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1).doc
12页泉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0版)》、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和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二、命题原则 命题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以及泉州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精神试题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命题形式力求稳中有新、稳中求变试题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基本要求,命题坚持如下原则:1.启蒙性和基础性原则试题命制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对初中化学启蒙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的考查,试题强化的能力立意命题设置适宜的难度和梯度,使素养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学业水平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2.导向性和时代性原则。
化学试题编制紧扣《化学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会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把握规律,激发思维潜能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试题的命题理念、背景材料具有时代特色,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焦点,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自身周围的事物,关心生活、关心社会3.探究性和应用性原则试题注重对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探究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真实的实验体验,引导教师确实加强实验教学试题编制立足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在新情境中设计问题进行考查,促使学生将现实问题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感悟学习化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实践能力4.开放性和人文性原则适量命制开放性试题和综合性试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做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案标准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试题编制渗透人文精神之内涵,试题内容范围不超过《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和《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的要求,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难题,试题题量适中、思维量适当,试题总体体现必要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三、适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业考试四、考试范围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2020版)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和《202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确定中考命题的范围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见本考试说明“五”五、考试内容和要求(一)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对简单的化学事实(实验现象、模型图表及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解答)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能力;(3)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初步能力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要素,了解观察、实验等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具有设计简单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二)学习目标要求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A级: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 [例题1] 下列营养素中,在萝卜、白菜中所富含的是A.蛋白质 B.淀粉 C.油脂 D.维生素答案:D[例题2] 液化石油气由液体变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数目增多C.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变答案:C[例题3] 生活中的许多变化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中和反应放热 B燃料燃烧放热 C.生石灰与水化合放热 D.电灯通电发热答案:DB级: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
即懂得“为什么” ——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简单的化学问题[例题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部分元素(氩元素除外),在化学反应中,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根据上表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失电子能力:Na>Al B.得电子能力:S> Cl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D.钠、镁、铝均属于金属元素答案:B [例题2]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C.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答案:C [例题3]“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前后于2020年和2020年升空,标志着我国探索太空的征程在不断的迈进1)硅(Si)是空间实验室上太阳能帆板的主要材料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R+SiCl4 Si+4HCl ,该反应中,R的化学式是 ;“天宫一号”中还配备了一种手套状的灭火湿巾。
如果火情小,可以采用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2)空间实验室中装配有电解水制氧装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天宫一号”舱内的空气成分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相似,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填标号)A.78% B.21% C.0.94% D.0.03%答案:通电(1)H2 隔绝氧气(或空气)(2)2H2O 2H2↑+ O2 ↑ BC级: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简单计算即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例1]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答案:C [例题2]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的酸溶液都含有H+,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的物质都是有机物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例题3] 化学物质之间很多可相互反应或相互转化已知 A、B、C、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一种常用来灭火的气体,固态A可用于人工降雨; C为一种钠盐;B和C的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A 是 (写化学式);D可能是 2)B 的用途是 (写一种);C的俗名是 3)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答案:(1)CO2 ;HCl (2)建筑材料 纯碱 (3)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模仿操作、初步学习”、“ 独立操作、初步学会” 两个由低到高水平层次的要求。
[例题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O:表示2个氧分子 B.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C.2Fe3+:表示2个亚铁离子 D.NaCO3:表示一种物质碳酸钠答案:B[例题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3.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体验性学习目标包含从低到高3个水平层次:(1)体验、感受(经历水平);(2)意识、体会、认识、遵守(反应水平);(3)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领悟水平)四)基本的考查内容和要求科学探究内 容目标水平备 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学会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能力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不孤立进行探究方法的考查,而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考查中科学探究能力基本的实验技能1.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2.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模仿操作初步学习3.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4.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6.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7.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独立操作初步学会 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校实际,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 燃烧的条件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 酸、碱的化学性质身边的化学物质内 容目标水平备 注(一)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 2.氧气能跟许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