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技光电鼠标拆解与分析.docx
7页罗技光电鼠标拆解与分析 by louiskoochen最近家里鼠标陆续出了点问题,拆开研究了一下1. 罗技光电鼠标说实话,内部结构比我想象的更简单主要结构为:左键1,右键2,中键3, 光学感应器IC 4,发光二极管5,USB通讯插座6.整个电路非常简单,就3个微动开关按键,发光管和传感器IC,及其外围的阻容,一块2层板搞定除了IC值点钱,其他都是便宜货上盖有有块厚铁片7,仅仅是为了增加重量,让人拿手上有点质感粗略估了成本,上下盖3块,板卡PCBA 15块,USB线2块,一共大概20块零售60,毛利率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鼠标滚轮的设计我们知道,滚轮有滚动和下按两个操作,而且滚动时会像齿轮一样一格一格的转动下面看看分别是怎么实现的下按:通过塑胶件9将滚轮的下压传到到微动开关3上,触发按键操作通过弹簧10将滚轮弹回原位滚动:注意看滚轮,中间并不是空心,而是由很多辐条组成,这当然不是为了美观我推测,11应该是红外发光管,12是红外接收器当滚轮转动时,间隔的辐条会偶尔遮挡住红外光接收器一直在收得到/收不到红外光的状态间切换传感器IC 4会对切换的次数进行计数,便知道辐条出现了几次,从而知道滚轮转动了多少度。
因此,辐条的密度决定了滚轮滚动的分辨率那滚动时像齿轮一样一格一格的咔咔声是怎么回事?看看弹簧8,它的末端顶在滚轮的内侧,而滚轮内侧有很多均匀分布的凸起,类似路上的减速带每次滚轮滚动后,弹簧8的末端都会被凸起挡住而使滚轮停下来咔咔声就是弹簧8与凸起碰撞的声音为什么一定要一格一格的滚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滚轮的滚动定量化,离散化比如,当你阅读文档时,想用滚轮向下滚动一行,如果没有弹簧8,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滚动了2行或者3行,人手很难控制得那么精确所以,尽管这个设计会带来咔咔的噪声,却是保证用户体验必不可少的山寨点的鼠标为了省成本,没有用红外光来检测滚轮转动,而是将滚轮直接与机械齿轮连接,从物理上保证滚动的离散化当然,这样做可靠性更高,但噪声却会很大罗技在这里还做了一些额外的静音设计,将弹簧8的末端前面一小段放到装满粘稠糊状物的槽中,这些糊糊增加了弹簧8回弹的阻力,减小了弹簧8和滚轮内侧撞击的噪声言归正传,说说这次拆机要解决的问题鼠标偶尔会将单击误判为双击,或单击无反应单击误判为双击的原因可能是簧片13震动太久后,会有一些金属碎屑,导致偶发短路单击无反应的原因是簧片13的触点氧化发黑拿起子把发黑的部分戳掉,并清理干净可能存在的碎屑后。
问题解决顺便又拆了两个其他鼠标研究了一下2. 罗技无线鼠标主要结构:左键1,右键2,发光二极管3,光学感应器IC 4,红外发光管5,红外接收器6与普通光电鼠标相比,仅仅多了个射频发射芯片和电池接口,少了一个USB通讯接口电池连接线直接焊到板卡上,没有采用连接器牺牲了可维修性,但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可靠性这无疑是值得的在IC 4的下方在旁边,pcb板分别开了一个方形的和圆形的孔,不太明白用意难道是干电池太重了,在PCB上减轻重量?另外,很费解的是按钮7为啥要放到板卡上,这估计是板卡开发时用的复位按钮,用户完全用不到明显是设转人员没仔细审核BOM,导致成本无谓上升,该打板子3. 双飞燕光电鼠标其实我还挺信赖这个品牌拆机后还是看出与罗技的明显差距,我们看看双飞燕是怎么降成本的:1) IC的外省器件几乎全部省掉了应该牺牲了板卡的抗干扰和ESD的能力2) 鼠标滚轮直接连到机械齿轮上省掉了红外光检测滚动幅度但机械齿轮的噪声要大得多,而且滚轮分辨率没有红外检测方式那么高3) Usb通讯线直接焊到板卡上省掉一对连接器二线厂商跟在一线厂商屁股后面喝点汤不容易啊降成本是不得不做的,消费者纷纷表示理解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