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开方方法课件.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86164088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3.34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开方方法正确认识1,2章技术基础3章具体专题发展和实例8,9,10章11,12章中心部分中心部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5章6章7章4章开发方法1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开方方法正确认识1,2章技术基础3章 信息系统发展阶段论(Nolan)Nolan模型是反映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发展情模型是反映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发展情况的理论模型,主要是将信息系统发展过况的理论模型,主要是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程划分为若干阶段(stages)这些阶段前这些阶段前后相连,最后发展到一个后相连,最后发展到一个“终点状态终点状态”即即成熟成熟(maturity)状态Nolan模型模型 六阶段模型扩展阶段理论模型 四阶段 模型2信息系统发展阶段论(Nolan)Nolan模型是反映信息系统 四阶段模型预算费用引引入入传传播播控控制制集集成成阶段阶段阶段I——引入引入(initiation)在这个阶段,计算机数据处理在这个阶段,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首次被引入组织,技术首次被引入组织,IT主要应主要应用在事务性的、规范化的业务用在事务性的、规范化的业务运作中,最常见的是财务记账运作中,最常见的是财务记账的自动化。

      的自动化阶段阶段II——传播传播 (contagion)大量部门和个人采用了信息技术,大量部门和个人采用了信息技术,组织中人们开始试验着使用信息组织中人们开始试验着使用信息技术,但对实验的强调超过了对技术,但对实验的强调超过了对效率的强调,管理上较松散,浪效率的强调,管理上较松散,浪费较多资源虽费较多资源虽IT使用快速增长,使用快速增长,但效率很低但效率很低 阶段阶段III——控制控制 (control)阶段阶段II的后期的后期IT的预算超出了收的预算超出了收入的增长,这提醒经理们必须要入的增长,这提醒经理们必须要加强控制,例如控制预算等.来加强控制,例如控制预算等.来“排斥排斥’’松散由于对松散由于对IT获取获取和使用的控制加强,信息技术的和使用的控制加强,信息技术的蔓延开始放慢蔓延开始放慢阶段阶段IV——集成集成 (integration)这个阶段管理者在松散和控制之这个阶段管理者在松散和控制之间找到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平衡,间找到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平衡,新技术紧密地集成到了公司的运新技术紧密地集成到了公司的运作业务过程中来作业务过程中来 3四阶段模型预算费用引入传播控制集成阶段阶段I——引 扩展IT阶段理论 一旦IT技术发生了全局意义的革新,上升到新的层次,则企业IT应用的四阶段“S形循环又将在新的层次上重新展开。

      4扩展IT阶段理论 一旦IT技术发生了全局意义的革新,上升到新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自下而上:自下而上: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l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危险出现运行不协调危险l作出许多重大修改,作出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甚至重新规划、设计自上而下:自上而下: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划,由全面到局部,由划,由全面到局部,由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系统l系统的整体性较好系统的整体性较好 l要求逻辑性强,难度较要求逻辑性强,难度较大大 5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自下而上: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 策略的应用l l“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的开发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设计;“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注重整体的开发策略注重整体协调和逻辑性。

