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练案:专题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13330051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模块二 专题七 一、选择题1.家蚕的黄茧和白茧这对性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黄茧的基因是Y,白茧的基因是y,另外一对基因是I和i,有I存在时,可以抑制黄茧基因Y的作用而结白茧现有两个基因型分别是iiYY和IIyy的家蚕进行杂交获得F1,F1测交后代黄茧与白茧的比例是( A )A.1︰3   B.3︰1C.1︰1   D.2︰1[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当Y基因存在,而I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黄茧,基因型为iiY_;当Y、I基因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茧,基因型为iiyy;当I基因存在时,不论有无Y基因,均表现为白茧,基因型为I_ _ _两个基因型分别是iiYY和IIyy的家蚕进行杂交获得F1,F1均为白茧(IiYy),对F1测交,即IiYy×iiyy,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为iiYy(黄茧)︰(IiYy、Iiyy、iiyy)(白茧)=1︰32.(2018·山东枣庄高三期末)一批小麦种子中Aa︰AA=2︰1,将它们自交2代后,AA、Aa、aa的比例分别是( A )A.、、   B.、、C.、、   D.、、[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Aa=2︰1,AA占,Aa占,它们自交1代后,子代AA占+×=,Aa占×=,aa占×=;自交2代后,子代AA占+×=,Aa占×=,aa占+×=。

      3.据研究,某种植物的某种品种能合成两种对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那么,能正确表示F1中所研究的两对基因位置的图是(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只能合成药物1的纯种植物基因型为MMNN,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的纯种植物基因型为mmNN或mmnn由于F1只能合成药物1,故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MmN_,再由F2中有三种表现型,且性状分离比为9︰3︰4,即9︰3︰(3+1),为9︰3︰3︰1的变式,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为MmNn,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4.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的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 ,能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F1表现型及比例为( A )A.黄色︰白色=1︰1   B.白色︰黄色=1︰0C.黄色︰白色=3︰1   D.白色︰黄色=3︰1[解析] 假定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由于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该植株产生的能受精的花粉的基因型是t,Tt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T、t两种,比例是1︰1,因此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Tt︰tt=1︰1,Tt表现为黄色,tt表现为白色。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5.(2018·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期末)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D、d表示该对等位基因)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观察到如下结果(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根据杂交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B.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DXd,其丈夫是个体2C.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其基因型不同D.若个体1与表现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的概率约为50%[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A正确;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结合图解可知,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DXd,其丈夫是个体2,B正确;由B选项可知,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且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个体3的基因型为XdXd,因此它们的基因型不同,C正确;个体l的基因型为XDY,其与表现正常的女性(XdXd)结合,后代中女性均患病,D错误6.(2018·山西大同质检)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

      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T_的植株下部雌花序不能正常发育而变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变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顶部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对下列杂交组合所产生后代的预测,错误的是( D )A.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9︰4︰3B.bbTT×bbtt→全为雄株C.bbTt×bbtt→雄株︰雌株=1︰1D.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2︰1︰1[解析] BbTt×BbTt→B_T_(正常株)︰B_tt(雌株)︰bbT_(雄株)︰bbtt(雌株)=9︰3︰3︰1,即正常株︰雌株︰雄株=9︰4︰3,A项正确;bbTT×bbtt→后代的基因型为bbTt,全为雄株,B项正确;bbTt×bbtt→bbTt(雄株)︰bbtt(雌株)=1︰1,C项正确;BbTt×bbtt→BbTt(正常株)︰Bbtt(雌株)︰bbTt(雄株)︰bbtt(雌株)=1︰1︰1︰1,因此正常株︰雌株︰雄株=1︰2︰1,D项错误7.(2018·江淮十校联考)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D )亲本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数量绿茎尖果×绿茎钝果红茎尖果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A.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B.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D.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解析] F2植株的两对相对性状未在F1中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征,A项正确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在F2中呈现出不同的分离比,说明两对性状独立遗传,B项正确尖果与钝果在F2中表现出3︰1的分离比,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项正确绿色茎与红色茎在F2中未表现出3︰1的分离比(接近于9︰7),说明该性状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很可能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D项错误8.(2018·河南省安阳一模)因一种环境温度的骤降,某育种工作者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F1全为高茎;但是其中有一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与此F1植株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该F1植株的基因型是DDddB.该F1植株产生的含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比例分别为、C.该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5种,其比例为1︰8︰18︰8︰1D.可选择表现型为矮茎的豌豆对该F1植株进行异花授粉,以确定F1的基因型[解析] A.根据分析,该F1植株的基因型是DDdd,A正确;B.因为DDdd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所以该F1植株产生的含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比例分别为(DD+Dd)、(Dd+dd),B错误;C.该F1植株自交: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所以产生的F2基因型有5种,其比例为DDDD︰DDDd︰DDdd︰Dddd︰dddd=1︰8︰18︰8︰1,C正确;D.该豌豆(DDdd)和矮茎豌豆(dd)杂交,矮茎豌豆只产生d一种配子,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基因型为DDd︰Ddd︰ddd=1︰4︰1,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5︰1,所以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进一步验证,确定F1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B9.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Ⅱ-1、Ⅱ-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为: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截刚毛为1︰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存在于( A )A.性染色体的Ⅰ区段   B.Ⅱ-1区段C.Ⅱ-2区段   D.常染色体上[解析] 由结果①可知,正常刚毛对截刚毛是显性性状,且果蝇的正常刚毛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由结果②可知,正常刚毛基因既不在常染色体上,也不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因此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即图中的Ⅰ区段10.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C )杂交1  甲×乙♀   杂交2 ♀甲×乙 ↓           ↓ 雌雄均为褐色眼  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解析] 依杂交2可知,眼色性状与性别有关,为伴性遗传。

      结合题意可知,褐色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_ZB_;纯合红色眼个体的基因型有AAZbZb()、AAZbW(♀)、aaZBZB()、aaZBW(♀)、aaZbZb()、aaZbW(♀)只有甲aaZBZB()与乙AAZbW()杂交,甲aaZBW(♀)与乙AAZbZb()杂交,才分别符合杂交组合1和杂交组合2的结果11.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下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染色体组成XXYXXXXYYYYOYXO性别雌性雄性雄性育性可育死亡可育死亡死亡不育A.表中结果显示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B.XrXrY与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3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C.性染色体异常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两种类型[解析] 由题表中结果可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XrXrY的个体可产生四种卵细胞,即XrXr、XrY、Xr、Y,XRY的个体可产生两种精子,即XR、Y,则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最多有8种,但XXX型和YY型的后代死亡,因此,后代中最多出现6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XYY、XY两种类型。

      12.(2018·江西省赣州一模)某夫妇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己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亲也患有该遗传病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B )A.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性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风险较高C.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这对夫妇生下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D.可以通过观察该男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装片判断该病是否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解析] 该患病男子的父母都正常,这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性,A正确;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由于母亲正常,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错误;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该病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