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pdf
10页第3 6卷 第2期 2 0 1 2年3月大 气 科 学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t m o s p h e r i c S c i e n c e sV o l . 3 6 N o . 2 M a r .2 0 1 22 0 1 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览表 ( 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部分)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名称起 止 年 月4 1 1 2 1 0 0 4区域与全球大气化学过程及环境效应朱彤北京大学2 0 1 2-0 1~2 0 1 4-1 24 1 1 6 5 0 0 1苍山-洱海区域局地环流特征及其对地气通量影响的观测研究孙绩华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2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阿里地区草地退化机理研究边多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3基于多源卫星数据藏西北典型湖泊变化研究德吉央宗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4基于环境因素的高分辨率气象条件下云南小流域突发地质灾害预测模型研究彭贵芬云南省气象台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5大兴安岭高纬度湿地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赵慧颖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6乌鲁木齐大气多环芳烃气/粒分配、 粒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迪丽努尔·塔力甫新疆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7在大气光化学中硫酸及其络合物反应性的理论研究隆正文贵州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8基于三江源复杂地形下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技术的研究周万福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0 9西北半干旱区作物轮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肖国举宁夏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1 0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 CH4吸收和 N2O 排放的影响焦 燕内蒙古师范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6 5 0 1 1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建 军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2 5 0 1 7海气相互作用和季风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2 5 0 1 8大气化学邵 敏北京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2 8 0 0 5与污染气溶胶混合的亚洲沙尘的长途传输及其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J o s h u aS. F u复旦大学2 0 1 2-0 1~2 0 1 3-1 24 1 1 7 5 0 0 1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区及其与闪电放电活动关系的观测研究孔祥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2基于人工引发闪电的多频段辐射特征和放电机理研究郄秀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3上行闪电触发、 传播特征以及对空间电荷、 电位分布影响的研究谭涌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4京津冀地区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流特征研究刘树华北京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5青藏高原地表和边界层过程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刘 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6黄东海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变化机理及其与层云-海雾的关系张苏平中国海洋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7利用飞机探测研究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影响张 蔷北京市气象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8藏北高原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及其对亚洲季风的影响和响应研究李茂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0 9黄土高原典型塬区能量和水分过程的观测与数值研究余 晔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0北极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与参数化研究李诗民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1半干旱区土壤热通量观测方法改进及其对能量平衡的影响研究杨启国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名称起 止 年 月4 1 1 7 5 0 1 2海上蒸发波导的机理和预测研究张玉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3南海夏季风期间华南沿海大气边界层高度的观测试验研究黄辉军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4北京城市边界层特征对持续性大雾的影响研究李青春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5城市下垫面非均匀性的量度、 特征尺度及与大气边界层的耦合苗世光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6青藏高原及下游关键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对降水影响的研究崔春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7西北沙漠地表沙粒运移特性及动力热力参数研究何 清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8基于激光雷达遥感和数值模拟的大气混合层发展机制研究刘新罡北京师范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1 9太湖地区云光学厚度和云滴有效半径的地基遥感研究赵凤生北京师范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0新一代极轨和静止卫星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遥感方法研究李成才北京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1基于侧向散射双波长激光雷达的近地层 PM 2. 5浓度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陶宗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2青藏高原云特性参数提取方法和多尺度云特征研究刘 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3极区大气风场卫星反演及误差订正方法研究陆 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4星载紫外臭氧探测仪对扫描角依赖性订正方法研究王维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5雷达回波资料反演大气波导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黄思训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6新疆地区降水云与人工增水潜力云的多星联合识别方法研究陈勇航东华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7黄河源区高时间分辨率土壤湿度产品的制作研究文 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8自然地表双向偏振反射的野外观测及气溶胶的卫星遥感验证段民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2 9云光学厚度反演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邱金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0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测量大气污染气体和气溶胶柱浓度及垂直分布的反演算法及其应用研究王普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1亚洲气溶胶三维分布特征和区域辐射效应地基和卫星遥感研究夏祥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2基于云微物理和光学特性的暖云降水卫星反演研究刘 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3南京地区气溶胶拉曼-米-偏振激光雷达综合探测反演及分类方法研究曹念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4我国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探测资料在G RA P E S同化中的质量控制研究官 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5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晴空区导风研究王振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6基于石英音叉共振增强痕量NO3自由基光声吸收检测技术研究高晓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7大气二氧化碳遥感模型的构建与高精度反演方法研究王先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8强对流过程中小尺度系统的相控阵天气雷达观测和分析刘黎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3 9早期地球大气的甲烷、 氨 、 有机气溶胶与暗弱太阳问题田 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4 0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水汽向平流层输送过程的探测与分析研究卞建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4 1平流层行星波活动及其在对流层-平流层耦合中的作用和机理魏 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4 2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对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的影响田文寿兰州大学2 0 1 2-0 1~2 0 1 5-1 2434大 气 科 学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t m o s p h e r i c S c i e n c e s3 6卷V o l . 3 6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名称起 止 年 月4 1 1 7 5 0 4 3中国强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及其相应的中气旋特征研究俞小鼎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4 4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作用机制及预报技术研究杨成芳山东省气象台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4 5青藏高原低涡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強降水影响的机理研究李国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4 6东亚热带季风与副热带季风降水特征比较分析研究李耀东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2 0 1 2-0 1~2 0 1 5-1 24 1 1 7 5 0 4 7长江下游边界层扰动涡旋发生过程研究翟国庆浙江大学2 0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