      协调和逻辑性l l对大型系统的开发,往往先对大型系统的开发,往往先“自上而下自上而下”制定系统的开发策略,然后制定系统的开发策略,然后“自下而上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子系统的应用开发地逐步实现各子系统的应用开发6策略的应用“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自上而 战略规划的定义及和作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长远计划,是对组织信息系统的目发展的长远计划,是对组织信息系统的目标、战略、实现策略以及实施方案等内容标、战略、实现策略以及实施方案等内容所做出的统筹安排所做出的统筹安排MIS战略战略规划规划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节约投资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节约投资 正确识别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正确识别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指导系统的开发指导系统的开发 作用:作用:7战略规划的定义及和作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发 MIS规划的内容l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l 了解单位的现状了解单位的现状l 业务流程的现状、问题及在新条件下的重组业务流程的现状、问题及在新条件下的重组l 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8MIS规划的内容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8 战略规划的步骤确定规划的性质确定规划的性质收集相关信息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战略分析进行战略分析定义约束条件定义约束条件明确战略目标明确战略目标提出未来的略图提出未来的略图选择开发方案选择开发方案提出实施进度提出实施进度通过战略规划通过战略规划9战略规划的步骤确定规划的性质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战略分析定义约束 课上作业l1)阐述)阐述Nolan的扩展的扩展IT阶段理论阶段理论 l2)对比说明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两种策)对比说明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两种策略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10课上作业1)阐述Nolan的扩展IT阶段理论 10 课上作业l1)阐述)阐述Nolan的扩展的扩展IT阶段理论阶段理论 指出有三个层次指出有三个层次,数据时代、微机时代和网络时数据时代、微机时代和网络时代,每个时代又分为四个小阶段:引入、传播、代,每个时代又分为四个小阶段: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这四个阶段隶属于某一技术层次,控制和集成,这四个阶段隶属于某一技术层次,如果技术发生全局意义上的革新,则四阶段如果技术发生全局意义上的革新,则四阶段“S形循环又将在新的层次上重新展开,层次之间形循环又将在新的层次上重新展开,层次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叠。

      存在着交叉重叠如果是论述题,就要写得如果是论述题,就要写得详细详细些些) l2)对比说明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两种策略)对比说明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两种策略(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书中的第书中的第93页页11课上作业1)阐述Nolan的扩展IT阶段理论 指出有三个层 企业战略和信息系统战略组织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组织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总体性谋划它是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目它是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企业企业战略战略信息系统战略企业战略引导支持12企业战略和信息系统战略组织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CSF)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关键成功因素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并找出组织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并找出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围绕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关键成功因素,围绕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确定系统的信息需求,进行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信息需求,进行系统规划。

      CSF法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产生于关键成功因素法产生于20世纪世纪70年代1970年,哈佛年,哈佛大学的大学的William Zani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模型中首次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模型中首次使用了使用了关键成功变量关键成功变量,用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因用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因素10年后,年后,John Rochart 把关键成功因素应用到把关键成功因素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中中13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 组织的不同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示例关键成功因素示例公司公司2公司公司1不同组织不同组织重重要要性性递递减减产品的科技含量产品的科技含量产品的更新周期产品的更新周期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宣传与用产品的宣传与用户培训户培训售后维修售后维修产品的供货时间产品的供货时间价格因素价格因素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公司的市场战略公司的市场战略用户培训用户培训售后维修售后维修价格因素价格因素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更新周期产品的更新周期产品的科技含量产品的科技含量外观设计外观设计14组织的不同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示例公司2公司1不同组织重 关键成功因素的来源关键成功因素的来源u特殊行业的结构特殊行业的结构u竞争策略、行业地位与地理位置竞争策略、行业地位与地理位置  u环境因素环境因素u暂时性因素。

