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pdf
5页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成 题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 逢此,春心益渺然气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注 那:同“哪”渺然:广袤辽远的样子1)本诗描绘的是春日江景,除了“江林”外,还有 和 两个意象也能说明诗歌描绘的对象2分)参考答案:津 亭 客 船(2)本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江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参考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调明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干脆抒发作者在征途中见到美景时喜不自胜的心情前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3 分,情 感 1 分,两者关系2 分)白话诗歌江畔林木茂密,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美2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8 分)双调 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醋,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究竟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1)“官品极,究竟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实力官品极,究竟成何济”表明对做官的厌倦;“归,学取他渊明醉”,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表明作者想要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抒发了作者想要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答“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也可以,每 点1分)(2)赏析画线句子写景的特色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实力写景方法从寓情于景、色调运用、写景依次三个角度分析红叶”“山溪”“松径”“黄菊”等意象,表现高尚情怀,“堪题”“偏宜”“满”“绕”等表现赞美、欣喜之情参考答案:景中寓情作者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朝气,“堪题”“偏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色调显明,用词精确如 用“红”“黄”写叶、菊的不同颜色,用“满”“绕”精确生动地写出了叶的数量、菊的形态景致描绘由远及近,有层次感一、二句写全景,是远景;三、四句写局部,是近景每 点2分,要结合全曲分析,意思对即可)白话诗歌秋天的景色值得描绘,火红的枫叶漫山遍野;幽邃的松径,更使人神清气爽,金灿灿的菊花团团盘绕菊园空闲时,端起光滑的酒杯斟满家常酒开怀畅饮,酒喝完了就会有纯朴的老百姓前来劝酒。
出仕做官,纵然品级升到极限,最终能会有什么救助呢?所以不如学陶渊明归隐以醉解忧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8分)咏 峰姚 勉百花头上选群芳,整理香腴入洞房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蜂罗 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请 赏 析“百花头上选群芳,整理香腴入洞房”两句诗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实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以先明确句意,再从艺术手法方面考虑须要结合诗句内容,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三方面分析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手法),把蜂当成人来写,形象生动可感细微环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蜂的动作描写细腻可感,如“选”“整理”“入”等,把蜂的劳碌写得栩栩如生语言幽默风趣,如把花称为“群芳”、峰 房 称 为“洞房”每 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这两首诗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做分析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看法的实力解答此题,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别结合诗歌内容作答抓住姚诗中“蜜蜂采花造福人类”这一主题,分析蜜蜂品质和作者情感;抓住罗诗中“蜜蜂辛苦采蜜,却利人不利己”的主要意思来分析作者的情感看法,一是对蜜蜂的情感,一是对坐享其成之人的看法。
参考答案:不相同姚诗认为蜜蜂勤劳采花,最终酿成蜜,虽然辛苦奔波,但是想到能为众人带来华蜜,辛苦又算什么呢?赞美了蜜蜂大公无私、造福众人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作者为公为民的情怀罗诗认为蜜蜂勤劳采蜜,但最终的成果都被他人享用,自己什么好处也没有作者对蜜蜂劳作的意义产生怀疑,认为蜜蜂不值得如此辛苦作者用蜜蜂来影射世上那些争利积财者,他们往往徒劳无益既有怜悯又有嘲讽答 出“不相同”1分,分析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白话诗歌第一首:在百花丛中采花蜜,在蜂房中不停劳碌的蜜蜂,只要采得蜂蜜能成为大家口中的甘甜,即使一生辛苦又有什么关系呢?其次首:不管是在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全部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据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劳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 分)过湖北山家施闰章阻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注 施闰章:清代诗人,顺治十八年,分守湖西道康熙六年,清廷裁撤道使,被罢官次年春,诗人东游吴越,此诗大约作于游历途中1)这首诗的体裁是,从 内 容 上 看,本诗可以说是一篇诗体的 。
2分)参考答案:五言律诗(答律诗也可以)桃花源记(2)请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看法的实力解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注释和作品内容来分析诗人的情感诗人描写的“树”“野水”“桃花”都是清爽安静的山村景色,以乐景写乐情,表现对农家田园生活的宠爱与憧憬老矣吾将隐”表明自己对归隐山水田园的急迫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参考答案:对明净祥和的田园景物和安静融洽的农家生活的憧憬与宠爱之情;对官场生活(或不自由的尘世生活)的厌倦之情;归隐山水田园的迫切之情每点2分)白话诗歌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靠近石头的岸边,老树的枝头伸出墙外面许多小小的流水汇合流淌在两山间,山村里面的桃花全部开了小鸡们嬉闹着抢着过篱笆,儿孙们主动给爷爷添酒尽孝心当我老了的时候,我也要这样的归隐,恰好我家门前就有一座山峰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 成 题8 分)题李亮功戴嵩牛图黄庭坚韩生 画肥马,立仗有辉光戴老 作瘦牛,平田千顷荒毂棘告主子,实已尽筋力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注 韩生:韩干,唐代画家,善画马立仗:指做仪仗戴老:戴嵩,唐代画家,善画水牛毂棘(h i!s u):因恐惊而颤抖1)这首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分别运用了.、.的艺术手法。
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实力前四句作者分别列举了韩干画的做仪仗的肥马和戴嵩画的荒田间的瘦牛这种艺术手法称作“对比”或 者“衬托”后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瘦牛哀告主子,已经力倦神疲了,愿在林间听听牧童悠扬的笛声,好好地休息参考答案:衬 托 拟 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的实力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诗句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依据平常所了解的诗人思想,进行综合思索对瘦牛的怜悯”“仕途失意的哀思”“对逍遥自由的田园生活的憧憬”三者综合考虑,才能不遗漏要点参考答案:瘦牛乏累不堪,恐惊得颤抖地向主子恳求回到林间休息,表达了作者对负重任劳的瘦牛的深深怜悯,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失意的哀思与对逍遥自由的田园生活的憧憬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 成 题8分)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 却回五夜飕照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 本诗当是刘禹锡晚年所作,沈德潜曾评价此诗:“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君:秋风对诗人的称谓我:秋风自称飕飕:这里形容遒劲、清爽拳毛:卷曲的马毛1)本诗的前两联主要运用了.、.的表现手法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实力结合注释可知,首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西风拟人化,刻画了情深义重的秋风形象颔联以“飕飕”与“颜状”作对比,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参考答案:拟 人 对 比 与 杜 甫 登高诗中的颈联相比,本诗尾联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的实力登高的颈联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羁旅漂泊、孤独老病之悲;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对秋风的宠爱之情,结合注释可知,诗人登高四望,“扶病”也 要“上高台”不仅是为了秋风,更是因其壮志未泯,表现了诗人老骥伏杨、志在千里、自强不息、渴望建功立业的进取意志参考答案:杜诗颈联两句,表达了羁旅漂泊、孤独老病之悲;本诗尾联,则写诗人抱病登台,迎风四望,表达了对秋风的宠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老骥伏杨、志在千里、自强不息、渴望建功立业的进取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