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计算能力问卷分析.doc
7页小学生计算能力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新教材对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更突出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灵活,注重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不高,由于计算错误而导致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多,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计算的出错,家长和学生认为是学习习惯不好和态度不端正,也就是所谓的“粗心”和“马虎”,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很自责这些现象困扰不少师生,成了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的“拦路虎”和“瓶颈”二、调查目的切实了解当前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情况,探究计算错误的真实原因,寻找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策略三、调查方法学生问卷调查四、调查过程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给五六两个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共计 108人 问卷全部收回,并且都是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五、数据汇总1、你所在年级( )A.四年级 B.五年级 C.六年级选项ABC所占百分比0%48.1%51.9%2.你对计算题的看法是( )A.很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D.不知道 选项ABCD所占百分比80.4%19.6%0%0%3.你喜欢计算题吗?(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选项ABC所占百分比12.3%85.7%0%4.你认为你的计算水平怎么样?( )A. 很好,我很满意 B.一般,有待进步 C.很不满意选项ABC所占百分比0%98.2%1.8%5.你做错计算题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A. 不会做 B.粗心 C.紧张选项ABC所占百分比0%98.2%1.8%6.对于计算题改错,你的做法是( )A.认真检查,按老师要求重做一遍B.先看同学的正确解答过程找出错误后再改C.不主动改错,老师提醒批评后才改错D.抄同学答案选项ABCD所占百分比78.6%21.4%0%0%7.对计算结果你通常( )A. 详细反复检查验算 B.估算后再验算 C.一次就能做到,基本没必要验算选项ABC所占百分比64.3%21.4%14.3%8.在做计算题时你一般( )A. 审题,弄清计算顺序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 B读一遍题后就开始计算 C.太简单没有必要审题,直接计算。
选项ABC所占百分比71.4%28.6%0%9.对于口算,你通常( )A.按题目要求口算 B. 简单口算,有难度的进行笔算 C.先口算,检验时候笔算选项ABC所占百分比1.8%76.8%26.8%10.对于笔算题,你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其中一步的口算错了 B.太粗心,等号后的答案没有写选项AB所占百分比91.1%46.4%11.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 A.看不懂题目意思 B.把题目中的数字抄错了 C.算式列正确了,计算出错了选项ABC所占百分比25%78.6%94.6%12.你对练习本的看法是( )A. 无关紧要,基本没有,不用 B.考试时会使用练习本,平时有时候会使用 C.一般不用固定的练习本,谁手画选项ABC所占百分比0%92.6%10.7%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1、学生做题受其爱好兴趣的影响,有19.6%的学生认为计算题不重要,有85.7%的学生不喜欢计算,这一点严重的影响着学生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数学学习,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2、有64.3%的学生做完检查,但也有21.4%的学生估算,有14.3%的学生基本不检查,认为太麻烦,这样的陋习,往往使他们本来会做的题出现错误,甚至部分学生检查也只是把做过的题目读一遍并没有认真地再计算。
3、部分老师认为自己的大部分学生喜欢自己的方法这种现象当计算能力差或遇到较灵活的题时,就找到或按部就班地试用某一种方法,哪怕一头载入繁杂的计算,仍很少考虑有无其他良法,照样硬着头皮往下做,做对就行4、计算时有26.8%的学生急于求成,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其原因是当题目少,算式简单时易产生轻敌思想,当题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烦,产生厌烦情绪,常常未看清题目就匆匆动笔因此有91.1%的学生解题口算错一步,46.4%的学生计算后忘记写答案5、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92.9%不喜欢用练习本算习惯,有26.8%的学生在计算时即便口算不出来,往往也懒于动笔列式打草稿,而是笔尖在空中绕着,动口不动手,能不做的就不做,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出现一些不应该的错误有些学生打草稿时,稿纸密密麻麻,见缝插针地列式,字迹模糊看不清,造成错误有些学生竖式写在书或本子的边角上,一个式子没算完位置不够时,或重算或挤着写,造成速度慢、错误率高今后教学中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一)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是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大重点1、以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环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2、运用谜语、故事导入教学小学生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果能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运用谜语、故事等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3、结合儿童生活实际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4、尝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能力5、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消除学习疲劳6、正确评价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7、科学安排,延伸和拓展数学的作业形式二)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
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在短时间内较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老师督促下,能执行老师的要求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不再愿算第二遍,根据学生心理,累计积分进行评比实施奖励措施,学生计算会十分小心,认真仔细,更多的学生一丝不苟,久而久之,细致的习惯自然养成,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