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气新导则例题.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5877705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4.50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HJ2.2-2008HJ2.2-2008( (以下例题中设定厂区为污染源以下例题中设定厂区为污染源周边周边500m500m范围范围) )单项选择题例题单项选择题例题 1一排气筒高度15米,周边2公里范围内有建筑高度30米,4公里范围内地形高度不超过10米,6公时外有高30米地形,请确定:￿￿￿￿A简单地形￿￿￿￿B复杂地形 n 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径小于10μm颗粒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B粒径小于15μm颗粒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C粒径小于2μm颗粒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D粒径小于30μm颗粒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3下列可认为是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是:￿￿￿￿AHCl BCO CHCN D硫酸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间断排放源、连续排放源￿￿￿￿B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四种类别￿￿￿￿C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新建排放源、现有排放源、在建排放源￿￿￿￿ 5新大气导则的推荐模式,包括:￿￿￿￿A估算模式、进一步预则模式￿￿￿￿B。

      估算模式、进一步预则模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C日均浓度模式、年均浓度模式￿￿￿￿ 6新大气导则规定的环境空气敏感区包括:￿A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B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7新大气导则规定的复杂风场包括:A由于地表的地理特征或土地利用不一致,形成局地风场或局地环流,如海边、山谷、城市等地带会形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静风、小风、特大风￿￿￿￿ 8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的目的:A在厂内设置,保护职工健康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事故风险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按D10%≥5 km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

      一级￿B有可能是一或二级￿￿￿￿ 10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按Pmax≥80%,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一级￿B一、二、三级都有可能￿￿￿￿ 11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按Pmax<80%,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一级￿B有可能是二或三级￿￿￿￿ 12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按D10%<5km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一级￿B有可能是二或三级￿￿￿￿ 13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按D10%<5km、￿Pmax<80%,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一级￿B有可能是二或三级￿￿￿￿ 14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按D10%<5km、￿Pmax=70%,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一级￿B有可能是二或三级￿￿￿￿ 15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按D10%=3km、￿Pmax<70%,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一级￿B有可能是二或三级￿￿￿￿ 16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有二种污染物,第一个Pmax=30%,第二个污染物Pmax=85%、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可确定的环境评价等级:A一级￿B有可能是二或三级￿￿￿￿ 1717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污染物。

      不考虑环境质量等其它附加条件,污染物Pmax=30%,第二个污染物Pmax=30%、D10%=2km,可确定评价范围为::A A评价等级评价等级一级,评价范围为以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km为半径的园￿ ￿B B评价等级评价等级二级,评价范围为以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km为半径的园评价等级评价等级二级,评价范围为以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5km为半径的园评价等级评价等级三级,评价范围为以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5km为半径的园￿￿￿￿ 1818一级大气评价,应:一级大气评价,应:A A应进行二期(冬季、春季)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B B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天有效数据可以进行一期(冬季或夏季)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天有效数据￿￿￿￿ 1919三级大气评价:三级大气评价:A A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任何情况下都不必监测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D D必须进行一期(冬季或夏季)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天有效数据￿￿￿￿ 20202020三级大气评价,正确的说法是:三级大气评价,正确的说法是:三级大气评价,正确的说法是:三级大气评价,正确的说法是:A A A A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近2 2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 2~~4 4 个监测点个监测点B B B B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近3 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 2~~4 4 个监测点个监测点C C C C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近3 3年的监测资料,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年的监测资料,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设置2 2~~4 4 个监测点。

      个监测点 2121三级大气评价:三级大气评价:A A若需进行现状监测,则若需进行现状监测,则监测监测布点方法为极坐布点方法为极坐标布点法标布点法,应设置,应设置2 2~~4 4 个监测点个监测点若需进行现状监测,则若需进行现状监测,则监测监测布点方法为均匀布点方法为均匀布点法布点法,应设置,应设置2 2~~4 4 个监测点个监测点若需进行现状监测,则若需进行现状监测,则监测监测布点方法为极坐布点方法为极坐标布点法标布点法,应设置,应设置1 1~~3 3 个监测点个监测点 22222222大气监测点周边环境条件:大气监测点周边环境条件:大气监测点周边环境条件:大气监测点周边环境条件:A A A A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4545°°;监测点周围应有;监测点周围应有270270°°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 20 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15~~20 20 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木等B B B B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30°°;监测点周围应有;监测点周围应有270270°°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 20 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2020~~3 30 0 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C C C C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30°°;监测点周围应有;监测点周围应有180180°°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 20 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15~~20 20 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木等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30°°;监测点周围应有;监测点周围应有270270°°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采样捕集空,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 20 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15~~20 20 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2323三级评价应调查的气象资料:三级评价应调查的气象资料:A A应调查评价范围应调查评价范围20 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气象观测资料近近5 5 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近3 3 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2424大气预测计算点,正确的说法:大气预测计算点,正确的说法:A A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外外的的空气空气质量对照质量对照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外的关心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外的关心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现状监测点点以及现状监测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2525典型日气象条件选取:典型日气象条件选取:A A A A进行逐日平均进行逐日平均预测预测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对所有计算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对所有计算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的若干个日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标影响最大的若干个日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

