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知道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课堂PPT.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5710397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2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1. . 考点:考点:121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a a2. 百 家 争 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3. 一、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一、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背景原因(背景))1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文化教育逐步扩展, ,形成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的文士阶层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人才2 2、、社会动荡和变革社会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士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放士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 孔子、孟子 老子、庄子 墨子 韩非子孙武、孙膑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二、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5. 姓孔,名丘,姓孔,名丘,春秋春秋晚期鲁国人晚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儒家:A、孔子6. 1、治国思想:1、治国思想:“仁仁”的思想1)(1)爱人,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姓;((2)2)要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3 3)主张以)主张以““德德””教化人民,以教化人民,以““礼礼””治理国家治理国家7. 2、教育思想:2、教育思想:((1 1)广开私学,主张)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2 2)注意)注意““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生思考问题3 3)注重)注重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强调强调温故而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学思结合知新,不耻下问、学思结合等等8. 3、孔子学说的影响:、孔子学说的影响: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世影响极大 汉武帝汉武帝接纳接纳董仲舒董仲舒提出的提出的“罢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之后,儒家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9. 孔子语录孔子语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0. 孟子名轲,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战国时期B、孟子、孟子11. 主张:主张:1 1、实行、实行““仁政仁政””,要求统,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轻徭薄赋2 2、提出、提出““民贵民贵””、、““君轻君轻””的思想的思想;;3 3、宣扬、宣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的道德准则 著有《孟子》一书后世把孔子著有《孟子》一书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和孟子合称孔孟孔孟12. 老子老子 ,姓李,名耳,,姓李,名耳,又称老聃,又称老聃,春秋春秋末期人,末期人,道家学派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的创始人 A、老、老 子子(二)道家:(二)道家:13.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1 1))一切事物都有相互矛盾一切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转化;((辨证思想辨证思想))((2 2)主张)主张““无为无为””,,要求人们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14. B、庄、庄 子子 战国战国时期,时期,庄子庄子((庄周庄周))继承和发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把他和一书,后人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子合称为老庄老庄15. 墨翟,墨翟,战国战国时期人时期人, ,主张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爱一切人,视人如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己,互助友爱反对战争,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主张和平三)墨家:墨子墨子16. (四)法家:(四)法家:韩非子韩非子 战国战国末期末期法家学派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的主要代表17. 主张:主张:1 1、、““法治法治””::君主应凭借权力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以巩固君主的地位2 2、、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以维护国家统治  18. 孙孙子子 春秋末期 春秋末期杰杰出军事家出军事家五)兵家:A、孙武 提出: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等军事名言。

      等军事名言 著有《孙子兵法》著有《孙子兵法》19. B、孙、孙 膑膑著有《孙膑兵法》著有《孙膑兵法》主张主张“事备而后动事备而后动”20. 诸子百家简表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时代时代主要主张主要主张 儒家儒家 道家道家墨家墨家法家法家兵家兵家孔子孔子春秋晚期春秋晚期“仁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孟子孟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仁政仁政”“民贵民贵”“君轻君轻”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春秋晚期、春秋晚期、战国战国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互相转化、可互相转化、“无为无为”墨子墨子战国前期战国前期“兼爱兼爱”“非攻非攻”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法治法治”、加强中央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权和君主权力孙子孙子春秋末期春秋末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事备而后动事备而后动”孙膑孙膑21. 三、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家?儒家儒家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造,成为我国我国2000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后世影响很大 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没有成为主流背景下有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呢思想呢?22. 为什么提倡为什么提倡“仁政仁政”的儒家思的儒家思想在当时不被重用,而法家思想在当时不被重用,而法家思想却倍受统治者的青睐呢?想却倍受统治者的青睐呢?23. 因为因为:: ((1 1))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强化国君专制权力;;((2 2)同时为应对战争,统治者向老)同时为应对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赋税、徭役、兵役等,百姓征收沉重赋税、徭役、兵役等,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激化;((3 3))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所,所以受到青睐。

      以受到青睐24. 古为今用* 儒家的儒家的“仁政仁政”——•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墨家的兼爱、非攻——“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职业教育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和平、反对战争、和平崛起平崛起……四、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四、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25. 孔子孔子孟子孟子墨子墨子韩非子韩非子老子老子孙子孙子尊敬师长,尊敬师长,公民都有享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廉正、廉洁、自律廉正、廉洁、自律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资方向思想渊源思想渊源“礼治礼治” 、有教无、有教无类类当今的思想观点当今的思想观点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战不殆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法治法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移、威武不能屈“非攻非攻”26. 五、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五、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批批判地继承判地继承,要,要结合时代特点,结合时代特点,推推陈出新,使之现代化,古为今用。

      陈出新,使之现代化,古为今用27. 28. 关于秦始皇的功和过,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的人称赞他为 “千古一帝”,有的人则咒骂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你是怎样看的?请亮出你的观点29.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30.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全国烧毁秦国史书以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全国烧毁秦国史书以外的有关其他各国历史的书籍,和《诗》、外的有关其他各国历史的书籍,和《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民间医药、占卜和种《书》及诸子百家著作民间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可不焚烧第二年,他又把议论指责植等书,可不焚烧第二年,他又把议论指责他的儒生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这就是历史上多人,全部活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有名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事件31. 开元盛世开元盛世32.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公元627年到649年,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生产迅速发展,民族融洽,歌舞升平唐太宗年号“贞观”,所以把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政绩卓著他意识到君和民就好比是舟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不能对自己的子民太苛刻。

      于是他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奖励农耕,使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发展科举制度,通过选拔大批有文化、有才能的政治家进入最高统治集团,抑制了士族地主势力;他鼓励群臣犯颜直谏;用贤良,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严格选择官吏,保证吏治清明 33.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属于“贞观”时期(627年--649年),史称“贞观贞观之治之治”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34.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 一、知识篇:一、知识篇:35. ¡君,舟也、人,水也,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知识篇:一、知识篇:36.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供应军需,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供应军需,我不如萧何;率领将士,百战百胜,我不如萧何;率领将士,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

      但是,这三个人才,我不如韩信但是,这三个人才,我能任用他们,就得了天下我能任用他们,就得了天下一、知识篇:一、知识篇:3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