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4页2020-202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Ba(OH)2 H2SO4③HCl NaAlO2 NaHSO4 ④Ca(OH)2 Na2CO3 BaCl2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A将各组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后,若现象各不相同,即可鉴别,否则不能鉴别①中KOH和AlCl3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②中Ba(OH)2与NaHCO3和H2SO4均生成沉淀,再向两沉淀中交叉滴加H2SO4和NaHCO3,一种沉淀中产生气体,但仍有白色沉淀存在,另一种沉淀不溶解,无新现象产生③中HCl,NaHSO4分别与NaAlO2混合时,现象相同④中Ca(OH)2,BaCl2分别与Na2CO3混合时现象相同,因此答案为A。
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Al2(SO4)3溶液的pH增大B.在Na2CO3溶液中:c(OH-)- c(H+)= c(HCO3-) + 2c(H2CO3)C.室温下,CuSO4溶液pH<7,因此向纯水中加入CuSO4会抑制水的电离D.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SO42-)>c(NH4+)>c(Na+)>c(OH-)参考答案:B略3. 有关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1将X和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不易腐蚀2将片状的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剧烈3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和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Z 根据以下事实,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 ) 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D.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且X做负极参考答案:C略4.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后加热B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C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向盛有少量溴乙烷的试管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D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向盛有少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参考答案:D略5. 据最新报道,钬的放射性同位素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32 B.67 C.99 D.166参考答案:A略6. 质量为 25.6 g的 KOH和KHCO3的混合物,先在 250℃煅烧,冷却后发现混合物的质量损失4.9g,则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 A.KOH物质的量>KHCO3物质的量 B.KOH物质的量<KHCO3物质的量C.KOH物质的量=KHCO3物质的量 D.KOH和KHCO3以任意比混合参考答案:B略7. 能大量存在于同一溶液中,当改变条件使水电离出的时c(H+)=mol,一定会发生反应的离子组是 参考答案:A略8. 下列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乙烯:B.工业上制取聚丙烯:C.制硝基苯的反应: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6H5ONa+CO2+H2O → 2C6H5OH+Na2CO3参考答案:C略9. 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参考答案:C略10.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的是 A.CO B.Fe3O4 C.Al2O3 D.F2参考答案:D略11. 25℃时,0.1mol/L的NaB溶液的pH=8,将该NaB溶液与0.06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c(HB)+ c(B-)=0.05mol/L B.混合溶液中:c(OH-)+ c(B-)–c(H+)=0.04mol/LC.该NaB溶液中: c(H+)+ c(HB) =1.0×10-6mol/LD.该NaB溶液中:c(Na+)–c(B-) =9.9×10-7mol/L参考答案:B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① B.①和②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常见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使溴的CCl4溶液反应褪色的是 A.甲苯 B. C.植物油 D.CH3COOH参考答案:C14. 参考答案:D15.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4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1)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 ,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 ▲ 2)① 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 ,作用是 ▲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 ,作用是 ▲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 ③装置F的作用是 ▲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 与 ▲ 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 (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参考答案:(14分)(1)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2分)(2)① 无水硫酸铜 (1分) 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1分) 无水CaCl2 (1分) 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汽,(1分)防止对D、E装置中的实验干扰(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2分)③吸收氯气 (1分) ④Ag-+Cl-=AgCl ↓(2分)(3)F G (1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1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2000·广东卷)28.在1.00L 1.00mol·L-1NaOH溶液中通入16.8L标准状况下的CO2,计算所得溶液中含有的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通入CO2的物质的量==0.750 mol 溶液中NaOH物质的量=1.00L×1.00 mol·L-1=1.00 mol 根据2NaOH+CO2=Na2CO3+H2O 2 : 1该反应中CO2过量:0.750 mol-=0.250 mol 生成的Na2CO3为=0.500 molNa2CO3+CO2+H2O=2NaHCO3 1 : 1 : 2反应中Na2CO3过量,生成的NaHCO3为n(反应的CO2)×2=0.500 mol溶液中剩余的Na2CO3为0.500 mol-0.250 mol=0.250 mol 略18. 两瓶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取100ml,分别通入CO2 2.24L(标准状况)。
完全反应后,将溶液低温缓慢蒸干,分别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0.0g、11.6g,判断这两种固体的组成成分,并计算原两瓶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参考答案:10g固体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其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73mol/L.11.6 g固体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25mol/L.略19. 甲、乙两个研究小组,用以下两种方法由Cu粉制Cu(NO3)2溶液1)甲组用a g Cu粉,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CuO全部溶于适量的稀HNO3溶液中,制得Cu(NO3)2溶液则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是 ,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2)乙组用a g Cu粉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HNO3中,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 L (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则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mol为消除污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并同时通入O2,使生成的气体完全溶于水,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 mol;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产物只有NaNO3、NaNO2和H2O,则生成NaNO2的物质的量是 mol。
参考答案:答案.(10分)(1) (2)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