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吓教育孩子可取吗语言表达.doc
2页恐吓教育孩子可取吗语言表达 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一位骑自行车的年轻妈妈在路口停了下来,车后座上是她的女儿,大约五六岁的模样,妈妈左顾右盼,有点心不在焉,这时,女孩正在抹眼泪 妈妈不耐烦地瞪了孩子一眼,说: 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低下了头,还在哭妈妈注意到周围的人正在看她们母女俩,转头对女儿说: 再哭就让警察把你带走! 女孩强忍泪水止住哭泣,嘴唇抽搐着,惊恐不安地看着妈妈恐吓是一种 精神暴力 这位年轻的妈妈也许只是想管住孩子,让她不要在大街上哭泣,但她显然对这种方法的负面效应估计不足:孩子无形之中感受了精神暴力,相当于内心经受了一场拳打脚踢 对孩子来说,成人说的话是无可争议的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听到妈妈说不要他了,他会当真,而不会想到那只是一句戏言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父母说不要他了,就意味着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以后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他会不自觉地否定自己,贬低自己 恐吓不仅会令孩子变得拘谨、胆小、说谎,还会导致成年以后的心理障碍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位30多岁的男士,事业很成功,但每当堵车或在封闭的电梯里时,他都会紧张、焦虑,以至于不敢一个人开车,不敢到外地出差。
原来,在他上小学前几年,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为了管他,爷爷奶奶就对他说,你要再不听话,我们也不要你了使他觉得是自己不可爱,所以爸爸妈妈才 不要 他为了哄他睡觉,就对他说,你再不睡觉,鬼就会来抓你 就这样,他吓得赶紧闭上眼睛,心里却在不停地想,鬼怎么怎么可怕 长大以后,这些童年往事渐渐淡忘了,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却无法抹去,每每遇到挫折,便会被激发出来,出现前面提及的那些症状 焦虑会 传染 成年人对孩子采取恐吓、吓唬等方式时,往往是自己内心最焦虑、最无助的时候生活的压力、内心的烦恼,常使成年人的内心失衡这时,他们极易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和问题 我们经常会见到,年轻的爸妈在那儿十分焦虑、激动地管教孩子而孩子呢,爸妈讲的 大道理 还没听懂,却最先感受了父母内心的焦虑,因为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对情绪的接受速度要比 道理 快得多! 给父母的几点建议: 父母是孩子心灵的守护神孩子的心灵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恐吓或吓唬是一种笨办法 为人父母,有必要时常内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 都是为了孩子好 为借口,带着愤怒或焦躁的情绪训斥孩子?只有先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孩子眼里的尘埃。
孩子情绪烦躁时,先不要急于压制他,而应及时察看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平静、祥和如果发现自己内心很烦乱,就不要忙着教训孩子,请等自己平静之后再跟孩子对话父母心平气和本身就是一针镇定剂,它有安抚孩子情绪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