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4403850
  • 上传时间:2021-08-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字时因笔画或构件错误,写成了本无其字的字,而别字则是写字时,因形、音、义的影响,把甲字写成了乙字在小学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学生的错别字,既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亦使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寻找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帮助学生预防和纠正错别字,已势在必行 一、产生错别字的原因简析 (一)与教师教学方式有关 人教版的这套教材和新课程纲要全面铺开落实已好多年了,但有些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教学识字方法也只停留在分析字形上,不注意识字乐趣的培养和识字方法的变换,把富有灵性的汉字拆成枯燥毫无意义的笔画,使原本形象的识字教学变成了单调的读写记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教师不断“顾此失彼”,担心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多了,其他语文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课堂上舍不得给学生多留时间去识记生字,有的教师干脆将文中的生字一带而过,课堂上只是简单读读生字,没有重视对生字的字形与字义的理解,对易混字、易错字的辨析不够,于是就产生了错别字。

      (二)与汉字结构特点有关 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长一点,短一点,多一笔,少一笔,横在上,横在下,都会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如日―目、已―己―巳、干―土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个音节,汉字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是普遍现象汉字由不同的笔画、偏旁、部首,按不同的数量、空间位置、布局方式组合搭配而成,结构笔画的差别很细微,难于辨认和书写因此,小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写错别字 (三)与识字量的增加有关 课程纲要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要求会写800~1000个常用字”,到了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要求2000个会写”到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要求2500个会写”课程纲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识一些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大量识字,大量阅读”在给学生带来阅读量的明显增加、知识面的开阔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增加了字词混淆的机会比方第一册教材把识字与汉语拼音、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整合教学,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

      刚开始是词(3~5课),然后是短语(6~8课),最后是句子(9~13课),学生从一入学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对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这对一个只有七岁的学生,边学拼音边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确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突如其来的汉字流,老师和家长真有点顾此失彼更何况,学生刚过了拼音关,他们才具备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反复呈现,认识了,也很容易遗忘认识却又记得不是很清楚的字词,写出来就是错别字 (四)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关 儿童感知模糊而且先入为主,体现在识字过程中,就是能够大概感知字的结构偏旁,而不会细致地去观察字的具体细节,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字例如学生只知道“藏”有个“草字头”,但是究竟“藏”字下面是“臣”字,还是“巨” 字,他们是不清楚的据我们教学发现,大都是把“藏”字下面写成“巨”,因为“巨”字先学,“臣”字后学学生对先教的汉字印象较深刻,导致运用后教的字时习惯性地将相似部件写成先教的字中的部件学生学习汉字首次感知不精确,在以后遇到相同的语境运用相同的汉字时,往往重蹈覆辙,无论老师怎么纠正,都是收效甚微,即所谓的“屡纠屡错”。

      错别字的生成也是和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关的 二、减少错别字的对策 (一)放慢步子,留足预习时间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十月份后,就掌握拼音这个工具了我要求学生借助拼音,预习生字课堂上,教学生依据生字条,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尝试认读;遇见不认识的字,到课文中找拼音,重点拼读,反复拼读,自己拼读,同桌互读在拼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解决了生字条里的认读字字音接着,我鼓励学生初读全文,遇到有困难的,比如是前课的认读字,让学生再次请教上方的拼音,仔细拼读,直到正确熟练为止别舍不得花时间,知识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难道不比教师教导更省心省力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学,帮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是良好学习的开端 (二)加强识字课堂教学 1.首选字理教学 汉字最本质的特点是表意性,即使是表音部分,也仍然是以象形、指事字为基础的表意符号,具有表意功能,这样的汉字决定了它的形和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岁月变迁,历代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有所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残骸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首选“字理识字”字理识字”是把象形、指事字看成是最基本的字进行教学。

