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章)测试题.doc
6页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章)测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班级 姓名 学号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A.火的使用 B.森林的大量消失C.地面的猛兽较多 D.群体生活2.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3.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 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A.恩格斯 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D.施莱登4.人类生命的起始点是一个细胞,该细胞为( )A.受精卵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不是5.精子和卵细胞相遇是在 (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6.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是( )A.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春期 D.更年期7.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肺活量增大 B.身高突增C.对异性产生依恋 D.脑容量迅速增加8.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通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 )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9.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10.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11.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他平时应该注意常吃( )A.动物肝脏 B.新鲜蔬菜 C.谷物种皮 D.海产品1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道的器官是( )A.肝脏、胃、小肠 B.口腔、小肠、肠腺C.食道、胃、大肠 D.唾液腺、口腔、咽13.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唾液14.下列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食盐15.在一次手术中,医生从病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流质的内容物,经检验得知,内含大量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分,葡萄糖等物质。
你认为这些内容物最可能来自( )A.食道 B.胃C.小肠 D.大肠16..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维生素A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 ) 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18.痰形成的部位是( )A、咽部 B、肺部 C气管和支气管 D、口腔19、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胰液20.下表是某同学测量胸围差的记录,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状 态平 静 时尽力吸气时尽力呼气量胸 围 差88厘米99厘米80厘米A、88厘米; B、7厘米; C、19厘米; D、3厘米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0分)分析题(20分) 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试管加入物质(各2毫升)水温时间试剂加碘后的现象①淀粉+唾液0℃10分钟碘液②淀粉+唾液80℃10分钟碘液③淀粉+唾液37℃10分钟碘液④淀粉+清水37℃10分钟碘液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选填“变蓝”或“不变蓝”)(12分)2.①号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3.③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答案:一:1B 2A 3C 4A 5A 6C 7B 8B 9B 10A 11B 12C 13A 14D 15C 16D 17C 18C 19A 20C二:分析题(20分) 1.①号②号和④号试管内加碘后的现象都是变蓝,只有③号试管内加碘后的现象是不变蓝。
12分) 2.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时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酶的催化能力4分) 3.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