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7786807
  • 上传时间:2018-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南洋研究院 04 硕专门史 胡尧瑶)摘要摘要::槟榔在东南亚有一段长久的历史,槟榔树是棕榈科热带植物,果实为椭圆形,可以食用,又是药材,东南亚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嚼槟榔的习惯,早从二千年前就有嚼槟榔 这项传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它并不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广布在东南亚印度洋至太 平洋这片海岛之中,范围大致与南岛语系民族的扩张的地区相符它与东南亚各地域的文 化有十分紧密的连结,从语言上、器物上、史籍中都可以找出一些端倪;如:生活口语、 神话传说在西方人的眼中嚼槟榔是一项不雅的行为,由于这样的成见,它背后深深扎在 传统文化里的根往往被忽视其实,这项传统是十分丰富古老的,即使在日趋全球化、传 统价值屈于西方主流文化的今日,它深入各个文化面向里的根仍是不可否认且值得回头仔细看看重拾的关键词:关键词:东南亚;槟榔;槟榔文化槟榔的属名 Arecae 由马来西亚土名拉丁化而来,其种名 catechu 则是马 来语的“一种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液汁”之意,可见槟榔可以用来做为天然染 料除了中国南部之外,印度、锡兰、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嚼食槟 榔的风俗,至少沿续两千多年,是平民与贵族共有的嗜好。

      槟榔见诸于文献上 ,可追溯一千年前的南北朝时代李后主的《一斛珠》:“晚妆初过,沈檀轻 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里残殷色可,杯深 被香醪涴锈床斜娇无那,烂嚼红葺,笑向檀郎唾词中的“红葺”即为槟 榔本文首先阐述了槟榔的由来及其盛行原因接着略述了一下它的药用和主 要功效,最后在此基础上浅显探讨了槟榔所体现出的东南亚传统文化,槟榔在 东南亚文化重的地位和影响等,不胜浅薄一、一、 槟榔的由来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盛行槟榔的由来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盛行据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槟榔 槟榔别录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宾门李当之药对仁频音宾洗瘴丹〔时珍曰〕宾与郎皆贵客之称稽含 南方草木状言: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 槟榔名义,盖取于此雷斅炮炙论谓尖者为槟,圆者为榔,亦似强说又颜师 古注上林赋云:仁频即槟榔也〔诜日〕闽中呼为橄榄子,槟榔子槟榔树 是棕榈科热带植物,果实为椭圆形,可以食用,又是药材槟榔的果实有红、 白两种,红的小而软,白的大而硬,须切成小块嚼槟榔的口感通常是先苦后 甜,还可使人略生醉意,刺激提神、槟榔汁液呈红色,长期嚼食,牙齿可被染 成黑色,而有的民族也自以“黑齿”为美。

      本草纲目还有关于其气味的记载,曰:“【气味】苦、辛,温,涩,无毒 〔甄权曰〕味甘,大寒〔大明曰〕味涩〔弘景曰〕交州者味甘,广州者味涩〔珣曰〕白者味甘,赤者味苦〔元素曰〕味辛而苦,纯阳也 〔诜曰〕多食亦发热中药大字典中也有关于槟榔的记载:槟榔,Areca catechu L.乔木,高 10 ~18 米,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叶在顶端丛生;羽状复叶,长 1. 3~2 米,光滑,叶轴 3 棱形,小叶披针状线形或线形,长 30~70 厘米,宽 2.5 ~6 厘米,基部较狭,先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 叶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 40 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 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 ,花萼 3,厚而细小,花瓣 3,卵状长圆形,长 5~6 毫米,雄蕊 6,花丝短小 ,花药基着,退化雌蕊 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 基部,花萼 3,长圆状卵形,长 12~15 毫米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 5~6 厘米,花萼和花辩宿存,熟时红色每年二次开花,花期 3~8 月,冬花不结果 果期 12 月至翌年 2 月。

      分布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以 海南为多本植物的雄花蕾(槟榔花)、未成熟的果实(枣槟榔)、果皮(大 腹皮)亦供药用槟榔怎么包、它的材料组合、形状大小都随着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最基本 的共通元素是以荖藤叶包石灰与槟榔核在口中咀嚼有的地区食未成熟的槟榔 核(也就是槟榔树的种子)有的则吃已成熟的,未成熟的种子较柔软多汁也比 较甜,已成熟的较苦较硬槟榔核也分生食与熟食,一般来说,住在潮湿地区 的人多为生食,在干燥地区的为熟食,方法有以水滚烫过、用阳光曝晒干燥、 或是腌渍老藤叶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是趁青绿的时候摘下来,有的是等到转 黄了才采下石灰有的是从岩石里采来,用法是磨成粉再参水成膏状临海的 地方则来自海底的贝类、珊瑚、软件动物,要用时得以火烧之再击碎磨粉有 出产香料的岛屿会在槟榔中加入麝香、胡椒、丁香等香料 对此本草中也有相应的记载:“【修治】头圆矮毗者为榔,形尖紫文者为 槟槟力小,榔力大凡使用白槟及存坐稳正、心坚有锦文者为妙半白半黑 并心虚者,不入药用以刀刮去底,细切之勿令经火,恐无力若熟使,不 如不用〔时珍曰〕近时方药亦有以火煨焙 用者然初生白槟榔,须本境可得 若他处者,必经煮熏,安得生者耶?又槟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贲灰为使 ,相合嚼之,吐去红水一口,乃滑美不涩,下气消食。

