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性心理疾病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ppt
55页轻性心理疾病轻性心理疾病第五章第五章 轻性心理疾病轻性心理疾病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症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或神经衰弱症状惧、强迫、疑病症状或或神经衰弱症状的心理疾的心理疾病本疾病有一定的病本疾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人格基础,起病常受,起病常受心理社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器质性病变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至少有下列1 1项:项:①①恐惧;恐惧;②②强迫症状;强迫症状;③③惊恐发作;惊恐发作; ④ ④焦虑;焦虑;⑤⑤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形式症状;⑥⑥躯体化症状;躯体化症状;⑦⑦疑病症疑病症 状;状;⑧⑧神经衰弱症状神经衰弱症状⑨⑨人格解体症状。
人格解体症状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 治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 3个月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惊恐障碍另有规定排除标准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 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 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焦虑症焦虑症 它是一种并非有焦虑刺激引起的或不能用焦它是一种并非有焦虑刺激引起的或不能用焦虑刺激合理解释的,以虑刺激合理解释的,以焦虑和紧张情绪体验焦虑和紧张情绪体验为主,为主,同时伴有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和和运动性不运动性不安安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分为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和和广泛性广泛性焦虑焦虑两种焦虑症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两种。
焦虑症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焦虑症多发生在焦虑症多发生在20-4020-40岁岁,,女性女性多于男多于男性 焦虑症的病因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焦虑症的病因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精神内部冲突精神内部冲突所致,在儿童时期就有冲突所致,在儿童时期就有冲突体验,继而被压抑,成年后在某种条件下体验,继而被压抑,成年后在某种条件下又唤起有人认为焦虑症可能有特殊的又唤起有人认为焦虑症可能有特殊的生生物学基础物学基础和和遗传倾向遗传倾向,亲属患病率为,亲属患病率为15%15%,,一般人只有一般人只有3%3%,单卵双生同病率为,单卵双生同病率为41%41%,双,双卵双生只有卵双生只有4%4%;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乳酸分泌增加上腺素和乳酸分泌增加。
惊恐障碍惊恐障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是一种以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为继发症状,惊恐发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惊恐障碍发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惊恐障碍发作时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作时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四肢发麻、出汗、发抖,患者惊恐万分,似乎死亡迫近,大声呼救、四肢发麻、出汗、发抖,患者惊恐万分,似乎死亡迫近,大声呼救,发作时间,发作时间1-201-20分钟,有时达数小时,可反复发作多次分钟,有时达数小时,可反复发作多次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 4项项::①①发作发作无无明显明显诱因诱因、无相、无相关的关的特定情境特定情境,发作,发作不可预测不可预测;; ② ② 在发作间隙期,除在发作间隙期,除害怕再发作害怕再发作外外,无明显症状;,无明显症状; ③ ③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恐惧、、焦虑焦虑,及明显的,及明显的自主神自主神经症状经症状,并常有,并常有人格解体人格解体、、濒死恐惧濒死恐惧,或,或失控感失控感等痛苦体验;等痛苦体验; ④ ④发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回忆。
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在在1 1个月内个月内至少有至少有3 3次发作次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或在首次发作后继 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 1个月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标准 ((1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 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 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 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性惊恐发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性惊恐发 作广泛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是一种是一种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虽认识到杞人忧天的提心吊胆,虽认识到杞人忧天,但不能控制,颇为苦恼,容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集中困难,但不能控制,颇为苦恼,容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不好。
患者还有躯体症状,,记忆力不好患者还有躯体症状,植物性神经功能亢进植物性神经功能亢进,口干、恶,口干、恶心、胀气、腹泻、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尿频、月经不调、阳痿、面心、胀气、腹泻、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尿频、月经不调、阳痿、面色潮红等患者还有运动性症状,如紧张性头痛、肌肉紧张或强直、色潮红等患者还有运动性症状,如紧张性头痛、肌肉紧张或强直、手震颤、睡眠障碍、有恶梦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手震颤、睡眠障碍、有恶梦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多数焦虑症有较好的预后多数焦虑症有较好的预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 2项项::① ① 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② ② 伴自主神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受损,患者困难以忍受又无,患者困难以忍受又无 法解脱,而感到痛苦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 