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中文系开题报告.doc
5页XX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题目:论《水浒传》中的血腥暴力描写及其文化内涵二、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背景“血腥”,本词原指血液的腥臭气味,后来还用以形容 战斗或屠杀的残酷也可表示场面的惨烈近几年由于翻 拍名著的热潮一次次涌来,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都被 翻拍成电视剧,其中就不乏像《水浒传》、《红楼梦》等这 些四大名著而其中对于新版《水浒传》翻拍过程中,对 原著的极大还原,也使得一部分人对电视剧中直观的血腥暴力场面产生了一阵阵热议《水浒传》里有不少凶杀场面的描写,甚至吃人肉,开人肉馒头店等等我们《水浒传》的研究者,或熟视无 睹,讳莫如深,或严厉谴责,“残暴”、“血腥”、“杀人魔 王”但是,这都不能解决问题《水浒传》里的残暴、血 腥描写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乱杀人,吃人肉对不对?当 然不对,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问题是为什么读者在读《水浒传》时并不觉得恐怖?选择本题主要是想从历史、文化、人物、史实等几个 方面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影响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关于《水浒传》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很多不同角度 的解读,例如,《水浒》小说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水浒 传》的女性意识,水浒中中的象征主意手法的运用,《水浒 中》中的生命伦理意识,《水浒传》的各种主要人物分析, 人名的寓意,所反映的宗教观、价值观,通过不同角度对 作品的细节进行剖析等等。
关于《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还 是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例如:1990年第四期山西 师大学报上名为《论的血腥气》一文中写到“小说在表现 好汉们奋起抗争、铤而走险的时候,直接地、具体地描写 了许多争打斗殴、杀人流血的场面,甚至不加掩饰地描写 血淋淋的凶杀和吃人情景,造成了一种浓重的血腥气氛, 所谓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第十回《水浒 传》所表现的这类场景,不仅一般人在现实生活中闻所未 闻,即使在其他文艺作品中也绝无仅有,自然引起读者的 注意还有《水浒争鸣》第九辑中认为“水浒英雄因暴决 性格一怒而起的杀人行为,往往只是凭自己品行便判定对方 有错对方该死,以自己为标准,随意裁断他人的性命,这种情 况下的杀戮行为,往往不甚顾及,也不会在杀戮之前查询对 方是否具有该死的恶行,这种杀戮行径,很多时候给人的感 觉实在是草营人命因此我们说,水浒英雄因性格自负及暴 决而引起的杀戮行为,虽经种种消解,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 还是血腥味学术界不少学者对《水浒传》所歌颂的梁山好汉形象 提出了质疑,如大陆学者陈洪、孙勇进二位先生合著的《漫 说水浒》在夏志清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了梁山好汉野 蛮暴戾的行为,在指责了武松的血溅鸳鸯楼、宋江的计逼秦 明入伙、李逵的劈杀小衙内、吴用的烧杀北京城等事件之 后不无感慨地说:“水浒世界里的很多血腥气冲鼻的行为,连追求正义的幌子都没有,完全是为蛮荒的嗜血心理所驱。
而XX年第二期《明清小说研究》中《对中血腥、暴力的问题迪考思考》一文中,认为水浒中产生的血腥暴力的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语境;二, 不能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代替审美评价;三,把血腥残暴喜 剧化、戏谑化、公式化三)初步设想本文拟在抓住关键词“血腥”,通过从本源到深入的方 式,将其来源,发展,表现形式及其过去到现在的内涵变 化进行较深的剖析,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 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 化内涵和心理影响0(四)拟解决的问题1. 把最重要的一一“血腥”的意义进行深刻全面的解 析,将血腥与暴力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弥补以往研究 成果陈旧性和狭隘性2. 将人物,意义,时间等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分 析,以添补以往研究的一些领域的匮乏和粗浅三、 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1. 层次分析法从“血腥”的表面入手,进行更深一层的意义的挖掘2. 系统分析法把《水浒传》这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人物刻 画、写作方式、写作特点、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分析其 血腥描写的具体含义和文化影响,引出暴力美学的部分内 容,最后得出暴力血腥描写的最终含义。
四、 论文撰写提纲1. 何为“血腥”血腥的定义血腥与其他相关暴力美学的关系其他作品对血腥和暴力的描写2. 《水浒传》中为什么会有“血腥”当时的历史文化条件作者与读者当时的普遍心理与情绪影响人物刻画的必备条件3 .此血非彼血——“血腥”的现实文化意义与内涵现代社会审美观念及其当时历史语境的不同作者的心态以及环境熏染之下衍生出的情感宣泄 作者创作过程中潜在的暴力美学思维4.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