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多理论的视角.docx
5页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多理论的视角 李丽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来自wwW.lW5u.coM]Reference:本文在分析前人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大多从实践经验上论述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作业设计的生活化这三方面本文从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以及二语习得理论三方面出发,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与课堂环境,希望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提供帮助Keys:小学英语 教学生活化 生活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理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和实际生活接轨,教学内容和活动应该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学生活化来促进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是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传授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以及运用,甚至会影响各级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教学内容生活化,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生活实际,应该和生活实践相整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建和完善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二语习得理论对于教学内容都有着独特的见解第一,从生活教育理论来研究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就必须揭示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这个问题陶行知先生给“生活即教育”下了如下定义,“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正真的教育 此外,陶行知所指的“生活”不仅是人们通常狭义上的生活,还有工作、休闲、社交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就是所有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教育范围应该和生活范围具有一致性这一结论,那么教学范围也应该和生活保持一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以人教版的新起点小学英语教材一年级上为例,教材包括6个单元和两个复习课,单元中所涉及内容的都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内容,如学校、脸、动物、数字、颜色、水果等然而教材中的内容只能代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教材对人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和提炼只教教材并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教材应该转变为用教材教在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应该贴近生活,并且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有利于教学的事物、现象、活动等,从而让小学生掌握“活”的知识。
第二,从建构主义来分析小学英语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与原有认知经验的关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思考理解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由此观点可以得出以下两点认识:首先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习还应该是在借助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帮助的基础上,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思考,使得新旧知识产生联系,从而构建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小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前可能看过电视中的英文节目、英语早教视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语标示等所以在一开始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就应该和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此外,克拉申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足够的语言输入是必要的,并且他认为语言输入还应该是可理解的当学习者接触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就能自然获得语言能力也就是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如果长期接受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时,小学生就能够自然获得英语能力例如小学生学习动物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动物的英文名字与相应的图片,模型建立起关联关系,那么这个英文单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时,语言输入应该生活化,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实践、学习、休闲娱乐等联系起来,那么语言的可理解性将会提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大此类语言输入,对于小学生语言熏陶、兴趣培养以及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课堂教学环境生活化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里面提到教法应该根据学法,学法应该根据做法,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会有怎么样的教学观那么语言教学应该根据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来确定,其中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有较大影响第一,从建构主义来分析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要考虑课堂教学环境的建构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己主动在真实或者接近真实情境中建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接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间接知识间接知识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概括、提炼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间接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并且知识的接受并不等同于知识的运用例如在讲Ask the way这个主题时,教师只是在课堂中教给学生表示方位的单词以及固定的句式,对于问路这一情境不进行构建,让学生处于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来自WwW.lw5U.com],那么当学生在路上碰见外国人问路这一真实事件时,学生可能由于心理障碍、知识掌握欠缺或者缺乏情境意识等原因,很有可能不能正确迁移所学的知识,日积月累“哑巴英语”就形成了。
一个相对真实的语境首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还有利于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加深知识和相应环境联系的认识再次,在真实或者类似真实的环境中,给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语言输入,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习得也是非常重要第二,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培养第二语言能力的两种途径习得强调学习过程的自然和无意识,让语言学习者不自觉地进入到一种环境当中,得到的是语言的使用能力学得则主要强调语言的规则学习,相对正式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基础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该创造自然真实,贴近生活的环境,让学生不经意地进入英语学习的环境,就像学习中文一样此外,相对于新加坡印度等双语国家,我国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率十分低新课程改革实施14年以来,大量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实践经验大量累积,但是从理论上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认识还不够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深化对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认识,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改进小学英语教学,使得小学英语教学更加高效Reference[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陶行知全集:5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76[3]陶行知全集:2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2[4]陈琦,刘德儒. 教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155-156作者简介李丽萍,四川南部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学科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