6个月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标准 ((1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 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 物,或抗焦虑药的的戒断反应,强迫物,或抗焦虑药的的戒断反应,强迫 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 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 焦虑□诊断要点注意诊断要点注意 必须同时具有必须同时具有精神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和和躯体性躯体性焦虑焦虑,两者缺一不可,即只有精神性焦,两者缺一不可,即只有精神性焦虑或只有躯体性焦虑,无论其焦虑严重虑或只有躯体性焦虑,无论其焦虑严重程度如何,都不能诊断为焦虑症程度如何,都不能诊断为焦虑症 并不存在足以引起焦虑的相应刺激,并不存在足以引起焦虑的相应刺激,或者有相应的焦虑刺激,但刺激程度与或者有相应的焦虑刺激,但刺激程度与焦虑程度和焦虑持续时间明显不相称,焦虑程度和焦虑持续时间明显不相称,即焦虑反应并非起源于现实危险或不能即焦虑反应并非起源于现实危险或不能用现实事件作出合理解释。
用现实事件作出合理解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与与焦虑反应焦虑反应的鉴别:对诸如重大考核、重的鉴别:对诸如重大考核、重要约会等发生焦虑反应,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约会等发生焦虑反应,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挫折的某种情境进行反应时对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挫折的某种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正常的反应状态,但这种情境很少原封不的一种正常的反应状态,但这种情境很少原封不动的反复出现,即使反复出现,也能通过不断的动的反复出现,即使反复出现,也能通过不断的适应渐感习惯而减少焦虑反应的强度,从而最终适应渐感习惯而减少焦虑反应的强度,从而最终消除这种反应状态而焦虑症患者在任何情况下消除这种反应状态而焦虑症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焦虑反应,既说不清原因也无法摆都有可能发生焦虑反应,既说不清原因也无法摆脱□矫治矫治□自我监测自我监测□倾听诉述和解释倾听诉述和解释□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物恐惧症恐惧症 是一种是一种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和自主神经症状。
患者患者极力回避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恐惧症的恐惧症的病因病因有很多,遗传与素质因素是有很多,遗传与素质因素是有影响的,患者的个性多为胆小、害羞、被动、有影响的,患者的个性多为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从小多受到母亲的过分保护,早依赖、焦虑等,从小多受到母亲的过分保护,早期的不良体验、促发心理冲突的不良生活事件、期的不良体验、促发心理冲突的不良生活事件、父母或他人的示范与影响等都是可能病因父母或他人的示范与影响等都是可能病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极其强烈的极其强烈的恐惧反应恐惧反应,并伴有心慌、面赤、出汗、颤抖等,并伴有心慌、面赤、出汗、颤抖等自主神自主神经症状经症状,常有期待性紧张不安和焦虑,而恐惧刺激物或情境一旦出现,常有期待性紧张不安和焦虑,而恐惧刺激物或情境一旦出现,则,则极力逃避极力逃避 我国恐惧症的患病率为我国恐惧症的患病率为0.59‰0.59‰,,女性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2020岁左右岁左右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1 1)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 4项项::①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②发作时有焦虑或自主神经症发作时有焦虑或自主神经症状;状;③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④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要,但无法控制 ((2 2)对恐惧情境和事物的)对恐惧情境和事物的回避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3 3)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场所恐惧症场所恐惧症 是对特殊公共场所的恐惧一般地讲,凡是对特殊公共场所的恐惧一般地讲,凡 是密闭或拥挤的,具有包围感的难以轻易是密闭或拥挤的,具有包围感的难以轻易 脱身的场所,都有可能诱发患者的莫名惊脱身的场所,都有可能诱发患者的莫名惊 恐而使其夺门而出,严重时患者会感到透恐而使其夺门而出,严重时患者会感到透 不过气来,似将昏迷不过气来,似将昏迷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是对际交往的恐惧患者极力避免与恐惧是对际交往的恐惧患者极力避免与恐惧 对象交往,如不得不与其交往,便会脸红对象交往,如不得不与其交往,便会脸红 、心悸、出汗、颤抖,或举止笨拙、惊慌、心悸、出汗、颤抖,或举止笨拙、惊慌 失措、忐忑不安。
失措、忐忑不安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1)明知恐惧反应是明知恐惧反应是不合理、不切实际不合理、不切实际的,即与引的,即与引起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不相称,知道引起恐惧反应的处起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不相称,知道引起恐惧反应的处境、物体和社交过程对自己往往并无伤害或威胁,也知境、物体和社交过程对自己往往并无伤害或威胁,也知道别人并不会为此而引起恐惧反应,但难以摆脱道别人并不会为此而引起恐惧反应,但难以摆脱 (2)(2)发作时常伴有心慌、脸红、出汗、恶心、头晕、发作时常伴有心慌、脸红、出汗、恶心、头晕、颤抖等颤抖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3)对引起恐惧反应的处境、物体和人际交往极力对引起恐惧反应的处境、物体和人际交往极力采取采取回避回避态度,尽管也知道回避是不必要的,但仍反复态度,尽管也知道回避是不必要的,但仍反复出现,无法控制,因而常出现,无法控制,因而常影响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适应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与与焦虑症、疑病症焦虑症、疑病症等其他神经症的鉴别等其他神经症的鉴别 焦虑症焦虑症的焦虑症状的焦虑症状并非源于现实并非源于现实的危险,通常的危险,通常没没有明确的具体对象有明确的具体对象;而恐惧症的焦虑症状,如紧张不;而恐惧症的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或惊恐发作等,只与特定的处境、事物和人际交往安或惊恐发作等,只与特定的处境、事物和人际交往相联系的。
相联系的 疑病症疑病症是根据不足地是根据不足地怀疑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而反复求医、反复检查以证实自己确已患某种体疾病而反复求医、反复检查以证实自己确已患某种疾病,这种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疾病,这种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先占观念先占观念,无法通过,无法通过解释或检查的阴性结果予以消除而恐惧症如表现为解释或检查的阴性结果予以消除而恐惧症如表现为疾病恐惧症,则是害怕得病而拒绝接触病人甚至回避疾病恐惧症,则是害怕得病而拒绝接触病人甚至回避医院□与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鉴别等鉴别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也可伴有恐惧症状,但其基本症患者也可伴有恐惧症状,但其基本症状为抑郁;而恐惧症有时也会出现继发抑郁反应状为抑郁;而恐惧症有时也会出现继发抑郁反应但一般较轻,极少达到符合抑郁症诊断的程度但一般较轻,极少达到符合抑郁症诊断的程度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也有不合情理的恐惧反患者有时也有不合情理的恐惧反应,但其有严重的妄想观念和思维障碍,也无自应,但其有严重的妄想观念和思维障碍,也无自知力,认为这些反应是必要的,而恐惧症患者无知力,认为这些反应是必要的,而恐惧症患者无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思维障碍等症状,也明知恐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思维障碍等症状,也明知恐惧和回避反应不合情理而仍难以摆脱、无法控制。
