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3803325
  • 上传时间:2022-12-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分解反应【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教学准备】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试管、火柴、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教学过程】[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3、 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何重要用途 [归纳引入]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那你们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吗?新课教学[情境设计]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讨论交流][演示]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实验探究、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p33页实验2-5)1、 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没有燃烧师生分析原因:①无氧气放出 ②有氧气放出,但是量太少,不足以让木条复燃2、 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复燃 师生分析原因: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但它是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也可能是促进者。

      (演示实验:p34页实验2-6)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①木条复燃 ②试管底部二氧化锰的量好象没有变化师生分析原因: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它不是反应物,它的量如果用精密仪器称量,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发生变化,且还可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34页第二自然段,划出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师生小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触媒例:汽车排气管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里面加入了一种催化剂,使会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无污染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页:催化剂的作用(可作为课后阅读)[补充]1、改变(加快或减慢)速率,不能片面说是加快 2、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氯酸钾)的分解是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的 3、催化剂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质量[实验探究]二氧化锰1、实验原理:在刚才的实验中,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如下表示: 过氧化氢 水+氧气 2、气体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装置:问题: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归纳: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与验满:问题: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何判断氧气已集满?如何检验氧气?归纳: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木条复燃,证明已满(气泡从瓶口溢出,证明已满);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5、老师组装仪器,演示实验,检验气体(排水法)并讲解注意事项[学生活动]除了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实验室还可用哪些方法制取氧气呢?请同学阅读教材34页[实验2-7]及35页第1、2自然段[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按照实验步骤边操作边讲解,使学生有大致印象2、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加 热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思考讨论]1、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有何特点?它们与化合反应有何不同?2、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哪一套装置更好,怎样来比较两套装置的优劣? [归纳总结]1、分解反应概念 2、特点:一变多 (AB→A+B)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 A、二氧化锰 B、 过氧化氢 C、 空气 D、 氧化镁 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 A 、用火柴点燃 B、 用带火星木条去试验 C、 闻气味 D 、用天平称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 ) A 、加快化学反应 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 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改变化学反应速率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⑴、用过氧化氢加催化剂二氧化锰制氧气⑵、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学生活动]工业上用氧气的特点是量大,工业上制取氧气也和我们实验室制取一样吗?请同学门阅读教材38页资料: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并思考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师生归纳]1、原则、特点: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产及对环境的影响 2、方法: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方法) ②、膜分离技术法(物理方法)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我存在的问题是 作业布置 教材40页1、2、4课后反思: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