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近年高考理综阅卷说起课件.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1333****333
  • 文档编号:198892387
  • 上传时间:2021-09-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8M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近两年高考理综阅卷说起,一、近年高考理综部分化学试题分析,26.(16分)2008年 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试回答: (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 (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3MnO42+4H+=MnO2+2MnO4+2H2O ;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8H2SO4+5Na2C2O4=2MnSO4+K2SO4+10CO2+5Na2SO4+8H2O ; (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计算该KMnO4的纯度。

      第26题】(15分) 2007年 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成为WY的化合物; 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Z元素是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和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和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15分) 2008年 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中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填化学式) (2)由上述5中化合物中的某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 (3)V的电子式是 V CaC2 、W CaO 、X CO2 、Y Ca(OH)2 、Z C2H2 ; Ca(OH)2+CO2=Ca(HCO3)2,【第27题】(15分) 2007年 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阳离子:Na+ Mg2+ Al3+ Ba2+ ; 阴离子:OH- Cl- CO32- SO4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B溶液也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 ;B ; C ; D ; E 28.(13分) 2008年 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 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 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 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 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 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 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Z是 氧 ;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氮气,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管 ;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Z+CM+CO MZ+COM+CO2 CO2+C2CO 2MZ+C2M+CO2 ;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需处理,因为一氧化碳有毒,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方法可以将其在导管口点燃,或者用气球收集,或接一个加热的装有CuO的玻璃管第28题】(15分)2007年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

      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仪器C中(或化学式)是 ,其目的是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 29.(16分) 2008年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到FeCl3溶液显示紫色,C与溴 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 ; (2)D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应放出CO2,则D分子式为 ,D具有的官能团是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5)E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第29题】(15分)2007年 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A的结构简式是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个 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答卷情况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基不扎实 (2)未搞清知识的内在联系 (3)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实验能力不足 (4)化学用语掌握不好,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5)学习习惯、考试心理不良,二、 对新课程高考复习教学的启发 高考考试命题指导思想要求 一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求考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分析解决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问题1)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 “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在教学中,应注意研究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变化,立足“双基”,引导学生对知识之间整体联系的认识,加强对物质的变化本质及规律的理解。

      化学的主干知识包括: 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与物质性能的关系,学会识别物质; 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的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规律、伴随这些变化的效应(能量和质量变化),了解怎样利用化学反应创造新物质 掌握并利用化学符号系统描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手段,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2)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能力测试是高考不变的主题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更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过程,寻找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手段、运用数学工具,学习如何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智力和综合能力能力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3)关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验能力包括: 按实验方案用正确实验操作程序完成实验的能力、通过感官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为说明、验证或解决某个问题设计特定的实验方案(包括绘制实验装置图)的能力。

      高中理科课程的宗旨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的作用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将学科核心知识融入科学探究、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4)加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 答题中因考试心理状态不佳、审题不慎而造成的失分十分严重 此外,因考场心理紧张,无法正常思考,导致答案张冠李戴,字迹潦草、胡乱涂写,没有掌握应试时间分配策略,试题没有做完等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失分现象十分普遍 不良的学习习惯而导致高考失分的现象不可忽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机渗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5)渗透新课程理念,建立与发展学科基本观念,认识世界是物质的 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 认识化学运动是物质七大基本运动形式之一 认识合成是化学家改造世界、保护世界的有力手段 认识人类不能缺少驾驭智慧的智慧,即人文智慧期望和关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