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辽宁省大连市普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30302008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辽宁省大连市普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28gCO和C2H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B. 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 常温常压下,0.10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0.1NAD. 1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A参考答案:A分析:A. CO和C2H4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28;B. 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体;C. 醋酸溶液的体积未知;D. 1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详解:A. 常温常压下,28gCO和C2H4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A正确;B. 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B错误;C. 常温常压下,0.10 molL-1CH3COOH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其中含有的H+数目不一定小于0.1NA,C错误;D. 1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D错误;答案选A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强电解质,后者为弱电解质的是A.硫酸,硫酸镁 B.碳酸,碳酸钠 C.食盐,酒精 D.碳酸氢钠,醋酸参考答案:D略3. 下列化学式中,表示正长石(KALSI3O8)的是A、K2OAl2O33SiO2        B、K2O2Al2O33SiO2C、K2O2Al2O36SiO2 D、2K2O2Al2O36SiO2参考答案:C4. 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参考答案:略5. 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

      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电极反应如下: 总反应:2H2+O2===2H2O,正极反应:O2+2CO2+4e-===2C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B.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C.该电池供应2 mol水蒸气,同时转移2 mol电子 D.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参考答案:D略6.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的苯分子数为NAB. 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C. 1mol/L的Ba(NO3)2溶液中含NO3- 离子数为2NAD. 分子数为NA的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参考答案:B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故A错误;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2NA,故B正确;n=cv,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物质的量,故C错误;分子数为NA的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故D错误7. 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它们的分子数目之比是 1∶1 B.它们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2∶3C.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1∶1 D.它们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 3∶4参考答案:C略8. 下列关于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的成份是次氯酸钙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C.将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固体中可以制取氨气D.单质氯气及单质硫与铁反应生成的产物中,铁的化合价相同 参考答案:C9. 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Cl2 B.N2 C.H2 D.CO2参考答案:C略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Fe(OH)3胶体 B.雾属于分散系中的胶体,它的分散剂是水蒸气 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先生成红褐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参考答案:D解:A.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得不到胶体,故A错误;B.雾属于分散系中的胶体,分散剂为空气,故B错误;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度大小,故C错误;D.氢氧化铁胶体滴入硫酸先聚沉生成沉淀氢氧化铁,继续滴入硫酸,氢氧化铁沉淀溶解,故D正确.11. 下列反应一定需要加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 NO2→NO3- B.SO2→SO3 C.Cl2→ NaClO D.Fe3+ → Fe2+参考答案:B略12. 在373K时,把气体通入体积为5升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

      反应进行到2秒,的浓度为在60秒钟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秒,以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在2秒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为0.25molD平衡时,如果缩小容器体积,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参考答案:B略13. 标准状况下,①6.72L NH3 ②1.2041023个 H2S ③5.6g CH4 ④0.5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④>③>①>② B.原子数目:③>①>④>②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 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参考答案:B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计算各物质中原子的物质的量,微原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质量,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标准状况下,①6.72L NH3的物质的量为=0.3mol; ②1.2041023个 H2S的物质的量为 =0.2mol;③5.6g CH4 的物质的量为=0.4mol;④0.5mol HCl,A、由上述计算可知物质的量④>③>①>②,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大小④>③>①>②,故A正确;B、①标准状况6.72L NH3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4=1.2mol,②1.2041023个 H2S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 ③5.6g CH4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5=2mol;④0.5mol HCl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原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子数目③>①>④>②,故B正确;C、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①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②H2S 相对分子质量为34; ③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6④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6.5,故密度大小④>②>①>③,故C错误;D、①NH3质量为17g/mol0.3mol=5.1g;②H2S 质量为34g/mol0.2mol=6.8g; ③CH4量为16g/mol0.4mol=6.4g;④HCl质量为36.5g/mol0.5mol=18.25g,故质量大小④>②>③>①,个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常用化学计量数有关计算,难度不大,计算量较多细心计算,注意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公式运用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B.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1 mol酸与1 mol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B15. 常温下,0.2 molL-1的盐酸30mL分别与下列Na2CO3溶液混合,再加水稀释到100mL,其中最初产生CO2的速率最快的是( )A. 20mL0.3 molL-1Na2CO3 B. 10mL0.4 molL-1Na2CO3C. 25mL0.4 molL-1Na2CO3 D. 15mL0.5 molL-1Na2CO3参考答案:C【详解】都加水稀释至100mL,后来溶液的体积相同,则选项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最大,混合后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A.碳酸钠的物质的量:0.02L0.3mol/L=0.006mol;B.碳酸钠的物质的量:0.01L0.4mol/L=0.004mol;C.碳酸钠的物质的量:0.025L0.4mol/L=0.01mol;D.碳酸钠的物质的量:0.015L0.5mol/L=0.0075mol,显然C中碳酸钠物质的量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后来溶液体积相同,需要计算选项中物质的量,与原溶液的体积和浓度的乘积有关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_______,丙中_______;(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1)(每空1分) F、E、C、D、B (2)(2分)乙中出现白色沉淀.丙中品红未褪色(3) (2分)吸收SO2(4)(2分)C+2H2SO4(浓)CO2↑+2SO2↑+2H2O【分析】该实验的目的为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并检验生成气体。

      甲为反应装置,乙检验二氧化碳,丙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丁除去二氧化硫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详解】(1)根据实验室浓H2SO4氧化木炭的反应原理、条件,固液加热下反应,进行选择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可氧化二氧化硫,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可通过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确认,故答案为:A;F;E;C;D;B;(2)乙中为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变浑浊,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丁装置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故答案为:出现白色沉淀;品红未褪色;(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存在,所以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应先用酸性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SO2,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4)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常见气体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把握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