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报告重走记者斯诺抗战报道路线.docx
1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社会实践报告重走记者斯诺抗战报道路线 XX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役暨中国抗日战役告成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繁重卓21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役的宏伟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役的告成做出了巨大付出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头,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走进陕甘宁地区,对红区的生活举行了细致的报道,这位记者就是首个走进红区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 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暑期实践团队一行8人,在英语学院赵磊老师的率领下,踏上了重走斯诺抗战报道路线的旅程 7月29日我们入夜从北京西站启程前往武汉67年前,斯诺曾在武汉亲眼目睹了武汉会战,他对此次会战举行了细致的记述我们此行第一站便是在这里寻觅当年战役的记忆次日,我们抵达武汉整顿好行李后便开头了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首先来到乐位于武昌区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和汉口军部旧址举行参观在这里实践团的成员们近距离地参观了当年我党先辈们工作生活的地方,深刻体会到了当时的艰苦困苦 我们还采访了馆内的工作人员,向他们接洽当年八路军和在武汉的处境以及纪念馆在70周年之际有何特殊活动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细心地回复我们的问题并对我们实践团的此次旅行赋予激励和赞扬。
7月31日,暑期实践团的同学们早早起床便赶往武汉抗日纪念园我们恰好赶上血写的历史民族的壮歌抗战纪念展此次参展的物品中好多都是当年遗留下的贵重资料,实践团成员们留心地观摩着展品,并采访了此次展览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细心地向我们介绍了展品的来历以及展览的目的 在得知我们是来自北京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做红色记忆的主题实践活动后,工作人员邀请我们写下对70周年的寄语我们在签名簿上留下了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熟悉 7月31日下午,我们的实践团成员们还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发放问卷,意在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当年抗战以及对埃德加斯诺的熟悉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们分外友好地合作我们完成调查问卷并写下了自己对当代爱国教导的见解当天晚上,我们稍作休息,在凌晨搭上前往延安的火车,开头了在延安的实践活动 在体验了18个小时的旅途后,我们终究抵达了陕甘宁边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的延安我们稍作调整,规划好接下来几天的参观与调查 8月2日一早我们首先便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这里记录了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芒历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导基地一号工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1935年~1948年党中央在陕甘宁地区的处境,同时我们也察觉了大量外国记者的踪迹,其中便包括了埃德加斯诺。
斯诺和其夫人海伦斯诺曾在陕甘宁边区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他们采访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并记述了当时的生活工作环境当天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我们原本的安置,然而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和老师磋商之后高明地选择了变更参观时间和地点,将原本以参观为主的实践活动改为半参观半采访 8月3日我们在绵绵细雨中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持续指挥抗日战役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役,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我们参观了山上的窑洞,看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辈们居住过的地方,并在党的七大召开会场中央大礼堂内合影 我们还参观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先后由高岗、彭德怀、习仲勋等革命先辈领导,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陕甘宁边区创办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当天稍晚些时候,我们来到了延安大学,采访了大量在校学生并向他们发放了打定好的调查问卷。
在问到关于抗战和这座城市的联系的时候,大量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独到的熟悉见解他们对当代爱国教导如何开展更是给出了丰富的观法 8月4日是我们返程的日子,但我们还是腾出了时间参观了延安新闻纪念馆馆内大量文史资料表示了我国新闻及出版业的进展历程该馆向我们表示了抗战时期新闻工们的工作处境及大量文字资料其中也包括了当年以埃德加斯诺为首的外国记者们对陕甘宁边区的报道我们在这里更是遇到了同样来自北京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我们交换了实践期间的遇到的见闻并共享了各自的阅历在终止了延安新闻纪念馆的参观后,我们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便告一段落,之后我们还将来到北京大学埃德加斯诺任教过的地方举行走访参观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次很好的教导我们从北京来到了武汉和延安,这一路上我们的参观走访让我们对于抗战有了全新的熟悉可能以前我们只是认为抗日战役不过是二战的一小片面,但当照片、文字、视频以及亲历者口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察觉那8年是多么的难以置信法西斯的暴行与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成了鲜明的比较这次实践活动注定会成为我们每个人难以磨灭的记忆,注定会影响我们对如今生活的扫视。
