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版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资料.docx
11页建筑工程 | 参考借鉴模版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近年来,模板支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多发,究其原因,主要有六方面:现场管理不到位;方案编制不合理;钢管、扣件等搭设材料不合格:架体根底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支架搭设不符要求;支撑系统未验收合格就使用 模板工程重大危险源可归纳为地基与根底、模板支架立杆及水平杆排布、梁板下构造节点等共14个子项,34个要素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模板支架的地基与根底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回填土没压实或压实不到位 大量工程的模板支架支设在回填土上,现场作业人员不重视模板支撑立杆根底处理,由于回填土没有压实、压实不到位,特别是在雨季施工,会造成模板支架在搭设过程中或砼浇筑过程中回填土下陷,地基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模板支撑产生较大的次应力,产生砼构造质量问题或支架倒塌等平安事故 (2)回填土地基上未浇筑砼层或未设置垫板 回填土地基上没有浇筑砼层或未设置垫板,导致立杆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造成支架立杆下沉,产生砼构造质量问题或支架倒塌等平安事故 (3)支架立杆不直接落地 不按标准搭设支架,在孔洞、上下跨等位置支架立杆不直接落地,通过扣件与水平杆或其他立杆连接转换,使支架的荷载分布发生变化,产生较大的偏心荷载或弯矩,最终因连接件〔扣件〕破坏或水平杆挠度过大而导致支架失稳破坏。
(4)持力层构造不加固直接搭设模板支架 多、高层构造连续施工时,施工层下面构造的模板架全部撤除,或者将模板支架支设在悬臂构造上,对下部持力层构造承载未进展验算或验算不合格且不进展加固就进展支架、钢筋及砼施工,导致构造挠度增加、开裂、裂缝增加甚至支架倒坍 2.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排布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方案中立杆、水平杆排布与实际构造不符 在编制方案时,未认真核对构造实际尺寸,对复杂的平面构造没有认真分析,没有绘图或标注分列尺寸,导致立杆、水平杆的排布不合理,支撑架与实际构造不匹配 (2)现场搭设的立杆、水平杆排布与方案不符 现场施工时,不按方案尺寸与放线搭设,盲目施工,导致立杆、水平杆搭设尺寸与方案严重不符,间距过大,导致支架承载力及稳定性缺乏 3.梁、板下构造节点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方案中的构造构件不齐全 方案编制时,未认真阅读和分析构造构件类型,未对构件进展有效分类划分,绘制的构造节点大样不能涵盖所有的构件,造成构造构件遗漏,特别是超重梁板构造遗漏造成支架按经历搭设形成平安隐患 (2)方案中的构造节点不齐全。
方案编制时,未认真阅图和分析构造构件类型,只取单梁作为对象进展分析计算,而对于复杂构造,如圆弧形、三角形、斜交梁等未进展认真分析和研究,使得方案的构造节点与实际不符 (3)构造节点缺乏可操作性 对于复杂或不同种类的支架体系〔钢管扣件、门架、碗扣架、钢构造架等〕,编制人员经历不丰富:也未认真研究或协调,使得绘制的构造节点现场难以操作或无法操作 (4)现场不按方案搭设 施工现场未对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或搭设过程中检查不力,使得现场搭设方法与方案不符 4.模板支架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剪刀撑设置缺乏针对性或未设置竖向、水平剪刀撑 方案编制时,机械性地引用标准述语,未结合构造构件分布情况及重要性有针对地描述或绘图表示,实际搭设不设置剪刀撑或数量偏少或搭设方法错误,降低了剪刀撑的作用,导致支架整体稳定性缺乏 (2)拉结点设置缺乏针对性 支架与周边已完主体拉结点设置未充分研究分析垂直构造构件的分布情况,仅作机械性描述或图示,其数量、位置、构造做法与构造不符或缺乏可操作性 (3)现场施工构造措施不符合方案和标准要求。
现场施工时,未对施工人员进展技术交底或搭设过程检查不力,剪刀撑〔垂直、水平〕、周边拉结、扫地杆、杆件连接等搭设构造不符合标准和方案要求 (4)门架与钢管扣件架的构造协调措施不到位 门架与钢管扣件未通过必要的过渡杆件进展构造协调,使得门架与钢管架独立发挥功能,架体的整体刚度降低 5.钢管、扣件、门架、可调托撑等支架搭设材料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钢管、扣件、可调托撑、门式架进场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使用 由于购置或租用支撑模板的钢管以吨计算,在吨位一样情况下,壁薄的钢管要比壁厚的钢管显得数量多、长度长,使用内壁不合标准钢管的背后,有着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导致现场钢管合格率仅在80%左右 由于钢管、扣件、可调托撑、门式架是屡次周转材料,经过屡次使用后会锈蚀、弯曲、破损、开裂导致材料承载力严重下降 不同厂家生产的门架,其力学性能参数有所不同现场使用的门式架,往往与方案选用产品型号不符,力学性能低于方案要求 工程中经常发现现场使用的可调托撑质量不合格螺杆外径小于36mm,螺杆与支托板焊接不结实,焊缝高度小于6mm,支托板厚度小于5mm。
(2)扣件拧紧力矩达不到标准40N.m—65N.m的要求 扣件的拧紧程度对扣件转动刚度有很大影响拧紧程度高,承载能力加强工程中实测到的扣件拧紧力矩大局部在20N.m~40N.m之间,达不到标准要求的40N.m—65N.m,大大降低了节点承载能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也疏于检查,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扣件下滑,支架整体性不够,导致支架坍塌事故 6.作业人员资质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支架搭设人员未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管理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支架搭设人员未经培训,对支架搭设构造要求、安拆工艺、平安措施不熟悉,违章作业导致平安事故发生 7.柱、墙垂直模板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柱、墙水平拉结件〔对销螺杆〕未经计算,设置数量偏少,或构造节点设置不合理 柱、墙水平拉结件〔对销螺杆〕未经计算,设置数量偏少,或构造节点设置不合理在砼水平荷载作用下,拉结件破坏形成炸模现象,甚至柱倒坍产生平安事故 (2)柱、墙〔桥墩〕未设置拉结固定或拉结固定点偏少 当柱、墙〔桥墩〕等构件偏高时,在安装时应及时设置临时支撑进展可靠固定,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拉结点与周边构造或地锚固定,假设不设置拉结固定或拉结固定偏少,会造成整体失稳破坏。
