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月考卷(含答案).docx
10页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月考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演讲采用的语言形式主要是()A.书面语言 B.内部言语 C.对话言语 D.独白言语2.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凝视等现象属于注意的()A.转移 B.广度 C.内部状态 D.外部表现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4.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6.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7.学生听课时记笔记是利用()A.感觉记亿 B.短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长时记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气质是不难改变的 B.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C.气质类型并不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 D.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9.性格中的谦虚与骄傲、自尊与自卑属于()A.性格的理智特征 B.性格的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态度特征10.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二、填空题(10题)11.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____起源论12.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____1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过程14.大脑半球表面上的三条重要的沟裂是____、中央沟和顶枕裂15.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大脑____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16.教育与人类历史共始终,说明教育具有____的特征17.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以____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18.道德教育的__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19.新学制的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____教育、高等教育20.____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三、名词解释(5题)21.世界观22.教师23.信度24.素质教育25.教育事业费四、论述题(5题)26.试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主要表现27.论述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28.简述兴趣的品质29.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的积极与消极方面,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30.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五、案例分析(2题)31.结合案例,分析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32.请你对拓展学生甲的思维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六、简答题(1题)33.简述课程实施的取向参考答案1.DD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一种展开性的、有准备的、有计划的言语活动平时常见的报告、演讲等都属于独白言语2.D精析】D注意的外部表现包括:适应性活动、无关动作减少和呼吸运动的变化。
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属于适应性活动,屏息凝视属于呼吸运动的变化故题干所述现象为注意的外部表现3.DD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即认为教育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4.CC小明即将上考场,有点激动和焦虑,这种情绪伴随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变化,因此属于生理唤醒5.C6.B7.B8.C9.DD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主要包括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劳动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具体表现在:①对待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的优良特征,如集体主义、见义勇为等②对生活、学习、劳动、工作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如乐观或悲观、勤奋与懒惰、节俭与铺张等③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如谦逊或自满、胸怀坦荡和心胸狭窄等10.BB心理学家提出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平)衡性,使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11.心理12.历史性13.认识14.外侧裂15.左16.永恒性17.自我管理18.认知模式19.中等20.个体主观能动性21.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观点体系。
22.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23.一个测验量其所要测的东西前后一致的程度24.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5.教育事业费是教育投资中分配用于教育事业的经常性经费,主要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组成26.(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了教师教育活动具有创造性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27.(1)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信念的发展。
在教育中,只要教师们善于观察,善于反思,并把观察、思考和反思的结果转变成为切实的教育行为,他们的教育信念就会不断地得到修正和完善,就会变得越来越科学,就会越来越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2)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断地认识、质疑自己的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都可以直接推动教师主动学习教学的相关知识,完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3)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育科研意识的萌芽及其基本能力的形成,都是最先源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而教学问题的产生,有赖于课堂教学的反思教师为了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就必然要查找资料,分析和总结相关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这些都是教师经常性教育科研的主渠道4)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当教师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轨道的时候,就意味着对“旧我”所包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也意味着对未来发展图景的规划,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和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反思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求专业自我发展,教学反思直接推动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形成28.(1)兴趣的广度2)兴趣的中心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29.(1)甲同学属于抑郁质气质类型,这类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乙同学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这类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机勃勃、刚毅顽强;但他们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2)对甲同学的教育: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对乙同学的教育: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人格品质30.(1)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①流畅性②灵活性(变通性)③独创性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④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⑤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⑥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31.(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2)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他制止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可以看出,陶行知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3)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斥责了学生,后来又给了学生四块糖,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32.进行联想训练;头脑风暴法;限时练习;丰富想象力33.(1)忠实取向(程序化取向)。
这种取向把课程实施看成是“忠实地”执行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以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2)相互适应取向这种取向把课程实施看作课程方案的使用者和学校情境之间的相互适应,认为不可能也不应该事先规定精确的实施程序让课程方案的使用者来遵循3)创生取向这种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