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护精神科危机干预技术课件.ppt
37页复旦大学XX大学u 张某,女,25岁,某企业白领,夫妻感情好,两个月前的一天,其新婚不久(bùjiǔ)的丈夫骑摩托车接她上班,她单位门前的十字路口与一汽车相撞,她亲眼目睹了丈夫被撞起后摔下死亡的惨烈场面,当即昏倒在地,经抢救苏醒后,她反复念叨“你是来接我的,我和你一起走”、“你走了,我活着什么意思!”两个月来,还时常念叨这些话她诉,车祸场面挥之不去,不断出现在眼前,常常被噩梦惊醒,不敢一人出门并时常有自杀念头,曾两次割腕被家人劝阻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案例案例(àn lì)心理(xīnlǐ)教研室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第三节第三节 精神科危机干预精神科危机干预(gānyù)技术技术心理(xīnlǐ)教研室第二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u讲解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u说明自杀的防范与护理u解释病人出走(chūzǒu)的防范与护理u了解其他意外事件的防范与护理 教学教学(jiāo xué)(jiāo xué)目标目标第三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危机状态是指突然发生的、个体无法控制的,可能危机自身、他人或物体的一种严重的需要立即干预的状态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疾病的影响(yǐngxiǎng)的影响(yǐngxiǎng)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伤害或破坏事件、自杀自伤行为、出走行为等这种危险行为不仅严重影响(yǐngxiǎng)了患者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对他人和社会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威胁,患者这种行为的发生常不受意识的支配,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一)危机干预(一)危机干预(gānyù)的概念的概念第四页,共三十七页。
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一、暴力行为的防范(fángfàn)与护理•(一)概念• 暴力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的攻击(致伤、致残、严重者可以致死)或对物的攻击(破坏建筑或毁坏财产)行为通常称为伤人毁物可发生在家中、社区、医院等,会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是精神科最常见的危机(wēijī)状态第五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一、暴力行为的防范(fángfàn)与护理•(二)防范与护理•【护理评估】•1.暴力行为发生(fāshēng)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1)精神疾病与精神症状•(2)性格特征•(3)社会因素第六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一、暴力行为的防范(fángfàn)与护理•2.暴力行为发生征兆(zhēngzhào)评估•(1)行为方面•(2)情感方面•(3)意识状态方面•(4)必要时采用攻击危险性量表评估第七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一、暴力行为的防范(fángfàn)与护理•【护理诊断(zhěnduàn)】•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针对他人) 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因素有关第八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一、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hùlǐ)【护理(hùlǐ)目标】短期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长期目标(1)病人在住院期间不会病人在住院期间不会伤害他人;伤害他人;(2)病人能够确认造成自病人能够确认造成自己激动、愤怒的因素,己激动、愤怒的因素,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寻求帮助。
寻求帮助1)病人能够以适当的方病人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式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及需求;绪及需求;(2)病人能以积极健康的病人能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处理及应对所遇到方式处理及应对所遇到的问题第九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措施】•1.暴力行为的预防 • (1)环境及安全管理•(2)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3)对病人的健康宣教•(4)服用(fú yònɡ)药物第十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措施】2.暴力行为发生(fāshēng)时的处理•(1)控制局面•(2)解除危险品•(3)隔离与约束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评价】•1.病人在住院期间是否有发生了暴力行为;有无伤害自己或他人•2.病人能否预知造成自己激动(jīdòng)、愤怒的因素,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寻求帮助•3.病人是否能以适当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4.病人的人际关系是否改善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二、自杀行为的防范(fángfàn)与护理•(一)概述• 1.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自杀定义(dìngyì)为“一个人有意识的企图伤害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2.分类•(1)自杀意念(yìniàn) (2)自杀威胁•(3)自杀未遂 (4)自杀死亡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二)防范(fángfàn)与护理•【护理评估】•1.自杀的原因:•(1)精神疾病•(2)遗传因素•(3)躯体疾病•(4)心理(xīnlǐ)社会因素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诊断】•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针对自己) •与绝望情绪、幻听等有关•2.无效应对 • 与社会支持不足(bùzú)、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技巧缺乏有关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目标】短期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长期目标(1)病人在住院期间(1)病人在住院期间无自我伤害行为无自我伤害行为2)能够表达自己痛(2)能够表达自己痛苦的内心体验,并向医苦的内心体验,并向医护人员讲述护人员讲述3)人际关系和行为(3)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有所改善方式有所改善1)病人不再有自杀(1)病人不再有自杀意向,无自杀(伤)行意向,无自杀(伤)行为2)对生活有积极的(2)对生活有积极的认知3)病人能够掌握适(3)病人能够掌握适当的应对技巧,以取代当的应对技巧,以取代自我伤害的行为。
