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申报助理农艺师职称工作总结.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54177290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6.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申报助理农艺师职称工作总结申报助理农艺师职称工作总结1 我1994年毕业于张市农机学校机电专业,同年毕业分配到赤城县农业局工作先后在赤城县种子公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新能源工作办公室,良种服务中心工作1999年10月聘为助理农艺师几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2003-20xx年参加了赤城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项目2004-20xx年参加了赤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20xx-20xx年完成全县优质玉米良种补贴项目10万亩,多次受到了市、县局的表彰,并在20xx年《河北农业》上发表了《怎样识别化肥》专业性文章现将几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培训教育事业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赤城县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要阵地,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培训中心的重要工作,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20x-2003年冬春农民素质大培训4万人次,以集中办班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办班80多期,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科技下乡320人次,科技赶集120多场,种植大户现身说法百余次,编印技术资料2万多份发放明白纸4万多张,使农民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在两年多的培训过程中,我中心通过实施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方案,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发放录音、光盘资料千余盘,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和产业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由于工作踏实,成绩突出,组织上给予我很高荣誉,受到领导好评,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学以致用,心系农民,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1、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99年以来我重点抓了春谷包衣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99年全县推广春谷包衣技术面积5万亩,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采取了集中包衣,统一供种,现场指导,分户播种指导措施,通过播前包衣一次用药,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控制在最低限度,将白发病控制在1%以下。

      实现全县谷子平均亩产达250公斤以上,较常规谷子亩增产50公斤同年还在全县东万口、茨营子、龙门所、样田、赤城镇、龙关、刁鄂、镇宁堡8个乡镇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及增产技术4万亩平均亩产达610公斤,实现总产玉米1640万公斤在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上,主要是在20xx-20xx年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1000亩,选用优质良种“9409”、“3138”,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坑田种植栽培技术,玉米平均亩产达76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50公斤增产幅度达12.8% 二是水稻施用锌肥技术示范200亩重点是在水稻抛秧后3-4天,每亩稻田施入硫酸锌2公斤,该项目技术要领简单,效果明显,平均亩产达300公斤以上,比对照亩增产35-40公斤 三是杂交谷子新品种示范200亩品种为“张杂一号”该品种从长势看较当地普通品种粗壮,根系发达,抗病虫,抗倒伏,抗旱能力强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品种亩增产达50公斤 2、认真做好全县种植构造调查工作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构造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生产条件较为落后,为了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大力度调整种植业经济构造,是顺应市场经济、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进入2002年,我县开始对全县种植业构造开展全面合理的调整我在主抓农民培训同时,肩负着全县种植调整的规划和落实工作,在全县各级领导对种植构造调整的高度重视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了省、市农业构造调整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按照“适当压缩粮播面积,稳定油料面积,扩大蔬菜种植 申报助理农艺师职称工作总结2 我叫xxx,xxxx区人,xxxx年x月x日生20xx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20xx年8月担任助理农艺师以来,主要从事试验、示范和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技术推广工作: 任现职以来,推广地膜玉米1200苗,平均亩产740公斤,平均亩增产130公斤,亩增收240元,共增收28.8万元绿豆双沟覆膜300亩,平均亩产101.6公斤,平均亩增产56.6公斤,共增收11万元推广中药材黄芪种植1000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240亩,生产种薯3.6万公斤 推广新品种:谷子、晋谷21、晋谷29、长生07共4800亩,平均亩产215.1公斤,亩增产45.1公斤。

      增加经济收入86万元,玉米新品种户单857、金凯3号、吉单137等共1950亩,平均亩增产128公斤,农民共增收45万元 以上推广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同时我也系统掌握了我县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并为今后指导农业生产创新打下结实的根底 二、试验示范工作: 通过参与独立完成玉米区域试验32项,省、市、县玉米展试,示范、品比、观察、试验6项,谷子、糜子推广试验两项,各项试验观察及时,记载准确完整,圆满完成通过这些试验工作,我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观察、区试、展试、生产试验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 在任职期间我不断的学习,还参加了省、市、县举办的多次培训学习会产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在学习和实践的同时,开展对农民、科技示范户、贫困户开展培训咨询,累记达1560人次,发放我县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宣传资料1600份,技术手册600册,撰写发表论文2篇 多年来我深入生产第一线,努力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受到干群的一致好评 申报助理农艺师职称工作总结3 自任现职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于9月参加广西大学农学专科函授班学习,6月顺利毕业;同时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项技术指导,把农业科技培训送到生产第一线,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平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各种政治理论知识,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并积极参加广西大学大专班函授及本系统组织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竭尽自己的所能 二、在工作业务表现及主要业绩方面 (一)认真抓好粮食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 1、积极做好双杂良种推广,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镇粮食稳产增产,不断提高粮食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积极做好良种良法的推广,认真抓好各个关键环节的培训、指导服务工作使全镇38000多亩水稻良种种植覆盖率到达97%以上,推广优质谷种植面积达28500多亩,占良种种植覆盖率达75%以上;单交玉米种植面积到达13000多亩,占全镇种植面积的85%以上按照主管局的具体要求,我们以供种为契机,在供种期间加强对农民水稻浸种催芽技术、种植技术常识及新技术的培训,为全镇粮食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2、积极抓好“三免”栽培技术推广:几年来,我结合实际情况,在我镇农业生产中大胆推广“三免”栽培技术。