惧和回避反应不合情理而仍难以摆脱、无法控制□矫治矫治□认知疗法认知疗法 帮助恐惧症的患者分析对象与恐惧反应之间建帮助恐惧症的患者分析对象与恐惧反应之间建立的条件作用的原理立的条件作用的原理□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 根据系统脱敏法的步骤进行根据系统脱敏法的步骤进行□药物药物 丙咪嗪、氯丙咪嗪等三环类药物或百忧解等丙咪嗪、氯丙咪嗪等三环类药物或百忧解等5-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抗抑郁;也可用氯羟安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抗抑郁;也可用氯羟安定、赛洛特等定、赛洛特等强迫症强迫症 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其特点特点是有意识的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自我强迫和反强迫,二,二者强烈的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强烈的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是来源于自我,但违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是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反自己的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强迫症多起病于摆脱强迫症多起病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期病程迁延者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强迫观念强迫观念 ① ①强迫思考;强迫思考;②②强迫表象;强迫表象;③③强迫怀疑;强迫怀疑;④④强迫对立思维;强迫对立思维; ⑤ ⑤强迫回忆强迫回忆强迫情绪强迫情绪 主要表现为强迫性恐惧主要表现为强迫性恐惧强迫意向强迫意向 具体表现是内在驱使、内在冲动具体表现是内在驱使、内在冲动强迫行为强迫行为 ① ①屈从性强迫行为;屈从性强迫行为;②②对抗性强迫行为;对抗性强迫行为;③③强迫性仪式化动强迫性仪式化动 作;作;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1)至少有以下至少有以下4 4项项强迫症状强迫症状之一之一::①①强迫观念;强迫观念;②②强迫情绪;强迫情绪;③③强强迫意向;迫意向;④④强迫行为(动作),且强迫症状是出自内心而非外力所致,强迫行为(动作),且强迫症状是出自内心而非外力所致,即自我强迫。
明知强迫症状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而仍反复出现即自我强迫明知强迫症状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而仍反复出现 (2)(2)对强迫症状力图抗拒和排斥而又不能控制和无力摆脱对强迫症状力图抗拒和排斥而又不能控制和无力摆脱 (3)(3)强迫症状的出现会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强迫症状的出现会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痛苦情绪痛苦情绪□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与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鉴别的鉴别 精神分裂症的强制性症状属精神分裂症的强制性症状属““非我非我””性,即常归咎性,即常归咎于外力所强加,且对强制性症状不具批判力,认为是合于外力所强加,且对强制性症状不具批判力,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而强迫症的强迫症状则属情合理的;而强迫症的强迫症状则属““自我自我””性,是出性,是出自于内心,而非外力所强加,且对之具有批判力,认为自于内心,而非外力所强加,且对之具有批判力,认为是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的是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的 与与抑郁症、焦虑症抑郁症、焦虑症的鉴别的鉴别 强迫症患者可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但一般强迫症患者可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但一般并不太并不太重重;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有时也会出现强迫症状,通常;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有时也会出现强迫症状,通常也也不突出不突出,都不符合彼此的诊断标准。
都不符合彼此的诊断标准 □矫治矫治□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 教育干预教育干预□行为疗法行为疗法 自控法(制想法、行为中止法、替代法)自控法(制想法、行为中止法、替代法)□药物药物 氯丙咪嗪抗抑郁氯丙咪嗪抗抑郁神经衰弱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是以神经衰弱主要是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特征,表现为特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但易疲劳,以及紧张、烦恼、易激惹等为精神易兴奋,但易疲劳,以及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和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情绪症状和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症状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5050年代末,我国对本症作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主年代末,我国对本症作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主要要病因病因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节奏紊乱,过分劳累紧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节奏紊乱,过分劳累紧张为发病条件;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对神张为发病条件;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均可成为诱因。
