: (1)疼痛 (2)肿块 (3)出血 (4)色紫暗 (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中医基础理论》试卷3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A 5.B 6.B7.D 8.D 9.D 10.C 11.A 12.A13.D 14.A 15.D 16.D 17.B 18D19.D 20.D 21.A 22.D 23.D 24.C25.D 26.C 27.B 28.C 29.B 30.B31.D 32.A 33. B 34.B 35.D 36.C37.D 38.D 39.A 40.B 二、双项选择题1.AB 2.AD 3.CE 4.BD 5.CB6.AB 7.AD 8.AB 9.DE 10AD三、填空题1.李东垣,张从正2.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3.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4.肝为刚脏,肝主升发5.思,口6.气的推动作用,气的固摄作用7.手走头,足走腹8.劳力过度,劳神过度9.伤寒,中寒10.缓则治本,急则治标四、名词解释1.形神一体观:形体则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精神、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2.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有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3.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津),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4.乙癸同源: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之称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5.血主濡之: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腑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6.十二经别: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7.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8.五志化火:多指由于情志刺激,影响了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

      气郁日久则可化热,气逆自可化火,因之火热内生9.感邪即发: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之意10.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人制宜”五、问答题1.异病能同治吗?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2.试述气的推动作用的生理意义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因此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等等都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气能推动和激发人体所有脏腑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表现在气以自身的运动来推动精、血和津液等有形物质的代谢,说明了气的推动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3.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入,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入,易伤阳气。

      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