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doc.docx
6页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篇一:磷酸的电位滴定分析 磷酸的电位滴定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pH~V曲线、dpH/dV~V曲线、d2pH/dV2~V曲线制作或 内插法) 二、实验原理 1. 磷酸的分步电离 H3PO4 H2PO4- H2PO4- +H+HPO42- +H+PO43- +H+ pKa1=2.12pKa2=7.20pKa3=12.36 HPO42-2. 分步滴定条件 c0Ka1?10?8;Ka1/Ka2?104 3. 电位滴定工作电池 -1 玻璃电极(指示电极) 甘汞电极(参比电极) (pH复合电极:由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合而成的电极) 4. 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1.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0.1mol·L-1NaOH的配制 1.0gNaOH?溶解????稀释????定容???250mL NaOH溶液的标定 10mLH2C2O4标液(100mL烧杯) ②细测 HO记录V、pH值 2.磷酸试样溶液的测定 10mL磷酸试液(100mL烧杯) HO~25mL NaOH滴定搅拌 记录V 、pH值 四、结果计算 1. NaOH溶液浓度标定结果 制作滴定曲线确定终点体积 NaOH浓度计算 滴定反应: H2C2O4+2NaOH=Na2C2O4+2H2O 等物质的量关系:?cV?H2C2O4?n?n? ∴c/mol?L ?1 11 n??cV?NaOH22 ? 2?cV?H2C2O4V 2.磷酸试样溶液分析结果 (1)制作滴定曲线确定终点体积 (2)试液P2O5含量计算 有关反应:P2O5+3H2O=2H3PO4 H3PO4+NaOH=NaH2PO4+H2O 等物质的量关系:n?n? 111 n?n??cV?NaOH 222 1 ?cV?NaOH?141.95 n?M2525?∴P2O5含量/g·L-1= V对应的pH值,即为H3PO4的pKa。
三、仪器与试剂 pHS-3C型精密pH计,电磁搅拌器,25mL滴定管, 烧杯;0.1mol·L-1磷酸液,0.1mol·L-1NaOH标准溶液,9.18标准缓冲溶液 四、实验步骤 连接好滴定装置如图17-1所示 1.用pH=4.00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 2.精密量取0.1mol·L磷酸样品溶液10mL,置100mL -1 烧杯 中,加蒸馏水10mL,插入甘汞电极与玻璃电极(或复合玻璃电极)用0.1 mol·L-1NaOH标准液滴定,当NaOH标准液体积未达到10.00mL之前,每加2.00mLNaOH标准液记录一次pH值,在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每次加入体积应逐渐减小,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每 加入一滴,记录一次pH值,尽量使滴加的NaOH标准液体积相等,继续滴定直至过了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为止当被滴定液pH值达到7时,用pH=9.18的标准缓冲溶液再校准一次酸度计数据记录格式见表 H3PO4电位滴定数据处理表 3.数据处理 (1)按pH-V,?pH /?V-V法作图及按?pH /?V-V法作图,确定计量点,并计算H3PO4的准确浓度 (2)由pH-V曲线找出第一个化学计量点的半中和点的pH值,以及第一个化学计量点到第二个化学计量点间的半中和点的pH值,确定出H3PO4的pKal和pKa2。
计算H3PO4的Kal和Ka2 22 五、注意事项 1.安装仪器、滴定过程中搅拌溶液时,要防止碰破玻璃电极 2.滴定剂加入后,要充分搅拌溶液,停止时再测定pH值,以得到稳定的读数 3.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每次加入体积以相等为好,这样在数据处理时较为方便 4.滴定过程中尽量少用蒸馏水冲洗,防止溶液过度稀释突跃不明显 5.用玻璃电极测定碱溶液时,速度要快,测完后要将电极置于水中复原 六、思考题 1.用NaOH滴定H3PO4,第一化学计量点和第二化学计量点所消耗的NaOH体积理应相等,为什么实际上并不相等? 2.如何根据滴定弱碱的数据求它的Kb? 3.磷酸的第三级电离常数Ka3可以从滴定曲线上求得吗?篇三:醋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2 4 6 8 10 10.2 10.4 10.6 10.8 10.9 11 11.1 11.2 11.3 11.4 11.6 11.8 12 12.5 13 13.5 14.5 15 3.32 4.09 4.46 4.76 5.11 5.73 5.91 6.15 6.36 6.78 7.08 7.16 7.88 8.78 9.89 10.22 10.46 10.71 11.05 11.24 11.35 11.47 11.55 11.58 V 2 0.385 6 8 10 10.2 10.4 10.6 10.8 10.9 11 11.1 11.2 11.3 11.4 11.6 11.8 12 12.5 13 13.5 14.5 15 0.15 0.175 0.31 0.9 1.2 1.05 2.1 3 3.8 4.2 9 11.1 3.3 1.2 1.25 0.85 0.38 0.22 0.24 0.3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