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均可成为诱因 多多起病缓慢起病缓慢,就诊时往往,就诊时往往已数月以上已数月以上的病程可追溯的病程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也偶有突然失眠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也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无明显原因者或头痛起病,无明显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及时适当的治疗多数可好转,病程时适当的治疗多数可好转,病程两年以上两年以上的慢性病人或的慢性病人或合并人格障碍者,合并人格障碍者,预后欠佳预后欠佳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衰弱症状衰弱症状 脑力易疲劳,无精打采,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脑力易疲劳,无精打采,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 能持久,记忆差,脑力和体力均易疲劳,效率显著下降能持久,记忆差,脑力和体力均易疲劳,效率显著下降情绪症状情绪症状 感到烦恼,紧张而不能松弛,易激惹等其内容常与感到烦恼,紧张而不能松弛,易激惹等其内容常与 现实现实 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 付。
可有付可有 焦虑和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焦虑和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兴奋症状兴奋症状 感到精神易兴奋,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且控制不感到精神易兴奋,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且控制不 住,住, 伴有不快感,但没有言语运动增多这种情况在伴有不快感,但没有言语运动增多这种情况在 入睡前较入睡前较 多,表现为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缺乏多,表现为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缺乏 指向的思维指向的思维 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有时对声光很敏感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有时对声光很敏感肌肉紧张性疼痛肌肉紧张性疼痛 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等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 如入睡困难,为多梦所苦,醒后感到不解疲乏,无睡眠感(如入睡困难,为多梦所苦,醒后感到不解疲乏,无睡眠感( 实际已睡,自感未睡),睡眠醒觉节律紊乱(夜间不睡,白实际已睡,自感未睡),睡眠醒觉节律紊乱(夜间不睡,白 天无精打采和打瞌睡)。
天无精打采和打瞌睡)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其他心理生理障碍 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 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1)神经衰弱临床表现的神经衰弱临床表现的““衰弱症状、情绪衰弱症状、情绪症状、兴奋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症状和睡眠障症状、兴奋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症状和睡眠障碍症状碍症状””中至少具有中至少具有3 3项项症状 (2) (2)病程至少在病程至少在3 3个月以上个月以上 (3) (3)必须必须排除排除其他各种神经症、心境障碍中其他各种神经症、心境障碍中的抑郁症以及易引发神经衰弱症状的躯体疾病与的抑郁症以及易引发神经衰弱症状的躯体疾病与脑器质性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躯体疾病:神经衰弱的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和神经衰弱的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和其他躯体疾病,如脑的炎症、肿瘤、变性、外伤、中毒、其他躯体疾病,如脑的炎症、肿瘤、变性、外伤、中毒、脑血管病变等,以及结核、溃疡、内分泌等躯体疾病。
脑血管病变等,以及结核、溃疡、内分泌等躯体疾病此时应诊断为这些疾病的此时应诊断为这些疾病的神经衰弱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属于这些,属于这些原原发性疾病的症状发性疾病的症状之一类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可有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早期可有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不关不关心心自己健康,自己健康,不迫切不迫切求治,并有求治,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抑郁症:可有神经衰弱症状,但可有神经衰弱症状,但情感低落情感低落和伴发和伴发其其他症状他症状 其他神经症:其他神经症:出现神经衰弱症状时,应出现神经衰弱症状时,应按等级诊断按等级诊断原则原则只诊断其他神经症只诊断其他神经症□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如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如下:主要标准主要标准 新近起病的严重而虚弱性疲劳新近起病的严重而虚弱性疲劳,持续至少,持续至少6 6个个 月月;没有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没有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
次要标准次要标准 包括头痛、肌痛、关节痛、发热、咽痛、淋巴包括头痛、肌痛、关节痛、发热、咽痛、淋巴 结痛、肌无力、活动后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结痛、肌无力、活动后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 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不集中、思维困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不集中、思维困 难、抑郁等)、睡眠障碍、突然发生疲劳等(难、抑郁等)、睡眠障碍、突然发生疲劳等( 要求至少有其中要求至少有其中8 8项项症状)客观标准客观标准 包括低热(包括低热(37.6-38.0℃37.6-38.0℃),非渗出性咽炎,),非渗出性咽炎, 颈前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颈前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矫治矫治□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疏导、使患通过解释、疏导、使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导其不要将注意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导其不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对自身疾病的观察上,增加力全部集中在对自身疾病的观察上,增加自信心。
自信心□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自我放松训练,必要时配合生自我放松训练,必要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抗焦虑剂抗焦虑剂、、脑代谢药脑代谢药等,宜小剂量服用等,宜小剂量服用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 是一种以是一种以持久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持久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患和持续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患 者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