      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B B B B进行逐日平均进行逐日平均预测预测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对对环境敏环境敏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的若干个日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影响最大的若干个日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C C C C进行逐日平均进行逐日平均预测预测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针对所有计算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对所有计算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的标影响最大的一一个日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个日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 ( (二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HJ2.2-2008HJ2.2-2008 ( (以下例题中设定厂区为污染源以下例题中设定厂区为污染源周边周边500m500m范围范围) ) 多项选择题例题多项选择题例题 1 1。

      下列工况属于非正常工况的有:下列工况属于非正常工况的有:A A点火开炉B B设备检修C C间断排放间断排放D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E工艺设备运转异常 2 2 2 2属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的有:属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的有:属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的有:属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的有:A A A A项目的所有污染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B B B B对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对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C C评价范围内的现有污染源评价范围内的现有污染源D D D D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E E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拟替代的污染源 3 3 3 3三级项目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有:三级项目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有:三级项目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有:三级项目调查分析的大气污染源有:A A A A项目的所有污染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B B B B对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对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C C。

      评价范围内的现有污染源评价范围内的现有污染源D D D D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E E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拟替代的污染源 4 4 4 4以下包括在点源调查内容内的有:以下包括在点源调查内容内的有:以下包括在点源调查内容内的有:以下包括在点源调查内容内的有:A)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B) 制作排气筒的材料;制作排气筒的材料;C)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放小时数(h););D) 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年排放小时数(h);); 5 5 5 5以下包括在面源调查内容内的有:。

      以下包括在面源调查内容内的有:A) 面源起始点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 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B) 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m2),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C) 矩形面源:面源的长度(m),面源的宽度(m),与正北方向逆时针 的夹角D) 与面源排放同类污染物的排气筒数量 6 6 6 6应列为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因子的有:应列为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因子的有:A) 项目排放的属于常规污染物的污染物;B) 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C) 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毒性一般的污染物;D)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E)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TJ36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7 7 7 7关于现状监测点位,下述说法正确的有:关于现状监测点位,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 个;B)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 个。

      C)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D)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 个监测点 8 8 8 8关于现状监测点位,下述说法正确的有:关于现状监测点位,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城市道路项目,可不受上一问题中监测点设置数目限制,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状况,并结合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B)一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0°、90°、135°、180°、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 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 个监测点C)二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方向上各设置1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D)三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180°方向上各设置1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9 9 9 9下述属于气象观测资料常规调查项目有:下述属于气象观测资料常规调查项目有:A)时间(年、月、日、时)B)风向(以角度或按16 个方位表示)、风速C)地面气压D)降水量E)干球温度F)低云量、总云量 10101010关于主导风向及风向角,正确的说法有:关于主导风向及风向角,正确的说法有:A)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B)风向(以角度或按16 个方位表示)C)风向角范围一般为22.5 度到45 度之间的夹角D) 主导风向的风向角范围内各风向风频之和应≧30%,如果没有这样的风向角,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11111111以下步骤包括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的有:以下步骤包括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的有:A) 确定预测因子B) 确定评价等级C) 确定计算点D) 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E) 确定气象条件 12121212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的有: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的有:A)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B)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毒性一般的污染物;C)常规污染物;D)有TJ36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污染物; 13131313。

      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的有: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的有:A)环境空气敏感区;B)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C)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环境空气敏感区外的关心点;E)所有环境空气敏感区内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14141414根据常规预测情景组合,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常根据常规预测情景组合,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包括:规预测内容包括:A)小时浓度;B)月平均浓度;C)日平均浓度;D)年均浓度; 15151515对于模式中的对于模式中的“ “化学转化化学转化” ”参数,正确的有:参数,正确的有:A)在计算1 小时平均浓度时,可不考虑SO2 的转化;B)在计算日平均或更长时间平均浓度时,应考虑SO2化学转化SO2 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 小时;C)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9;在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75D)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 和NOx 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16161616估算模式可以计算以下污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估算模式可以计算以下污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A)点源;B)面源;C)线源;D)体源; 17171717。

      估算模式可以对以下情况进行预测计算:估算模式可以对以下情况进行预测计算:A)各种气象条件组合;B)可以进行复杂风场条件下的预测;C)可以考虑建筑物下洗条件进行预测;D)可以考虑熏烟条件进行预测;E)可以进行复杂地形下的预测;F)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以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18181818下述包括在估算模式计算所需参数的有:下述包括在估算模式计算所需参数的有:A)点源参数;B)面源参数;C)地形参数;D)风速计的测风高度;E)风速、风向及稳定度; 19191919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时应需输入的参数包括: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时应需输入的参数包括:A)点源参数;B)面源长、宽等几何参数;C)面源排放高度 ;D)污染物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E)风速、风向及稳定度; 20202020以下推荐模式中,适用于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以下推荐模式中,适用于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 50km 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的有: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的有:A)估算模式;B) CALPUFF 模式;C) AERMOD模式;D) ADMS 模式; 21212121以下内容,应列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以下内容,应列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的有:的有:A)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B)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C)与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的相容性;D)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E)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22222222以下定义,正确的是:以下定义,正确的是:A) D10%是某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距离;B) D10%是某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C) Pi是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占标率;D) Pi是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