      此三物相去甚远,为物 各异,而相成相合如此,亦为异也俗谓“槟榔为命赖扶留“以此古贲灰即蛎 蚌灰也贲乃蚌字之讹瓦屋子灰亦可用 嚼槟榔所带来的轻微兴奋麻醉作用大概是使它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槟榔 核中的生物碱与单宁会刺激神经放松肌肉,使人觉得放松此外也可以帮助中 和胃酸、镇定胃痛吃槟榔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主要是因为老藤叶,其汁液也有 抗菌的效果常被用来治疗伤口、皮肤病、或是发烧头痛在食物的分类上,槟 榔核属热,槟榔叶属寒,是十分相配互补的食物槟榔有其疗效也有致病的风 险,如口腔癌、牙周病长期的嚼食槟榔会将牙齿染成黑色、嘴唇变成红色 在西方文化尚未渗入东南亚之前,这样的外表被为视为美丽的,因为当时的人 认为它有别动物的白牙齿显现出人的不同至今,愈来愈少人坚持这样的审美 观了东南亚许多国家和民族自古就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还被人们当作待人接 客的礼物,甚至是表达爱情的信物,在求婚、请客和办红白喜事时,均送摈榔 人们对盛槟榔的器具也很讲究,甚至可以通过槟榔盒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嚼 槟榔的习俗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了东汉时,杨郛在《南洲异物志》中记载 :“(南人嚼槟榔)则滑美下气及宿食消谷这一古老的习俗,一直传至今天 。

      激起活力、使人看起来好气色(嚼过槟榔后的红色嘴唇被视为美丽的象征 )、带来好运、唇齿留香、预防疾病,这几项嚼槟榔的原因在第六世纪时曾在 印度的典籍上记载此外,嚼槟榔也被列为人生八大享受之一槟榔在社交活 动是个重要的角色,借着彼此分享、赠送,他们传达了一些讯息如,送人一 篓槟榔,表示了此人的大方、慷慨与对对方的重视这些使得槟榔在东南亚地 区十分盛行二、二、 槟榔的药用和功效槟榔的药用和功效本草三十一卷载:“【主治】消谷逐水,除痰澼,杀三虫、伏尸,疗寸白别录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道傅疮,生肌肉止痛烧灰,傅口吻白疮苏恭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胸中气,下水肿,治心痛积聚甄权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大明主贲豚膀胱诸气,五膈气,风冷气,脚气,宿食不消李珣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好古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发明】〔元素曰〕槟榔味厚气轻,沉而降,阴中阳也苦以破滞,辛以散邪,泄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性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极,故治诸气、后重如神也〔时珍曰〕按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久之,则熏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

      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祛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又且赋性疏通而不泄气,禀味严正而更有余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又朱晦庵槟榔诗云: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药囊知有用,茗碗讵能同捐疾收殊效,修真禄异功;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亦与其治疾杀虫之功,而不满其代茶之俗也可见其功效是十分显著且多样的《中药大辞典》是这样记述槟榔的功效,将其分为几个方面:“【药理】①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槟榔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济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③对胆碱受体的作用 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 M 一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免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由于增加肠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出能兴奋 N一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可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④其它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平时嚼食槟榔者有食欲增进,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过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笔者翻阅了相关文献,发现记述槟榔功用和药效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以下文献有相应的记载:(1)《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雍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3)《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4)《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5)《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6)《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膈气7)《医学启源》:“治后重8)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9)《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争疗诸疟,御瘴疠10)《本草通玄》:“止疟疗疝11)《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12)《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近来还有研究扩展了槟榔的功效,美国加州大学药学博士郑慧文在「英国心理学期刊」指出,精神分裂患者嚼食槟榔,有助于减轻病情研究人员针对 70 位患者,嚼食槟榔的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天嚼食 10 颗以上时,症状比较不激烈,比不吃槟榔的人来得舒服因为,槟榔含有「arecoline」成份,对人体的影响类似于神经讯息传导物质「acetylcholine」这种物质会让脑部的多巴胺减少,达到类似于精神分裂症药物之治疗目的三、从槟榔看东南亚的传统文化从槟榔看东南亚的传统文化首先是神话传说中的槟榔许多口传文学中,槟榔是重要的象征,从中,也可追朔出槟榔传统的源头在高棉,一位名叫 Prah Thong 的公主送给他的新婚丈夫槟榔,作为对婚姻忠实的象征,而后世的人则延续之,将槟榔当作男女关系的忠实承诺。

      在一个越南的传说中,一对双胞胎兄弟同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