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报告:工程结算中“不平衡报价”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5页调研报告:工程结算中“不平衡报价”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不平衡报价作为工程建设工程承包商的一种报价策略,在投 标报价中很常见,它既能保证合理中标,又能保障其在结算 时利益最大化但不平衡报价看似属于正常市场行为,实那么 存在投标报价畸高畸低的非正常现象,即低价中标高价结算, 这种情况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屡见不鲜,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正常的不平衡报价定义及策略正常的不平衡报价,是承包商在工程工程投标总价确定后, 根据招标文件的付款条件,合理地调整投标文件中子工程的 报价,在不抬高投标总价以免影响中标(商务得分)的前提 下,对分局部项报价作适当调整,以便实施工程时能够在早 期更顺利地结算工程款,赢得更多利润的一种投标报价方法 使用不平衡报价有以下策略:一是单价在合理范围内可提高的子工程包含能够早日结算 的工程,如开办费、营地设施、土方、基础工程等;因为现 场勘察或设计不合理、清单工程错误,预计今后实际工程量 大于清单工程量的工程;支付条件良好的政府工程或银行项 目二是单价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降低的子工程包含后期的工程 工程,如粉刷、外墙装饰、电气、零散清理和附属工程等; 预计今后实际工程量小于清单工程量的工程。
三是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估计今后会有修改的,或工程内 容说明不清楚,价格可降低,待澄清后可再要求提高价格 四是计日工资和零星施工机械台班小时单价报价时,可略高 于工程单价中的相应单价因为这些单价不包括在投标价格 中,发生时按实计算,利润增加五是无工程量而只报单价的工程如土木工程中挖湿土或岩 石等备用单价,单价宜高些这样不影响投标总价,而一旦 工程实施就可多得利润六是暂定工程或暂定数额的报价这类工程要具体分析,如 果估计是今后肯定要做的工程,价格可定得高一些,反之价 格可低一些七是工程业主要求投标报价一次报定不予调整时,那么宜适度 抬高标价,因为其中风险难以预料二、工程承包商“非正常”不平衡报价的常用“套路”“非正常”不平衡报价是在承包商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利用 建设方在设计及清单等文件编制上的不完善、专业欠缺、对 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等缺陷,利用自己在投标报价中的主动 权,主观恶意采取严重失真的不平衡报价,其目的是在工程 结算中以获取更多的不当利益其常用“套路”如下: 一是利用设计或预算漏洞,大幅调整工程内容比方某个医 院审计工程,建设单位在设计初期未与设计单位明确精装的 具体要求,设计单位按简装的标准进行装修设计,预算公司 编制招标预算时,工程特征也按简装的水准进行描述,承包 商在投标报价时刻意回避设计要求,模糊完工效果,全部按 较低价格进行报价。
待施工开始后建设方对装修效果提出高 要求时,承包商趁此将pvc地板、成品木门、瓷砖、高晶板 等装修材料调整提标,仅这些装修材料价格就调增了 300余 万元二是利用建设单位的专业“盲区”,调整施工方案大幅追加 投资如某个道路审计工程,承包商以路床局部有淤泥为由 要求换填二八灰土,路基按设计要求采用7%含量的灰土, 实际路床的承载力比路基还大,只需要按设计要求换填干黏 土就可以满足要求,但承包商利用建设单位对相关知识的不 了解和保障工程质量的心态,要求建设方同意换填二八灰土, 追加投资111.68万元三是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等,在材料价格上“做文章”某个 学校审计工程,承包商以低于本钱价的方式中标,在施工期 间以冷水机组价格上涨为由,要求建设方调高设备价格建 设方经过市场询价后,发现原投标报价确实无法正常购进设 备,为了工程顺利推进,只能同意施工方签证请求其实这 是承包商利用了市场信息不对,隐藏恶意低价竞标事实,将 不正当逐利行为包装成迫于市场价格波动的被动行为最后, 施工方仅靠两项材料变签就增加造价71.97万元四是采用“利己损它”的分局部项报价,向分包单位转嫁风 险承包商为保障自身工程的利润,在投标报价过程中拉低 需专业分包出去的工程价格,赢取竞标优势,有甚者会抬高 自己盈利工程的投标报价,将高回报归于己方,亏损风险转 嫁他方。
三、针对不平衡报价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源头管理,细化前期工作建设单位要加强源头管 理,在工程建设初期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概 算编制、地质水文勘测、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招标文件 编制等工作,尽可能将对工程的功能性要求、质量要求、造 价控制要求等充分表达在前期文件中,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到 应招尽招,在施工期间防止为弥补前期工作的缺陷而调整、 变更,尽量少让承包商“钻空子”二是进一步强化招投标过程中的清标程序在评标过程中, 要求评标专家强化清标程序,对投标文件中存疑或者显著异 常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判定,对于明显低于本钱报价且无 合理理由、原因的投标直接做废标处理,最大程度清除恶意 不平衡报价的情况同时,重点考察投标公司的履约能力, 确保工程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三是配强专业力量,强化过程监管长期从事工程建设的单 位应进一步增强自身技术力量,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技 术团队,加强工程过程监管,规范变更签证审批流程同时 做好造价信息的,建立“单位定额库”,做好造价 审核;对于非专业且不是长期从事建设的单位,可以通过选 优配强监理、跟踪审计或工程管理公司,增强技术手段对 聘用单位要在合同中压实相关责任,对履职不到位要进行严 肃处理,催促他们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履职尽责。
面对“非正常”不平衡报价的歪风邪气,建设方要加强工程 事前、事中管理,防患于未然,让市场回归理性,让结算造 价表更“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