      教学这类基本字一般可采用“溯源―对照”的方法进行溯源”就是往上游寻找发源地,比喻探求本源,用在汉字教学中就是指简明地阐述这些汉字产生、演变的大体过程对照”就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篆体、客观物体各重点部位进行对应比照,以形象地感知图―篆体―楷书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和识记所学楷体汉字的形义第一册教材识字(一)中《口耳目》一课的编排体现了编者强烈的汉字文化意识,课文以一排甲骨文字图一排汉字同时呈现编者把汉字几千年的变迁孕育其中比如在教学字形比较复杂的“鸟”时,可以这样操作 教师范画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字? 生:老师,这不是字,这是一幅小鸟的图画啊! 教师继续画字―― 生:还是小鸟,只不过有点不同 教师继续画字―― ―― 教师写楷书的“鸟”字 师:这些都是“鸟”字,只不过它们是古人写的 生:古人不会写字,只会画画呀 师:孩子们说对了,古代劳动人民就是用画画的方式来写字的,就像大家今天学的“鸟”字,经过不断演化,才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鸟”字大家知道“鸟”是什么意思吗? 生:会飞的动物。

      师:是的,鸟原来的意思是长尾巴的飞禽,后来很多外形像鸟的动物都用了“鸟”做偏旁,如“鸡、鸭、鹅、鸦、鹊” 师:孩子们,你们不但认识了“鸟”字,还发现了很多“鸟”字旁的字,你们的眼睛真的像小鸟那么亮啊 教师用红笔突出“鸟”字中间这一点 “鸟”字的字形和意思在首次感知时就是那么地清晰明确,直入学生大脑,以后我们就不用担心把“小鸟”写成“小乌”了 汉字是一幅画,一首诗,甚至是一个故事历经沧海桑田,深沉而博大教师要遵循汉字的演化特点和孩子的认知特点,引领孩子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字形间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一年级上学期要写的100个字都是独体字,大多是象形字教师要引导孩子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让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汉字时,就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那错别字的生成也就没有温床了 2.加强音近字和形近字辨析 识记汉字本身就很枯燥,形近字和音近字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学生区别的难度。

      以往带的学生,无论在课堂上怎么强调,作业时总是爱把一些相近字写错、写别,如“蓝篮”不分、“再在”混淆等等小学生对形近字写错的原因主要是对字义的理解不透彻,回生快,使用起来就容易搞错,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这种特点可采用通俗、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识义辨形如一下第21课《曹冲称象》里的“杆和秆”两个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旗杆和铅笔)出示“杆”字,让学生明白“杆”是表示较小的圆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再闪动“木字旁”,加深刺激然后随图(稻麦)出示“秆”字和“秆”字宝宝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明白高粱秆、麦秆的秆都表示植物的茎,闪动“禾字旁”,加深刺激,让学生认识“秆”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哪个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易学好记,既记住了字形,又悟出了字义 3.易错字要正面引导 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要比向他传授一个正确的知识难很多多笔少点是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及时指导他们进行辨析、纠正我们在课前就要找准字形易错字,可以在课前就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将难写字、易错字的笔顺做成动画,在学生容易出错的笔画上着重显示,引导学生进行辨析,直至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印象。

      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做法,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强调正确的地方,防止学生错误知觉印象形成,如“柳”字,可以强调这个字的一竖撇,启发学生“这长长的竖撇像什么呀?”“像树枝,像长发,像柳条”,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多媒体在颜色上加以突出,再加上生动的语音提示正确笔画的 “新颖有趣”深深扎入孩子的脑海这种夸张强调法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必定能加深学生对正确字形的识记 (三)贯彻“认写分离”, 加强复习和巩固 认读字要加强复习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1~2年级(共四册)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应当说,这样的认字量是比较大的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有一个长期的、反复再现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巩固,最有效的办法是复习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等,还可以制作一些带有动物、水果等背景图的生字、词语卡片用来布置教室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反复强化训练,不断刺激学生们大脑中的兴奋点。

      这可大大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把识记生字新词的错误率降下来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风雨依然凝聚和独立的根本,我们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学生写错别字现象折射出的是对待文字的草率、忽视、游戏以及功利心态面对学生的错别字,教师应多一份冷静,少一份急躁,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埋怨,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不写一个错别字,但是应该引导学生减少错别字,发现错别字要及时纠正,养成认真写字的好习惯,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我们相信,只要思想重视,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学生的错别字会越来越少的 (浙江省天台小学 317200)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