      推***稻免耕栽培技术1300多亩,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多亩,红高粱免耕栽培技术1545亩,油菜免耕栽培技术800多亩,通过推广“三免”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3、认真做好粮食高产创立示范工作:主要参加了六寨镇甲棉村百亩玉米高产示范工作,实施玉米高产示范104.8亩,种植品种主要是正大619、迪卡009、正红2号,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353.4公斤,比本地常规品种增产100—150公斤,增产40%以上主要参加了六寨镇壮里村百亩水稻高产示范工作,推广超级稻中浙优,平均亩产624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142.5公斤粮食高产示范片的创立,推动了全镇粮食生产向高产化、优质化发展 (二)认真抓好经济作物的技术推广工作 1、抓好长角辣椒生产工作:切实抓好长角辣椒标准化生产指导服务,长角辣椒是我镇农产品五大品牌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以上,产量达4800吨以上从制定南丹县长角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以来,我每年都主要参与实施3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的建设,通过三年的实施,8月通过自治区农业厅专家组的评审,获得了长角辣椒产品区域的审定 2、抓好烟后红高粱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我镇烟后种植红高粱产生的效益最明显,结合我镇是全县种烟大镇的特点,以连片种植为主,推广烟后秋高粱240亩,后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214公斤,推广种植烟后秋高粱1260亩,平均亩产276公斤,高产的达413公斤,推广种植烟后秋高粱1545亩,平均亩产280公斤,高产的达425公斤。

      3、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规范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几年来,抓好甲棉村者来、坝陇屯,龙马村拉要屯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促步规范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引导群众加强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4、当好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的引导者,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是我镇群众实现再增收的好项目,长期以来,坚持抓好冬季农业产生工作,充分利用资源,结合免耕栽培技术,以“双低”高产油菜为主要种植品种,每年推广种植25000亩以上,建立示范样板500亩以上,平均亩达167公斤 (三)认真开展各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 1、每年坚持引进一些新品种、新技术作试验、示范及推广:几年来,每年结合一些新技术开展10个超级稻品种、10个玉米品种、3—5个红高粱品种、2—3个长角辣椒品种、3—5个油菜品种试验、示范,为种植模式和生产用种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农业构造调整提供科学资料 2、完成烟地套种红(彩)薯引种试种任务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烟地套种红(彩)薯引种试种任务,经实地测产,红薯平均亩产1047公斤,一般商品红薯800多公斤,亩产经济效益480元,试验取得成功。

      3、开展油菜、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示范作为主要参与者,一是开展油菜、水稻固定厢沟免耕栽培试验取得成功二是开展马铃薯、水稻固定厢沟免耕栽培试验,其中马铃薯平均亩产2206.8公斤,商品率87.5%,水稻平均亩产604.8公斤,试验取得成功,这些试验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四)认真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增强责任感,认真实施植保减灾保产工程,切实抓好病虫测报工作:几年来,坚持按照县局病虫汇报工作制度到田间地头开展病虫预测预报调查工作,特别是这几年“两迁”害虫危害严重,在病虫多发季节,我坚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防控工作在病虫防治紧急期间,我坚持做到“531”工作制度:那就是5天汇报一次全面防治工作情况,3天出一次防治通知和虫态发生情况信息,1天开展一次防治工作交流会和培训进展情况汇报通过培训,加强组织,统防统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使我镇粮食遭受虫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每年指导群众开展病虫防治面积达3.2万亩次以上 2、认真完成农业部土壤诊断与配方施肥项目及野外抽样调查的各项工作任务:10月至1月,用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全镇19个村(社区)37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