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0年文科综合地理高考大纲(2010年5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6043568
  • 上传时间:2017-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 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大纲“问题化”     第 1 页 共 8 页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0 年 5 月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地理说明(广东卷)及“问题化”班别:         姓名:           学号: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与下列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有关内容一、自然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P1~4) 1①什么是天体系统?② 写出天体系统层次?③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表现?④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和内部原因?(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7~8,图 P106)①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② 太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③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④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太阳 辐射高值和低值原因?(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P21~24)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角速度和 线速度?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轨道(远日点和近日点)、速度 变化?③黄赤交角的含义、目前度数,与太阳直射点范围、极昼极夜范围、五 带的关系?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和区时、地转偏向力?⑤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和划分?本中1 本资料的“P1”为《高考完全学案》 (2008 年版)的页码;“图 P106”为《考试地图册》 (哈尔滨第三中学 2008 版)页码。

      地球运动(光照图判读)一些结论性知识1、某地地理纬度=北极星的仰角(地平高度)2、对趾点:即地心 对称点 纬度数值相等,南、北纬相反;经度之和等于 180°,东、西经相反3、地方 时确定:●6 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即晨线中点);●18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即昏线中点);●0 时:地方时 0 时经线平分夜半球;●12 时:地方时 12 时经线平分昼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日出日落时间之和=24[日出早(晚),日落晚(早)]4、日期比例问题 :●180°经线的地方 时是几点,新一天区域所占时间 (区域)就是几小时●当北京时间为  8  点时,此全球今天和昨天各一半●当北京时间为  12 点时,此全球今天和昨天 2:1●当北京时间为  20 点时,此时全球为同一个日期5、黄赤交角决定直射点的范围,决定回 归线和极圈度数(并且它们互余= 90°),决定了极昼极夜范围,决定晨昏线与经线相交的角度,决定晨昏 线与纬线相切的最低纬度6、直射点确定:●“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 ●“纬度:日期”(二分二至日)确定7、晨昏 线与经纬线 的关系:● 春秋分:晨昏与 经线重合,平分所有纬线 。

      二至日与极圈相切●晨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不相切(重合);其余时间相切●晨昏 线与纬线的 “相切点”是:①相切纬线上为发生极昼或极夜纬度最低的纬线;②相切点是晨昏线纬度值的最高点;③昼夜半球的中点(12 或 24 点);④晨昏线的分界点;⑤相切点有两个,是对趾点8、昼夜 长短变化:越往高 纬,昼夜变化越大赤=0;极=24;纬度数相同 变化相同9、晨昏 线的太阳高度= 010、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关系:①太阳直射点纬度=所在半球的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值;②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 90;③刚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值=直射点纬度×211、回归线以外,夏、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之差= 2×23°26′12、发生极昼的午夜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差=2 × (90-当地地理 纬度)2010 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大纲“问题化”     第 2 页 共 8 页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P29~31)①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的名称及主要特点?②区别横波和纵波、地壳和岩石圈、软流层、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③大气层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征?臭氧层和电离层位置及作用?④什么是逆温现象?成因?影响?(P32)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P68~70)①三大类岩石及其常见岩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分布、自然特征、开 发利用?②绘出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相互转化)、是内力或外力作用?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P68~70)①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 现形式及其关系?②地壳运动中水平运动(碰撞或张裂)和垂直运动对地形的影响?③外力作用中风力、流水、冰川的侵蚀、沉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形成的地貌名称)?④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板 块边界,板块运动(碰撞与张裂)对大地构造影响?(图 P20)⑤地质构造、向斜与背斜、地 垒与地堑的判断方法、形成的地貌及典型实例?⑥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等矿产储藏、隧道和水 库建设工程建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⑦河流的侵蚀地貌(2 种)、堆积 地貌(3 种)的形成及分布?⑧河流的凹凸岸的侵蚀与堆积、水流速度、水深浅的特征与港口建 设、泥沙沉积的关系?(3)大气受热过程(P33~35)①大气的根本热源与直接的主要的热源分别是什么?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逆 辐射与大气保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③晴朗天空为何呈蔚蓝色?为何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仍然明亮、密云的白天天空也明亮?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为何不在赤道?为何在月球上看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圆盘,背景是黑暗的?④霜冻为何多出现在冬天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冬天昼、内 陆地区、青藏高原为何昼夜温差大?⑤一天气温最高最低的时间?日温差变化为何“晴天大,阴天小;内陆大,沿海小;裸地大,绿地小”?⑥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风形成的直接原因?⑦城郊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山谷为何多夜雨?城市是 “雨岛”“湿岛”?⑧“三力”的特点?其对风向、风 速的影响?高空风和低空风?⑨●等压线的判读:气压场判断? 风力风向判断?天气的判断与描述?( P34)⑩东亚季风和南亚季的形成原因、 风向、特点?(P35)(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P35 和 P47~48)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纬度位置及随太阳直射点移 动规律?对气候、气温、降水的影响? ②13 种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分布和成因?判断三步 骤?(特别是纬度位置?)③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分析某气候成因的方法?(资料 P17)④等温线的判读?(数值递变延伸方向、弯曲和 闭合原因、疏密、极值)(P47、 图 P12))(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P41~42)①三种锋面的形成、降水位置、降水特征、过境前后的天气、典型案例?②低压和高压、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南北半球的判定、垂直气流与天气、典型案例?③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低压和低压槽)?(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P56~57)①水循环的过程、主要 环节、分类、地理意义(P57)?人类活动、城市化对水循环影响?(P59)高压区:盛行    气流,天气      ;低压区:盛行    气流,多      天气;信风带:(视风源下垫面状况而定)来自海洋      ;来自内陆     ;西风带:受其控制或影响气候       ;极地东风带:一般        。

