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21春“药学”《制药工程学》离线作业(三)辅导答案4.docx
6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她南开大学21春“药学”《制药工程学》离线作业(三)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亚稳极限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是()A.亚稳极限低于溶解度B.亚稳极限高于溶解度C.已知溶解度可推出亚稳极限D.亚稳极限与溶解度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参考答案:B2.在冷却结晶中,为了维持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降温速率的变化一般为()A.越来越慢B.保持不变C.越来越快D.先保持不变,而后越来越慢参考答案:C3.干燥过程中传质的推动力是()A.溶剂的浓度差B.溶剂的相对挥发度C.溶剂的分压差D.溶剂的扩散性参考答案:C4.在非均相催化加氢中,可通过增加H2压力、增加反应原料浓度来补偿低传质系数以保证结果重现)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试论述冷却结晶、抗溶结晶、反应结晶和蒸发结晶规模放大时的注意事项参考答案:1)冷却结晶是最常用的结晶工艺,在过程放大是需注意以下几项:保持冷却速率;控制釜壁温度;混合会影响传热和传质。
在规模放大时,要保证冷却程序与实验室条件下一致,需增大夹套和溶液的温差,此时,接近釜壁的溶液会产生较大的过饱和度,有可能超过亚稳极限产生成和结晶;若仍然保持夹套和溶液的温差与实验室规模一致,则冷却时间延长,超过成核诱导时间,也会导致成核结晶该过程中的混合要保证颗粒的悬浮并且不会造成粒子破坏,在放大过程中,一般需要保持能量消耗速率不变 2)在抗溶结晶中一般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保持抗溶剂的添加速率;控制由于抗溶剂添加形成的温度梯度;混合会影响传热和传质混合会影响抗溶剂的分布和热量平衡;所以抗溶剂与冷却结晶相比,对混合更敏感 3)在反应结晶中,由于同时存在反应速率、混合速率、传质和晶体生长,比其他的结晶模式更为复杂一般的注意事项如下:保持反应剂添加速率曲线;控制由于反应试剂的添加和反应热造成的温度梯度;混合会影响传热和传质对于反应结晶,还必须考虑反应热,尤其是反应类型为酸碱反应,放热较多时,需要采用夹套进行热量移除 4)蒸发结晶的注意事项如下:维持固定的蒸发速率曲线;注意釜壁温度和结垢;混合会影响传热和传质蒸发结晶在放大过程中会遇到传热的限制,随着反应釜的放大,有效传热面积减少,此时需增大夹套和主体溶液的温差,及提高夹套温度;提高夹套温度会造成化学分解、结垢、成核、起泡等现象。
6.在冷却结晶中,随着规模的放大,结晶釜制冷能力降低,冷却时间延长,这种情况下,由于过饱和度不高,不会发生成核)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以下哪项不是间歇操作与连续操作相比的缺点()A.单位体积设备生产能力低B.规模化时易受混合的限制C.规模化时易受传热的限制D.有返混现象参考答案:D8.以下哪种搅拌桨可用于中高黏度液体的混合()A.锚式搅拌器B.弯叶涡轮C.推进式搅拌器D.直叶涡轮参考答案:A9.以下可考虑进行连续操作的反应有()A.高放热反应B.慢反应C.对传质要求高的反应D.发酵参考答案:AC10.关于物料中的结合水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结合水分无法通过干燥除去B.结合水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纯水C.结合水包括毛细管空隙中吸附的水分D.结合水不包括渗入细胞壁内部的水分参考答案:C11.均相反应间歇操作非规模依赖的设计空间包括()A.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比B.温度C.反应时间D.宏观混合时间常数参考答案:ABCD12.在以湍流能量耗散速率为依据进行混合放大时,随着反应釜容积的增大,搅拌桨末端局部剪切力会发生何种变化?()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确定参考答案:B13.间歇和半间歇操作将仍然在制药工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关于热惯性因子φ的说法正确的是()A.绝热量热仪φ接近1B.φ值越小造成的绝热升温越激烈C.φ值与所用设备和规模无关D.该值越大越接近实际生产参考答案:B15.渗透蒸发和蒸汽渗透的原理相同,依靠膜对待分离组分选择性的溶解扩散完成分离,推动力是待分离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关于干燥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干燥过程近乎等焓过程B.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湿度增大C.物料表面温度低于湿空气的温度D.干燥只能除去物料中的非结合水分参考答案:D17.连续反应体系的优点有()A.有利于过程安全B.生产能力强C.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D.转产灵活参考答案:ABC18.对于反应半衰期低于1分钟的快反应,反应量热法无法给出准确的速率常数)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一般来说,块状和双锥状的晶体流动性较好)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0.以下强化传热措施正确的是()A.提高冷热流体湍动程度B.改善换热器结构,增大换热面积C.采用并流操作D.防止结垢参考答案:ABD21.在测定反应动力学时,非分子特定性的方法有()A.反应量热法B.