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患者常有一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患者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表演型)的行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定程度寻求注意(表演型)的行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若患者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若患者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愤愤不平,此时更易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本障点,便会愤愤不平,此时更易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本障碍碍男女均有男女均有,为,为慢性波动性慢性波动性病程□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1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 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 1项:项: ①①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 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 ② ②对躯体症状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对躯体症状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 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 ((3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是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的主诉也很常见,常存在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有多种症状多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时存在患者为此患者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均没有阳性发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波动性慢性波动性病程,病程,并伴有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碍,很少能够完全缓解。
很少能够完全缓解女性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成年早期早期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与性方面的困难或婚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与性方面的困难或婚姻、恋爱问题有关有的患者因经常接受治疗,可致姻、恋爱问题有关有的患者因经常接受治疗,可致药物依赖或滥用药物依赖或滥用诊断要点诊断要点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1 1)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 在下在下 列列4 4组组症状之中,至少有症状之中,至少有 2 2 组组共共 6 6 项项::①①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如腹痛; 恶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舌苔过厚;呕吐或反胃;大便次恶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舌苔过厚;呕吐或反胃;大便次 数多、稀便,或水样便;数多、稀便,或水样便;②②呼吸循环系症状:呼吸循环系症状:如气短;胸痛;如气短;胸痛;③③ 泌尿生殖系症状: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如排尿困难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 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④④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如疤痕;如疤痕; 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2 2)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的证据,能对症状的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的证据,能对症状的严 重性、变异性、持续性或继发的社会功能损害作出合理解释;重性、变异性、持续性或继发的社会功能损害作出合理解释; ((3 3)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患者痛苦,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患者痛苦,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 种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种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5 5)如存在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但不占主导地位。
如存在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但不占主导地位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 2年年□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躯体疾病:长期患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与其同龄人一样有同等长期患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与其同龄人一样有同等机会发生其他独立的躯体疾病,如果患者主诉的重点和稳定性发机会发生其他独立的躯体疾病,如果患者主诉的重点和稳定性发生转化,这提示可能有躯体疾病,应考虑进一步检查和会诊生转化,这提示可能有躯体疾病,应考虑进一步检查和会诊 抑郁症:抑郁症:躯体化障碍通常伴以程度不等的抑郁和焦虑,如果躯体化障碍通常伴以程度不等的抑郁和焦虑,如果抑郁和焦虑本身在严重和持续时间上不足以诊断,则不必分开诊抑郁和焦虑本身在严重和持续时间上不足以诊断,则不必分开诊断 疑病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患者关注的重点是症状本身及症状的个躯体化障碍患者关注的重点是症状本身及症状的个别影响,而疑病症患者的注意力更多的别影响,而疑病症患者的注意力更多的指向潜在进行性的严重疾指向潜在进行性的严重疾病过程及其致残后果病过程及其致残后果。
疑病症患者倾向于要求进行检查以确定或疑病症患者倾向于要求进行检查以确定或证实潜在疾病的性质,而躯体化障碍患者要求治疗以消除症状证实潜在疾病的性质,而躯体化障碍患者要求治疗以消除症状在躯体化障碍中,常有在躯体化障碍中,常有药物过度使用药物过度使用,同时也存在长期不遵医嘱,同时也存在长期不遵医嘱的情况,而疑病症患者的情况,而疑病症患者害怕药物及其副作用害怕药物及其副作用,常频繁更换医生寻,常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护□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如果病程如果病程短于短于2 2年年,临床表现符合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符合躯体化障碍或者不典型,均应诊断本型或者不典型,均应诊断本型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 1)躯体症状的主诉具有)躯体症状的主诉具有多样性多样性、、变异性变异性的的特点,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特点,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性不够典型性不够,应考虑本,应考虑本诊断;诊断; ((2 2)除病程)除病程短于短于2 2年年外,符合躯体化障碍的其外,符合躯体化障碍的其余标准 □疑病症疑病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是一种以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患为主的神经症,患者因为这种症状者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合理的解释,均不能打消阴性和医生合理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其疑虑。