8.高宽比较大(3~5)的支模架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高宽比较大(3~5)的支模架体系未采取侧向稳固措施 高宽比较大(3~5)的支模架侧向稳定性较差,如未采用侧向稳固措施,在风荷载作用下或偏心受荷或立杆垂直度偏差较大时会造成支架侧向失稳坍塌破坏 9.后浇带支架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未对后浇带支架进展专项设计 方案编制中往往不对后浇带支架进展专项设计,而与普通支架同安同拆后回顶影响构造质量 (2)未考虑连续施工对下层支架的影响 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由于后浇带处构造处于悬臂状态,而非构造使用工况,连续施工会产生荷载叠加效应,假设设计计算未考虑,有可能使下层支架失稳破坏,进而影响构造质量 10.倾斜构造支架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方案编制及现场搭设时,未设置斜向支撑,支架在砼水平荷载下失稳 倾斜构造在使用过程中或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会产生水平荷载或偏心荷载,未设置斜向支撑,对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动力荷载在设计计算中估计缺乏等,造成模板支撑体系的平安度大幅度下降,支架易失稳 11.钢构造架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构造节点设计不到位。
方案编制时,仅对主要构件进展计算,而往往无视构造节点,如埋件、焊缝的设计计算,导致构造节点承载力缺乏 (2)钢构件制作加工不符合标准要求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往往认为模板钢构造架是临时构造或构件,对技术交底,制作加工人员素质,过程控制要求较低,导致钢构件加工不符合标准要求 (3)无视钢构造架撤除技术措施 模板工程的钢构造架撤除难度较大,而方案编制中,往往无视钢构造架撤除的方法和措施,导致撤除方法和措施存在较大问题而发生事故 12.模板支架验收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模板工程管理的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不健全,模板工程的验收处于无序状态 施工企业不按规定编制模板工程平安专项施工方案或不按施工方案搭设模板支撑体系监理单位现场监管不力,对方案编制不审核,对模板支撑体系不验收建立主管部门对模板工程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不备案使得模板工程的验收处于无序状态模板支架未经历收就投入使用 (2)验收的程序、内容、方法不符合标准和方案的要求 事故现场调查中经常发现支模架未验收就使用,现场实际搭设的模板支架与方案、标准严重不符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支架验收的程序、验收重点内容不符要求。
13.混凝土浇捣部署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合理,造成模板支架偏心受荷,整体稳定性下降 混凝土浇捣顺序不合理,未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或两边向中间扩展的浇筑方式,造成模板支架偏心受荷,整体稳定性下降 (2)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柱与梁板混凝土未分两次浇捣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支架的稳定性相对开场下降框架柱与楼面梁板分二次浇筑,先施工框架柱砼,待柱混凝土强度到达800/0后浇筑楼面梁、板砼,模板支撑架与周边已完构造柱采用钢管等拉结,可以减少模板支架空间跨度,改善模板支架的受力性能,增强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14.模板支架使用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模板支架超载使用,模板支架上集中堆放钢筋、模板等材料 模板支架上钢筋、模板等材料在支架上方集中堆放,模板上砼堆高高度超过100mm,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可能导致模板扣件下滑,水平杆弯曲,立杆弯曲、倾斜,最终导致支架倒塌 (2)模板支架悬挂起重设备,混凝土泵送管支设在模板支架上 模板支架上悬挂起重设备,会造成模板支架局部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存在严重平安隐患。
混凝土泵送管支设在模板上,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会对模板支架产生水平推力或冲击力,产生的附加荷载在设计计算中又未予考虑,造成支架整体稳定性缺乏,导致支架倾斜或倒塌 15.高大模板支架监测主要包括以下重大危险源要素: (1)高大模板支架未制订监测方案,模板支架搭设、使用过程,支撑体系发生变形,地基发生沉陷未被及时发现 高大模板支架在搭设、使用过程中未编制监测方案,未指定专人对模板支架和支承情况进展监测和观察,未及时发现支架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模板支架倒塌发生平安事故 (2)监测点布置不合理或监测点设置过少,监测频率过少 监测点布置不合理或监测点设置过少,特别是超长梁板跨中位置,超重梁、穿插梁〔下部无柱子〕下未设置监测点,室外回填土较厚部位未设置沉降观测点,导致支架或地基变形未能及时发现,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模板支架倒塌发生平安事故 二、危险源控制要点与措施 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控制 (1)方案编制人员应有一定的理论根底、较丰富的实践经历及较强的责任心 (2)方案编制应认真阅读图纸,对构造构件进展合理分类,明确分类后确定计算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