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仿吾表现说的变形、实用批评与批评中的激进主义.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woxinch****an2018
  • 文档编号:57422272
  • 上传时间:2018-10-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9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成仿吾:表现说的变形、实用批评与批评中的激进主义,成仿吾(1897-1984),原名成灏,曾用石厚生等笔名,湖南新化县人,1897年8月24日生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革命家、文学家1937年任陕北公学校长,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他历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22年10月,成仿吾写了他生平第一篇批评文字《学者的态度——胡适先生的的批评》 1923的《诗之防御战》是他文学批评的里程碑,一、变形的“表现说” (一)再现说:在文学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二)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 (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流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 (3)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形, 文艺是“自我表现”,自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指个人而是一个“大我”,而且自我表现,还具有表现之外的目的,那么这种目的就是促使人们情的丰富和社会肌体的健全。

      社会——审美,二、批评、同情、超越 《学者的态度——胡适先生的的批评》 成仿吾提出了学者研究批评态度的三点: 第一,我们不会忘记了研究的态度 第二,我们不要忘记了感情这条恶狗,是想往斜路上走去的 第三,我们不要忘记了问题的本体;,1923年的《批评与同情》是成仿吾论述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文章 成仿吾首先确定“批评家原来也是一个赏玩者”、但批评家不同于赏玩者,他是作家作品的批评者,由此,成仿吾提出了批评与同情的问题,他指出:“理想的批评家是能由作品得到最多的观念情绪之暗示而能表现出来的 同情:批评家对于作品的真诚的态度,对作家创作的感同身受与尊重的姿态 批评家只有建立在同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作家作品,才有可能进入到作品的内里,做出完全的批评,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意义,理想的批评家对于作品或作者非抱有热烈的同情不可,因为文学是感情的产物,若是批评家对于作品或作者先有反感或没有同情,那便不论作品如何优秀,在这样的批评家眼底,好的也不免变成丑的,作者的观念情绪更无从感触得到了——批评与同情,超越:1、摆脱偏见,不以固定的标准与眼光评价作品,不以个人的趣味去取代对作品的实际 2、充分发挥批评家的创造力与理论个性,在实际批评中既要进去,又要出来,既要投入作品,感同身受,又不是完全渲染其中,不等同于被动的鉴赏,不满足于阅读感受与印象,批评家要从中提升一步,有自己的辨识和判断,有独特的发现。

      三、逆向性思维与辩驳式批评“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人在那里讨论辩驳,就是这件事情有进步的证据这是极可喜的一种现象 ——学者的态度,成仿吾的逆向性思维与他的辩驳式评论,可以使他在评论过程中,发现其他批评家所不能发现的问题.提出他人不能提出的观点.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提出若干有益的建设性的意见 《诗之防御战》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成仿吾的批评模式:板块式组合结构方式 第一,简洁明了地提出辩驳对象及其观点 《评冰心女士的》、《的评论》《的评论》 第二,作品的具体分析和理论阐发 第三,归结观点 成仿吾显示了较之那些写读后感的没有多少理论色彩的批评文字的优越四、革命文学的论战与批评思维的偏航 1925年10月,成仿吾于参加革命之际.发表了《今后的觉悟》 你尊贵的文学家哟,我且问你们,你们的富贵的作品,就假定它在艺术上已到完全的境地,对于人生它究竟能有什么贡献,谁说不至于是供给一些寄生着的特权阶级和一些同样寄生着的游荡儿的游艺?我们反对功利主义的主张,我们承认文艺不一定要与社会有关系,然而对于人生自己,它究有什么贡献?——今后的觉悟,成仿吾在文章中批评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文学创作的“无聊”、“趣味”、“新奇”等现象,他称这些作品是“好玩主义”或“也好玩主义”。

      成仿吾的“革命文学”理论是从批判“个人趣味”开始的《文艺批评杂论》 《主观的与客观的》 《打倒低级趣味》、《文艺战的认识》、《文学革命与趣味》 写于1926年的《革命文学与它的永远性》和1927年的《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则直接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成仿吾的文艺思想走向了一条“革命文学”的道路文艺是生活基调的反映,我们由文艺可以知道产生这种文艺的生活基调,就如我们由工业制造品可以知道产生这种工业制造品的人民的人情风俗我们由现在那些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可以知道这后面必有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换句话,就是必有一种有特别嗜好成为了一种共同的生活基调,才有了这样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而这种以趣昧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真挚的人性十审美的形式=永远的文学真挚的人性十审美的形式十热情=永远的革命文学,成仿吾从最初鞭扑“趣味”主义出发,发展到扫荡资产阶级文学和强调作家克服个人主义的根性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展望》 它们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扬革命文学产生的合理性;又根据一切文学都有阶级性、都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原理.强调革命文学作为阶级的武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