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或患者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 本障碍本障碍男女均有男女均有,,无明显家庭特点无明显家庭特点(与躯体化障碍不同),常为(与躯体化障碍不同),常为慢性波动慢性波动性性病程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 1)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 1项项::①①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②②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③③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2 2)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时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时社会功能受损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 3个月个月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抑郁症:抑郁症:常有疑病倾向,但常有疑病倾向,但显著的情绪低落显著的情绪低落和伴发其他和伴发其他抑郁的抑郁的症状症状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可出现疑病症状,但内容较早期可出现疑病症状,但内容较荒谬或不固定荒谬或不固定,,患者不积极要求治疗,并有其他患者不积极要求治疗,并有其他精神病性症状精神病性症状 其他神经症:其他神经症:各有其临床特征,且疑病症状在整个病程中不占各有其临床特征,且疑病症状在整个病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主导地位,疑病症状随原发疾病好转消失疑病症状随原发疾病好转消失 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患者患者注意症状注意症状,患者诉说的,患者诉说的疾病及其症状数量较疾病及其症状数量较多多,且,且经常变化经常变化,不像疑病症患者注意疾病本身及后果疑病症患,不像疑病症患者注意疾病本身及后果疑病症患者的疑病观念涉及一种或两种躯体疾病,患者诉说的病名前后一致。
者的疑病观念涉及一种或两种躯体疾病,患者诉说的病名前后一致 躯体疾病:躯体疾病:有的患者主诉可能是在有的患者主诉可能是在真实症状真实症状基础上的夸大,不基础上的夸大,不可误为疑病症状故在诊断疑病症前常行全面检查,肯定排除各种可误为疑病症状故在诊断疑病症前常行全面检查,肯定排除各种躯体疾病后方作出疑病症诊断躯体疾病后方作出疑病症诊断□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是一种主要受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的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患者在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患者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非特异的,但更有,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都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
因此本障碍的特征在于明显的因此本障碍的特征在于明显的自自主神经受累主神经受累,非特异性的症状附加了主观的主诉,以及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非特异性的症状附加了主观的主诉,以及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特定的器官或系统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 1)至少有下列)至少有下列2 2项器官系统项器官系统(心血管、呼吸、食管和胃、胃肠道下部、(心血管、呼吸、食管和胃、胃肠道下部、泌尿生殖系统)的泌尿生殖系统)的自主神经兴奋体征自主神经兴奋体征::①①心悸;心悸;②②出汗;出汗;③③口干;口干;④④脸发烧或脸发烧或潮红;潮红; ((2 2)至少有下列)至少有下列1 1项项患者主诉的症状:患者主诉的症状:①①胸痛或心前区不适;胸痛或心前区不适;②②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或过度换气;③③轻微用力即感过度疲劳;轻微用力即感过度疲劳;④④吞气、呃逆、胸部或上腹部的烧灼吞气、呃逆、胸部或上腹部的烧灼感等;感等;⑤⑤上腹部不适或胃内翻腾或搅拌感;上腹部不适或胃内翻腾或搅拌感;⑥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次数增多;⑦⑦尿频或排尿困尿频或排尿困难;难;⑧⑧肿胀感、膨胀感或沉重感;肿胀感、膨胀感或沉重感; ((3 3))没有证据没有证据表明患者所忧虑的器官系统存在结构或功能的紊乱;表明患者所忧虑的器官系统存在结构或功能的紊乱; ((4 4)并非仅见于恐惧障碍或惊恐发作时。
并非仅见于恐惧障碍或惊恐发作时□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广泛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患者往往表现为明显的患者往往表现为明显的精神精神性焦虑性焦虑,如以紧张、害怕、预期性焦虑为,如以紧张、害怕、预期性焦虑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主要症状同时伴有躯体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症状,但症状,但患者不将其归咎于某一系统疾患患者不将其归咎于某一系统疾患□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可有可有自主神经症状自主神经症状,但与,但与许多其他感觉和感受相比,许多其他感觉和感受相比,既不突出也不既不突出也不持续持续,且症状并不总是归于某个特定器官,且症状并不总是归于某个特定器官或系统□矫治矫治□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给予患者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心理动力学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帮助患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帮助患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认知治疗:认知治疗: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疑病性格的人,予以认知纠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疑病性格的人,予以认知纠正,有远期疗效。