温度追踪法C.离线分析法D.气体消耗和释放法参考答案:ABD22.连续反应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A.程序升温B.进料C.反应淬灭D.反应参考答案:BCD23.换热设备总传热系数的估算方法有()A.经验法B.现场测定法C.公式计算法D.准数关联法参考答案:ABC24.在非均相催化加氢中,可通过增加H2压力、增加反应原料浓度来补偿低传质系数以保证结果重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5.质量源于设计强调对过程的科学了解,质量控制由质量标准转移到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6.以下不属于规模化合成反应安全隐患的是()A.制冷失败B.溶剂相容性C.反应时间延长D.传质限制参考答案:D27.均相反应间歇操作放大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措施有误的是()A.热移除困难,需强化传热B.选择性发生变化,需改为半间歇操作C.热移除困难,升高反应温度D.热移除困难,降低反应物浓度参考答案:C28.在一结晶放大过程中,发现晶体产品呈双粒径分布,其原因可能是()A.搅拌速率过大B.搅拌速率过小C.过饱和度控制不当D.杂质产生参考答案:A29.渗透蒸发过程的推动力为()A.进出料温度差B.膜两侧压力差C.待分离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D.膜的选择性参考答案:C30.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原理的精髓是()A.资源利用最大化B.消除和减少环境有害物质的产生C.系统设计并引入生命周期的思想D.质量源于设计参考答案:ABC31.关于有机溶剂纳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分离的推动力是膜两侧压力差B.分离依据是分子大小的差异C.等于截留分子量的化合物可全部截留D.可用于溶剂交换参考答案:C32.对于不可压缩的滤饼,恒压过滤时过滤阻力与过滤通量的变化为()A.过滤阻力不变,通量逐渐变小B.过滤阻力逐渐变大,但平均通量不变C.过滤阻力不变,平均通量不变D.过滤阻力逐渐变大,平均通量逐渐变小参考答案:D33.在抗溶结晶中,为了维持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抗溶剂的添加速率()A.保持恒定B.越来越快C.越来越慢D.先快后慢参考答案:B34.对于在某一水平管内流动的流体(摩擦阻力不可忽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各点压强相等B.各点流速相等C.各截面处流体的总能量相等D.各点黏度相等参考答案:D35.对于多层平壁热传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每层平壁间的温差都相等B.各层之间的热通量相等C.各层的热阻相等D.各层间的传热推动力相等参考答案:B36.流体流动时,若管径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局部能量损失。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在蒸发结晶中,为了维持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夹套温度的变化为()A.恒定不变B.逐渐降低C.逐渐升高D.先升后降参考答案:C38.对于有气体放出的反应,随着反应规模的增大,单位反应液在单位时间内允许释放出的气体量将增加)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关于达到分解反应最大升温速率的时间(TMRad)的说法,以下有误的是()A.该值高于24h可认为是安全的B.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估算C.在所有估算方法中都用到了零级反应假设D.可采用绝热量热仪测定参考答案:C40.混合放大过程中需遵循的不同层次的相似性有()A.几何相似性B.动力学相似性C.规模相似性D.运动学相似性参考答案:ABD41.湿式粉碎适合原料在较高温度下物理性质不稳定或易发生相变的化合物)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2.平推流管式反应器换热能力强,能实现整个反应过程的等温操作)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3.若压力表测得某一体系的压力为4bar,那么该体系的绝对压力为()A.5barB.3barC.2barD.0.1bar参考答案:A44.均相反应间歇操作非规模依赖的设计空间包括()A.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比B.温度C.反应时间D.宏观混合时间常数参考答案:ABCD45.对于存在自催化分解反应的情况,经过热处理的样品危险性更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6.比滤饼阻力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悬浮液的固含量B.滤布面积C.颗粒本身的性质D.滤液粘度参考答案:C47.混合放大过程中需遵循的不同层次的相似性有()A.几何相似性B.动力学相似性C.规模相似性D.运动学相似性参考答案:ABD48.比滤饼阻力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悬浮液的固含量B.滤布面积C.颗粒本身的性质D.滤液粘度参考答案:C49.渗透蒸发和蒸汽渗透的原理相同,依靠膜对待分离组分选择性的溶解扩散完成分离,推动力是待分离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若采用皮托管测定直管中心的流速为5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