虽然此次实践活动是关于抗战这样如此肃穆的一个话题,实践团成员们在闲暇时间还是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并没有过分沉迷于过往的悲伤,而是将悲伤化为对明天的微笑整个实践活动中,大家的微笑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f132.CoM更多活动总结编辑推举 抗战寻访社会实践报告 为响应团中央的全国大学生抗战纪念告成70周年寻访活动并结合团中央每年推行的大学生青春三下乡活动7月15日,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赴湖南韶山实践队来到了出名的山水洲城长沙在长沙举行社会实践的一天内,我们攀登了岳麓山,游览了湖南大学和橘子洲 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南岳72峰之一的岳麓山抗战时期,岳麓山与长沙城隔江相望,对长沙有瞰制之利,使其成为长沙战场极其重要的一个军事制高点一山、一城,在那段奇怪惨烈的战史中,曾如此唇亡齿寒、存亡相依刚踏入山脚,便感受到暑气削减,满目翠绿,清风蝉鸣,神秘地将我们带人了一个平和恬静的世界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道一路向上,又走过了一级一级的青石板台阶,来到了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抗日战役期间的三次长沙会战,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73军于长沙围抗日军,该军在强烈的战斗中,伤亡重大,其第5师师长及将士,还有其他几个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
1946年春,结果一任军长韩俊指令专人督修公墓于此站在这些墓碑前,尽管隔断着几十年的时空,我们照旧能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以及勇往直前、不惧牺牲的精神 从岳麓山下来便进入了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湖南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出名高校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湖大校园风景秀丽,大量近代的红砖黑瓦述说着她的古朴历史我们着重参观了湖大的新老图书馆,老图书馆现在作为一个景点来开放,馆中珍藏了大量的各界人士捐赠的文艺作品,使得这座红楼更具文艺气息,新图书馆颇具现代化,方正的大楼直指青天 路过岳麓书画院,几根断裂布满青苔的花岗岩大门柱静默的立在草坪上,这些都是日军轰炸留下的伤痕,告诫世人战役的残酷,在湖大风光绮丽下也掩盖着饱受战火侵袭的沧桑,她几度迁址,几经受创,损失了大量贵重的仪器和文物同时校园内的建筑设施也被摧毁,使得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开展即便如此,当时的湖大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以英、德、法、日四种文字向中外文化界发表宣言,表示抗战毕竟的决心,极大地鼓舞和鼓舞学生们的抗日热心和士气回想我们西工大的先辈们,同样是在日军轰炸的要挟下,七星灯火、坝上长夜的故事是他们航空报国的最美诠释 来到橘子洲,远眺湘江北去,景仰岳麓青翠,大家都情不自禁朗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流露出他的风华正茂。
字字千万重,其中的豪气与壮志仿佛在宣告世人,他毛泽东来了!忆往昔思今日,假设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今天我们无法预料他们在面对日寇钢铁洪流下,带动着身边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者为民族存亡而战恰同学少年,此时的我们心潮澎湃,恨不得回到那个时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天的行程终止的很快,但大家都弥漫了对这座城市的不舍,虽然有好多未能做的,留下了大量的可惜,但是大家感想颇多这一天里,我们在岳麓山上缅怀英魂,驻足于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牺牲的前辈先烈的墓前;走在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感悟那个年头留下来的那种大学生的豪情;在橘子洲头,我们意气风发,忆往昔峥嵘岁月夜色下的星城愈发的美观,我们溜达在湘江江畔,享受着这夜间难得的静谧和清风带来的清凉,大家不免沉醉于此 历史并未离我们远去,历史也并没有被我们的国人遗忘,曾经我们民族所遭遇的不幸一切一向在被缅怀、一向在被反思我们走过了多个抗战遗址和纪念馆,每一个地方都是人来人往,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驻足专心凝听的游客,这都足以说明,我们国民的爱国热心是高涨的而且,不管是在网络还是报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湖南人民是多么在意和看重这段抗战历史,不断地寻访、不断地纪念,把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融入到这片土地上人民的骨血中去了。
短短的七天,我们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了一起,大家共同体验着一切,大家互帮互助,这种感情是无法被别的东西超越的我们这次的主题是纪念抗战告成七十周年寻访活动,我们在各地的寻访、参观,就是像重走当年的抗战路线,去体会感悟他们体验的一切,去体会感悟他们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在于何处我们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壮大,不让历史重演一个国家、民族要富强、复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我们就是国家的储蓄气力 社会实践报告抗战历史 XX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役暨中国抗日战役告成70周年,举国上下各种纪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XX年7月13日至7月15日,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击水?报社踪迹小分队从苏州前往南京举行纪念抗战告成70周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收获良多 7月13日上午八点半,小分队成员于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楼前举行了简朴的出征仪式下午两点到达六朝古都也是抗日名城南京休整过后,队员立刻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小队10人被分为三组,分别由三位大三队员领队第一天,小队一组成员到南京悦来巷参观了抗战遗址,斑驳的巷道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远去的历史;而另一组成员那么采访到了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秘书长王超,王超和队员们陈述了1213志愿者同盟成立的初衷、团队运作处境、团队定位、接济老兵的大体处境、今年的抗战活动和他本人参与扶助困难抗战老兵的感想,队员们油生敬仰之情。
7月14日,小队仍旧分为三组行动一组由王瀚城带队前往南京大学采访南大历史老师,了解南京在抗战时的历史,并前往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采访这个民间组织的抗战情结;一组由陈思思带队前往参观南京大屠杀博物馆和中国其次历史档案馆;一组由李鹏丽带队到位于五塘广场的向阳养老院拜访抗战老兵王瀚城小组到达南大后,幸运地采访到南大民国历史研究所姜老师,姜老师回复了队员们提出的关于南京大屠杀和纪念抗战告成70周年的相关问题姜老师表示,在12月13日成为国家公祭日后,国家各个层面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加倍重视,为了纪念抗战告成70周年,各大高校也开展了好多活动,譬如南大就出了一套?日军侵华图集?而各界人士对于抗战遗址和抗战老兵的关注程度也加倍重视,南京1213志愿者团队、民间抗日战役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先生等能勇于承受起历史责任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年轻一代更加是学生,姜老师强调更要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反对战役!南大采访终止后,民间抗日战役博物馆的参观也让队员们印象深刻,更加是对老兵的关注极尽细心与和暖 陈思思小组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大二历史档案馆时,从图片和视频、场景恢复中目睹抗战期间的惨烈,深深体会到战役的残酷与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