正,有远期疗效□森田疗法:森田疗法:使患者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使患者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症状的态度,继续做自己的事和顺应自然的生活,对于缓解症状的态度,继续做自己的事和顺应自然的生活,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针对躯体症状表现可予对症处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针对躯体症状表现可予对症处理癔症(解离或转化障碍) 它是一种以它是一种以解离症状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记忆,即癔症性精神症状)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记忆,即癔症性精神症状)和和转化症状转化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即癔症性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即癔症性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且可因且可因暗示暗示或或““继发得益继发得益””而发生、加重或减轻、消失。
本障碍而发生、加重或减轻、消失本障碍有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因素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自知力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病程多反复迁反复迁延延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女性较多□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癔症症状(即癔症症状(即无病理基础的症状和体征无病理基础的症状和体征)) 特点:特点:①①癔症症状与患者癔症症状与患者想象中的疾病的症想象中的疾病的症 状状相似②②癔症症状癔症症状 可因可因暗示暗示或或““继发得益继发得益””而变化 癔症症状可分为:癔症症状可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① ①癔症性癔症性遗忘遗忘;;②②癔症性癔症性漫游漫游;;③③癔症性癔症性假性假性 痴呆痴呆;;④④癔症性癔症性交替人格交替人格癔症性躯体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 ① ①癔症性癔症性大发作大发作;;②②癔症性癔症性瘫痪瘫痪;;③③癔症性癔症性失失 音音;;④④癔症性癔症性震颤震颤;;⑤⑤癔症性癔症性失明失明;;⑥⑥癔症性癔症性 失聪失聪;;⑦⑦癔症癔症球球;;⑧⑧癔症性癔症性肤觉缺失肤觉缺失。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1)(1)起病急,病前有明显的起病急,病前有明显的心理应激源心理应激源癔症症状癔症症状缺乏缺乏相应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相应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 (2)(2)癔症症状可因癔症症状可因暗示暗示发生而加重或减轻或发生而加重或减轻或消失 (3) (3)癔症症状的持续时间与癔症症状的持续时间与““继发得益继发得益””有有关 (4) (4)应应排除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引起的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引起的癔症样症状癔症样症状□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与具有与具有癔症样症状的躯体疾病癔症样症状的躯体疾病的鉴别的鉴别 主要与主要与癫痫癫痫的鉴别的鉴别□与各种与各种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鉴别的鉴别 各种精神障碍都各有其各种精神障碍都各有其基本的突出的特殊基本的突出的特殊症状症状□与与诈病诈病的鉴别的鉴别 诈病有诈病有明显动机明显动机的欺骗性行为的欺骗性行为□矫治矫治□疏泄疏泄 引导患者详细讲述与癔症症状发作相关的应激事引导患者详细讲述与癔症症状发作相关的应激事件的内容。
件的内容□解释解释 提供患者对引起癔症症状原因的认识提供患者对引起癔症症状原因的认识□暗示暗示 在于减轻和消除癔症症状在于减轻和消除癔症症状□药物药物 镇静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等)镇静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等)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 它是一组主要由它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有:素有: ((1 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原因;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原因; ((2 2))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 ((3 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和信念等;等; ((4 4))不包括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
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应激反应)) 以以急剧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到刺激后立刻(多在因在受到刺激后立刻(多在1 1小时之内小时之内))发病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发病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精神运动性抑制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短暂,,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缓解,缓解完全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 1 项项:(:(1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行为有一 定的盲目性;(定的盲目性;(2 2)有情感迟钝的)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如反 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在受刺激后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发病,病程短暂短暂,一般,一般 持续持续数小时至数小时至1 1周周,通常在,通常在1 1月内缓解月内缓解排除标准排除标准 排除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及,及抑郁症抑郁症□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急性反应性精神病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它是一种急性应激障碍的它是一种急性应激障碍的亚型亚型,由,由强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事件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事件直接引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妄想、、严重情感障严重情感障碍碍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易被人理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适当适当治疗治疗,,预后良好预后良好,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
