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2讲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98864570
  • 上传时间:2022-08-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7.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寒亭一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2讲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知识在于积累,成功在于行动【复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2•了解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4•掌握“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名师学案】一、 元素周期律1. 定义:元素的 随着 而呈 的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 、 、 都呈现规律性变化2. 实质: 3. 与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周期律使人们认识了看似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之间 的 和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 ,即元素周期表是按照 排成的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含元素数目较少的周期称为 ,包括 个周期;含元素数目较多的周期称为 ,包括 ,共 个周期;第—周期尚未排满,称为 2. 族周期表中有 个纵行可分为 、 、 、 其中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称 ,共有 个,分别表示为 ,分别处于周期表的第 纵行;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称 ,共有 个,分别表示为 ,分别处于周期表的第 纵行; 第8、9、10三个纵行称为 ;第18纵行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_。

      三、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规律1 •元素的金属性:①元素单质跟 或 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其金属性越 ;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其金属性越 ,元素越容易 电子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④ 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做 极的金属活泼⑤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2 •元素的非金属性:①元素单质越容易跟 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或其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 ;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 ,元素越容易 电子③与盐溶液之间的1置换反应④与同种金属反应的难易,如2Cu + S— cu 2S Cu +点燃Cl2 CuCl2四、 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1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使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 逐渐 ,因此,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2 •同主族元素由上而下,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使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元素 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五、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规律1 •周期数二 (即 决定周期数)2 •主族序数二 二最高正价数二价电子数3 •负价绝对值+主族序数(最高正价)= 六、 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1 •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如第 三周期中:Na>Mg > Al >Si>P>S>Cl2 •同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增大如第I A族中:Li v Nav K v Rb v Cs3 •同周期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如第三周期中: Na*>Mg2+> Al3 + 0同周期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如第三周期中: P3_ > S2_>c「4•阳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小如: Na+v Na, Fe2+v Fq阴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大如: 日〉S, B「> Br5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 &_> C「>K +>Ca2 +, Al3+vMg2+v Na+v F_6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价态越高则离子半径越小如: Fe>Fe2+>Fe3+, H_>H > J总之,中学现阶段比较离子半径先看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再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七、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预测元素的性质根据该元素所在族的其它元素的性质,找出递变规律,加以判断2 •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寻找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 ;还可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合适的超导材料、磁性材料。

      结构■■训"丘索捲出泣置 皿卡通过位置运用递吏规律推出 周期、據也核外电子决「⑴核电荷埶原子序数电子层勒卜层电子八、 “位一构一性”之间的关系-物理性质 元素性质 单质性质 代合物性质I离子性质【典例剖析】例1、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 x+ 2 B.x + 4 C.x+ 8 D.x+18【剖析】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主族,主族是长短周期共同组成 的族,同一主族的两元素原子序数差值是有规律的 同主族相邻两周期原子序数差值可能为2、& 18、32等,很显然上下两周期两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 不可能为4,即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x+ 4答案】 B例2•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Na、Mg、Al的金属还原性逐渐减弱B. HCl、PH3、H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 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D. 02、S、Se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剖析】 Na、Mg、Al是同周期左右相邻的三元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金属性减弱,按P、S、Cl的顺序,三元素在周期表中左右相邻,其非金属性 依次增强,因而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应按 HCI、H2S、PH3的次序逐渐减弱。

      Na、K是同主族上下相邻的元素,金属性 K>Na,因 而相应氢氧化物的碱性NaOHv KOHO、S、Se是同主族上下相邻的三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 弱,故O2、S、Se的氧化性应逐渐减弱答案】BD例3、2003年,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 110 的元素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C . 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答案】C【解析】铀元素周期表结构知识可知B. Ds是超铀元素D.Ds为金属元素Ds位于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毗族,属过渡金属元素,因其原子序数大于 92,故其也属于超铀元素例4 •已知X、丫、Z为三种原子序数连续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 >H2YO4 > 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 H2Y >ZH3B .非金属活泼性:丫 < X < ZC .原子半径:X > 丫 > ZD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 Y 1/2(X+Z)【解析】本题设计内容较多,须抓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 对强弱”这一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它表明三种元素都是成酸元素,即都是非金 属元素,根据周期表结构可知,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相连,意味着三种元素处 于同一周期,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因此,三者的非金属活泼性顺序为 X>丫>乙原子半径顺序为X < 丫 <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 HX > H2丫 >ZH3,原子 序数相连还表明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最外层电子数是公差为 1的等差级数答案】AD例5、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C .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 .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解析】题目给出铍的原子序数,根据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 判断Be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预测第二周期第U A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 质,是一种考查推断、迁移能力的试题因为Be是4号元素,B是5号元素,又知通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 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Be >B,由于BeCl2中的铍是离子它的最外层 就是它唯一的K层,故其最外层电子数是2而不是8,Be与Ca同主族,因 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加,所以碱性 Be(OH) 2 < Ca(OH) 2,金属性Be < Mg,Mg尚且不能与冷水反应,则 Be也不与 冷水反应答案】AC例6、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 An+、B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关系是C > B > A B.粒子半径关系是Bn- < An+C . C微粒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原子半径关系是A < B < C【解析】设C的原子序数是Z,则A为Z+n , B的原子序数则为Z-n,则原子 序数为A > C > B,A项错。

      因An+、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阴离子的半 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即r(Bn-) > r(An+), B项正确,都应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层 结构,C的电子层结构与An+、Bn-相同,所以C必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B、 C为同一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半径 C > B,而A应处于B、C的下一周期,故 A的原子半径大于B答案】BC例7、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A与C的核电荷数 之比为3: 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 X、丫、Z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 . X、丫、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 • 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C . X、丫、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由于 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且 A、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 4,,所以A 是核电荷数为6的碳,C为氧,则B应为氮元素,有由D可与C、N、O形 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则 D为氢元素,显然CH4、NH3、H2O的稳定性逐 渐增强;由于碳元素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故 A、B、C、D所形成的单质多 于5种;根据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知 C选项正确,自然界中所存在 的各种氨基酸、蛋白质都含有 A、B、C、D四种元素,D项正确。

      答案】CD【随堂练习】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Cl > S > OC .稳定性:HF > HCI > HBrB.还原性:Na > Mg > AlD.酸性:HCI04 > H2SO4 > H3PO42 •甲乙两种非金属比较,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 ②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单质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酸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比乙得的多 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A. 只有④ B. 只有⑤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3 •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C、B与D分别 是同主族元素B D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这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易溶解于 CS2溶剂中 则这4种元素是:A 、B 、C 、D ;写出两种均含4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高考平台】1. ( 2005广东,10)短周期元素X、丫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A . X与丫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 . X与丫 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 X与丫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D . X与丫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解析:周期表中氢与锂原子序数相差 2,但在同一主族,不在同一周期,故A、B不正确;碳和氧可形成CO,氟和钠可形成氟化钠,故 C、D正确。

      答案:C、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序数与元素位置的关系,侧 重于考查的是对元素周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