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齐鲁文化概述课件.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2183827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5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齐鲁文化概述齐鲁文化概述 一.齐鲁文化的形成1.齐鲁历史溯源及地域分布2.齐、鲁文化特征概述3.齐鲁文化的交融二.齐鲁文化的特色及其演变三.齐鲁文化的贡献及精神 ￿￿￿￿￿￿￿￿￿￿￿￿￿￿￿￿￿￿￿￿￿￿￿￿￿￿齐鲁文化的形成齐鲁文化的形成一.历史溯源 齐国早在殷商之时,临淄一代就被称为“齐”西周初年,姜太公受封于齐地,都成设立在营丘,建立齐国齐”名的来历1.天齐渊临淄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齐记》2.“齐与小麦种植业的关系3.“齐”字与弓箭和东夷人崇尚武术的习俗有关 鲁国武王姬发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地由于当时天下初定,周公旦留在王室辅佐周成王,其长子伯禽代为就封,成为了鲁国的第一任君主鲁”名的来历据史料记载,周公旦最早受封于河南鲁山一带伯禽在平叛鲁地部族叛乱的同时,其势力也开始由西向东发展,渐渐控制了包括曲阜在内的大片土地不久,伯禽由鲁山迁往曲阜随后的鲁国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56年,鲁国被出国吞并,随后秦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但泰山以南的汶、泗、沂、沭水流域仍然沿称为“鲁” 齐齐国国位位于于泰泰山山之之阴阴,,以以临临淄淄为为都都城城,,南南至至泰泰沂沂山山区区,,北北到到渤渤海海平平原原,,西西靠靠黄黄河河古古道道,,东东括括山山东东半半岛岛((包包括括今今天天的的胶胶东东、、鲁鲁北北地地区区和和鲁鲁西西大大部部)),,疆疆域域约约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二。

      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二Ø鲁国位于泰山之南,以曲阜为鲁国位于泰山之南,以曲阜为都城其境内地势平坦,土壤都城其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业、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业、畜牧业和桑蚕也得发展,经济畜牧业和桑蚕也得发展,经济实力很强实力很强齐鲁地域分布 二.齐、鲁文化特征概述1.齐鲁文化的共同基础:东夷文化古文献将史前齐鲁居民成为“夷”或“东夷”《礼记》,《王制》篇:“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东夷文化”又称“海岱文化”,距今8300-3900年前产生于齐鲁大地,是由山东土著民族东夷人自己辛勤劳动土生土长的文化特点民族性 高度发达 开放 2.齐鲁文化的初期特征及差异性齐:保留东夷文化的传统建国方针:《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地理:处泰山之北,土地贫瘠,难以推广农业文明,但有鱼盐之利,导致工商业发达鲁:被周人同化,成为中原文化的典型建国方针:《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亲亲上恩亲亲上恩””。

      地理:处泰山之南,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耕经济,易与重农的周文华相结合 齐文化的特性:功利性与空灵性经济:农商并重政治:尊贤尚功学术:兼容包并、百花齐放功利观念的表现 空灵性《史记•封禅书》:“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受东夷文化影响,齐文化带有极大地开放性和灵活性齐国系神仙方士的发源地,海内三神山(海市蜃楼)的传说由这里产生,许多方士也多为齐人,使齐文化带有强烈的“空灵”烙印 鲁文化的特性: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鲁文化的特性: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孔子及儒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儒学思想核心:道德教化、“仁”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他:子思、孟子、荀子等经典:《论语》、《中庸》、《荀子》、《孟子》 三三. .齐鲁文化的交融齐鲁文化的交融稷下学宫田齐的第三代君主齐桓公,继承齐国“尊贤纳士”的传统,在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建立学宫,以招揽天下贤士传道授业,著书论辩齐鲁文化交融的重要阵地,战国时期的政治咨询中心,是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

      其鼎盛时期,百家荟萃,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兵家、阴阳家、小说家、农家等各学术流派的存在,促进了齐鲁文化的融合和学术思想的繁荣 稷下学派杂家学派、法家学派、道家学派、黄老学派、儒家学派、阴阳学派泰山封禅《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封禅者,神之也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祗的重要仪式,是最重要的泰山历史文化特色,也是齐鲁文化交融的重要方式 ￿￿￿￿￿￿￿￿￿￿￿￿￿￿￿￿￿￿￿￿￿￿￿￿齐鲁文化特色及其演变齐鲁文化特色及其演变齐鲁文化的特色1.融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为一体,德法并重的文化体系周公旦:周礼的传承 孔子:以“仁”为核心创立儒学姜太公:周礼与东夷文化的融合 齐桓公和管仲:形成霸业《管子》:礼法并重,农商共举2.贯穿儒学和道家两大文化主线,形成儒道互补、相辅相成的格局孔孟之乡道家和道学文化 庄子 “南华真人” 3.在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诸子百家之长形成的具有兼容性的文化形态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文化重心的南移,仍哺育出许多历史文化名人:辛弃疾、李清照、蒲松龄、戚继光、傅斯年、丘处机等4.自由开放的多元文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逐渐实现向近现代的转型。

      齐鲁文化的演变1.挫折秦国统一六国,实行法家的专制和暴力手段,对儒学进行镇压和打击焚书坑儒”2.振兴西汉时,研究儒家经学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异化“独尊”使儒学沦为封建政治的工具 ￿￿￿￿￿￿￿￿￿￿￿￿￿￿￿￿￿￿￿￿￿￿齐鲁文化的贡献及其精神齐鲁文化的贡献及其精神齐鲁文化的贡献一.孔子创立儒学二.以管仲为代表的礼法并用、农商皆重、义利兼行的治国理念“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主刑辅”三.全真道的兴起及其在全国的流传(丘处机) 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涵一.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孔子 “为之不厌” 、 “ 好古敏求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孙子 以正义的战争止不义之战墨家 “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二.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 善养“浩然正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管仲 “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三.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人定胜天”四.“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五.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墨家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儒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谢谢观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