自我伤害的行为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措施】•1.自杀的预防:•(1)详细了解病情,严密动态监护•(2)做好心理护理•(3)提供安全的环境•(4)参加(cānjiā)有意义的活动•(5)重建社会支持系统•(6)确保及时完成各项治疗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2.常见(chánɡ jiàn)的自杀救护:•服毒(fú dú) 触电 自缢 自伤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评价]•1.病人不会发生自杀,并能有效的控制自己(zìjǐ)的行为•2.病人有自杀意念出现时,能够积极寻求帮助•3.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三、出走行为(xíngwéi)的防范与护理•(一)概念• 病人出走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没有得到(dé dào)医生的同意而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二)防范(fángfàn)与护理• 【护理评估】• 1.出走(chūzǒu)原因的评估• (1)社会心理因素• (2)环境因素• (3)精神疾病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2.出走(chūzǒu)的征兆评估 •(1)有出走行为历史•(2)有明显的幻觉、妄想•(3)对疾病缺乏认识,不愿住院或强迫住院的病人•(4)对住院及治疗感到恐惧,不适应(shìyìng)住院环境•(5)强烈思念亲人,急于回家•3.出走病人的行为表现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诊断】•1.有走失的危险 与幻觉、妄想(wàngxiǎng)、思念 亲人,或意识障碍等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 与自我防御能力下降、意识障碍等有关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措施】•1.出走的预防•(1)动态观察病情•(2)加强安全管理和检查制度•(3)增进沟通•(4)丰富住院生活(shēnghuó)•(5)争取社会支持• 2.出走发生后的处理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评价】•1.病人有无出走的想法与计划•2.病人是否能适应(shìyìng)医院环境,对治疗护理有无焦虑与恐惧•3.病人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表示能安心住院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四、其他(qítā)意外事件的防范与护理(一)噎食的概念•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部,甚至误入气管,导致(dǎozhì)窒息,甚至窒息死亡。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二)噎食的防范(fángfàn)与护理•【护理评估】•1.噎食发生的原因•(1)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抑制吞咽反射(fǎnshè),而使食物误入气管•(2)患脑器质性疾,因吞咽反射迟钝进食快而发生噎食•(3)因抢食、暴饮暴食、急聚进食而发生噎食•(4)病人在意识模糊状态下进食也可引起噎食窒息•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2.噎食表现 • 噎食出现较突然,及时抢救非常重要噎食轻者表现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双眼直瞪、双手乱抓等;严重者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shījìn)、四肢发凉、呼吸、心跳停止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诊断】• 1.有噎食的危险 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脑器质性疾病有关• 2.窒息 与进食过急、阻塞气道有关•【护理目标】• 1.病人住院期间不发生噎食• 2.病人噎食状态的解除或能有效防止再次噎食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1.噎食预防(yùfáng)• •(1)严密观察 吞咽困难的病人,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喂食或鼻饲。
•(2)加强饮食管理 专人守护进食或协助(xiézhù)进食,避免带刺、带骨的饮食,避免病人抢食、暴饮暴食,防止再次发生噎食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2.噎食发生(fāshēng)后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清除口咽部的食物•(2)保持呼吸道通畅•(3)心肺复苏•(4)当取出食物后应及时采取(cǎiqǔ)护理措施防治吸入性肺炎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护理(hùlǐ)评价】• 1.病人知道发生噎食原因,能做到缓慢进食及细嚼慢咽,不再发生噎食现象(xiànxiàng)• 2.发生噎食的病人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无并发症发生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本章小结(xiǎojié)】第一部分•1.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应用到具体工作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护理模式• 2.对于有暴力行为与出走的病人要及时发现病人行为征兆,加强安全防护措施•3.对吞咽困难的病人,应专人(zhuānrén)守护进食或协助进食,避免带刺、带骨饮食,避免抢食、暴饮暴食,应限量分次进食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本章小结(xiǎojié)】第二部分精神科一精神科一般护理般护理分级护理分级护理 自杀可分自杀可分自杀的预防措施自杀的预防措施基础基础特级特级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了解病情,严了解病情,严密动态监护密动态监护调动社会调动社会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睡眠睡眠一级一级自杀企图自杀企图提供安全的环提供安全的环境境准确及时准确及时完成各项完成各项治疗治疗饮食饮食二级二级自杀未遂自杀未遂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安全安全三级三级自杀死亡自杀死亡参加有意义的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活动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七页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案例(àn lì)分析u张某,女,25岁,某企业白领,夫妻感情好,两个月前的.天,其新婚不久的丈夫骑摩托车接她上班(shàng bān),她单位门前的十字路口与一汽车相撞,她亲眼目睹了丈夫被撞起后摔下死亡的惨烈场面,当即昏倒在地,经抢救苏醒后,她反复念叨“你是来接我的,我和你一起走”、“你走了,我活着什么意思!”两个月来,还时常念叨这些话她诉,车祸场面挥之不去,不断出现在眼前,常常被噩梦惊醒,不敢一人出门并时常有自杀念头,曾两次割腕被家人劝阻•要求:如何进行自杀的防范与护理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张某,女,25岁,某企业白领,夫妻感情好,两个月前的一天,其新婚不久的丈夫骑摩托车接她上班,她单位门前的十字路口与一汽车相撞,她亲眼目睹了丈夫被撞起后摔下死亡的惨烈场面,当即昏倒在地,经抢救苏醒后,她反复念叨“你是来接我的,我和你一起走”、“你走了,我活着什么意思1)病人(bìngrén)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及需求2)病人(bìngrén)能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处理及应对所遇到的问题要求:如何进行自杀的防范与护理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精护精神科危机干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