      答案:下沉、晴朗干燥;上升、阴雨;湿润、干燥;温和湿 润;寒冷干燥、 干燥)2010 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大纲“问题化”     第 3 页 共 8 页           ②河流的 5 种补给形式、补给 特点、影响因素、在我国分布、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62~63)①洋流的动力成因和方向因素、性质分类和成因分类?②绘出洋流模式图,说出洋流的四大分布 规律和四大影响?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和西风漂流?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P80~81)①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②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作用?③生物循环的过程?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80~81)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表现? ②五大因素关系?典型区域的整体性?(资料)(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P81)(P85~87)①13 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布(纬 度和海陆位置)、对应的气候、植被、土壤、动物?②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 带性的形成基础、分布规律、典例典型地区?③垂直地带性的基带、垂直带谱 数目、阴阳坡、迎 风坡和背风 坡、雪 线的判断?④非地带性典例:南半球缺失的自然带、南美安第斯山南端 东西两侧、沙漠中绿洲?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P92~93)①河流三大堆积地貌对聚落分布、形 态影响及原因?②高原、山区、平原聚落分布、形态的影响?③自然条件中地形、气候、水(河流)、矿产对城市分布的影响?④地形对交通方式、交通路 线 走向和形态、密度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47、P49)①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区别?②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原因和影响?对降水、冰川雪线、农业、岛国、沿海?(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P97~98)(图 P73)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 类(5 大 类)、特点?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分析某地(华北)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和解决措施?(P98)③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水田和旱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图 P73)④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P98)?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P143-9)⑤我国水能资源、太阳能 资源、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煤炭、石油的分布?(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P97~98)(图 P67~68)①自然灾害的类型?主要 4 种气象灾害和 4 种地质灾害?②主要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的分布、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③东南沿海多台风?华北春旱、 长江中下游伏旱、西南旱灾多发的原因?(P263)④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防御措施?( P99)⑤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P103)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P105~107)①世界的主要发达国家?(11 国)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分布?世界人口超一 亿的 10 国?②人口增长模式及其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 长率的关系?判断(<或>1%)?分布?③发展国家的人口问题(传统型、自然增 长率>1%)?发达国家人口问题?④我国的人口问题(特殊性)?(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P112~113)(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P105~106)2010 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大纲“问题化”     第 4 页 共 8 页           ①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及其影响因素?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P118~120)①城市外部形态(3 种)及其形成因素? ②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③城市中居民区(高级和低级)、工 业区、商业区等功能区的特征、分布及影响因素?④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影响地租的因素?地租等值线的判读?(P119)(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P118~119)①不同规模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功能多少、服务范围大小的差异?②中心地理论:同级别中心地相互独立和排斥;不同级别中心地相互嵌套、层层嵌套。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126~127)①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标 志(3 个)?②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特征和成因?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水平高低、起步早晚、速度快慢的差异?④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P127)城市环境污染(P126)?城市病(P1107)?⑤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P127)(7)地域文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