无人格缺陷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1 1)病前)病前遭受强烈精神刺激遭受强烈精神刺激;(;(2 2)以)以妄想或妄想或 严重情感障碍严重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为主,症状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 明显相关,而与个体素质因素关系较小明显相关,而与个体素质因素关系较小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和自知力严重受损社会功能和自知力严重受损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病程病程短暂短暂,仅个别病例超过,仅个别病例超过1 1个月消除病因消除病因 或改换环境或改换环境(如解除拘禁)(如解除拘禁)后迅速缓解后迅速缓解排除标准排除标准 排除排除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精神病,以及其他,以及其他非心因性精神病非心因性精神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有有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导致延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1 1)反复发生)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响;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响; ((2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3 3))持续的回避持续的回避 ((4 4)对创伤性经历的)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选择性遗忘;; ((5 5))对未来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信心少数患者有人格改变或有少数患者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件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神经症病史等附件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1 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如天灾人祸) ((2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 1项项::①①不由自主不由自主 地地回想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受打击的经历;②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恶梦;;③③反复发生反复发生错觉、错觉、 幻觉幻觉;;④④反复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忌,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忌 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 白等;白等; ((3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至少有下列1 1项项::①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②易激易激 惹;惹;③③集中注意困难;集中注意困难;④④过分地担惊受怕;过分地担惊受怕; ((4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回避,至少有下列,至少有下列2 2项项::①①极力极力不想不想有关有关 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②②避免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避免到会引起到会引起 痛苦回忆的地方;痛苦回忆的地方;③③不愿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冷淡;;④④兴趣爱好范围兴趣爱好范围变窄变窄 ,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⑤选择性选择性遗忘遗忘;;⑥⑥对未来对未来失去失去 希望和信心。
希望和信心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 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 3个月个月排除标准排除标准 排除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适应障碍适应障碍 因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加上患者有一定的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人格缺陷,产生以,产生以烦恼烦恼、、抑郁抑郁等情感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并使,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但一般不超过不超过6个月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个月内起病随着时过境迁,刺激随着时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碍随之缓解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1 1)有明显的)有明显的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 (如出国、移民、入伍、退休等);(如出国、移民、入伍、退休等); ((2 2)有理由)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推断生活事件和和人格基础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 作用;作用; ((3 3)以)以抑郁、焦虑、害怕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 1项项::①① 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②②生生 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4 4))存在见于存在见于情感性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情感性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 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开始于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 生后生后1 1个月内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已1 1个月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症状 持续一般持续一般不超过不超过6 6个月个月排除标准排除标准 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急性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急性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 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矫治矫治□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消除对回忆的恐惧反应,运用认知系统脱敏法消除对回忆的恐惧反应,运用认知技巧质疑非理性想法技巧质疑非理性想法□应激管理疗法应激管理疗法 帮助患者解决某些具体问题,以缓减他们的应帮助患者解决某些具体问题,以缓减他们的应激,也可以运用思维终止法抑制干扰性想法。
激,也可以运用思维终止法抑制干扰性想法□社会文化治疗社会文化治疗 用该民族的文化标准来理解和治疗患者用该民族的文化标准来理解和治疗患者□药物药物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消除症状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消除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