      暂时性因素 15关键成功因素的来源特殊行业的结构15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识别所有识别所有成功因素成功因素了解企业的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确立关键确立关键成功因素成功因素识别性能识别性能指标与标准指标与标准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利润提高销售数量降低成本加快产品更新周期提高科技附加值疏通商业渠道增加市场宣传改善售后服务减少人员降低原材料价格优化生产流程赢利能力利能力每个部每个部门、、产品和区域的品和区域的赢利能力;部利能力;部门之之间、、产品之品之间以以及及竞争者之争者之间的比的比较财务流流动比率;比率;现金金储备情况;情况;资产负债分析;投分析;投资汇报率市市场市市场份份额,广告分析,,广告分析,产品定价,每周品定价,每周(每天每天)的的销售售结果,果,客客户的的销售潜力人力人力资源源人人员流流动率,工作的率,工作的满意度计划划销售增售增长/市市场份份额分析经济分析分析市市场趋势,,对外外贸易和易和汇率,行率,行业趋势,,劳动力成本力成本趋势消消费者者趋势消消费者的信心者的信心级别,,购买习惯,人口数据人口数据16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识别所有成功因素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确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usiness System Planning)IBM公司公司70年代初将年代初将BSP作为用于内部系统开发的一作为用于内部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种方法,它主要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总体思路:总体思路:先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先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设计系统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目标以支持目标.企业目标企业过程数据分析数 据信息结构企业过程企业目标17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usiness System Plan BSP方法的作用l1. 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的子系统子系统组成和开发组成和开发子系统子系统的先后顺序;的先后顺序;l2. 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一致性18BSP方法的作用1. 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 系统规划方法的步骤l1.准备工作1.准备工作 ;;l2.调研2.调研 ;;l3.定义业务过程3.定义业务过程 ;; l4.业务过程重组4.业务过程重组 ;; l5.定义数据类5.定义数据类 ;;   l6.定义6.定义MIS的总体结构的总体结构 ;;l7.确定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7.确定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 ;;l8.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发计划8.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发计划19系统规划方法的步骤1.准备工作 ;19 定义企业过程(通用模型法)要求经营管理行政管理需求供应市场/环境顾客......供应商不断扩展模型不断扩展模型这里这里“供应供应”是联系于生产产品和得到资源的过程,其外部接是联系于生产产品和得到资源的过程,其外部接品是供应商或卖主品是供应商或卖主;“需求需求”联系于使产品或服务生效的过程,联系于使产品或服务生效的过程,其接口是顾客其接口是顾客要求要求”包括定义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包括定义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行政管理行政管理”联系于人事、资源和设备管理,而联系于人事、资源和设备管理,而“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和其他四方面有紧密的联系,对其他四方面进行计划、控制和和其他四方面有紧密的联系,对其他四方面进行计划、控制和测量测量.20定义企业过程(通用模型法)要求经营管理行政管理需求供应市场/ 定义数据类(过程法)过程法从组织过程的角度,分别将各个业过程法从组织过程的角度,分别将各个业务数据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照逻辑相务数据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照逻辑相关性整理,归纳成数据类。

      关性整理,归纳成数据类过程法过程法21定义数据类(过程法)过程法从组织过程的角度,分别将各个业务数 U/C矩阵的应用l⑴⑴ 填入填入“数据类数据类”;;l⑵⑵ 填入填入“功能功能”(过程过程);;l⑶⑶ 标以标以“U”或或“C”(Use, Create);;l⑷⑷ 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l⑸⑸ 重排数据类,使所有重排数据类,使所有“C”尽可能靠近对角线;尽可能靠近对角线;l⑹⑹ 分组,结果不唯一分组,结果不唯一22U/C矩阵的应用⑴ 填入“数据类”;22 2323 2424 课上作业l什么是关键因素法,企业的关键因素是否相同l用树枝图细化分解“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成功因素 25课上作业什么是关键因素法,企业的关键因素是否相同25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l结构化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 l原型法原型法 l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lCASE法法 26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 26 生命周期法任何系统都会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管理任何系统都会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例外一个系统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信息系统也不例外。

      一个系统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投人使用以后,经过若干年,由于新情况、和系统实施,投人使用以后,经过若干年,由于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设计更新新问题的出现,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设计更新的系统这种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过程被称为的系统这种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过程被称为系统的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 就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就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严格地按照为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规严格地按照为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规定的步骤去开发系统定的步骤去开发系统 生命生命周期法周期法27生命周期法任何系统都会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管理信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结构化,模块化,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

      在前面分段,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在前面分析设计时,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析设计时,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结构化划分l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l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也就是说,组织人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也就是说,组织人力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力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渐地构成整体系统自底向上、逐渐地构成整体系统基本思想基本思想:28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结构化系统开发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程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别适合局性,特别适合开发大型开发大型MIS。

      优点优点:开发过程繁琐,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应环境的变化缺点缺点:29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 系统开发的原型法是所开发软件系统的一个是所开发软件系统的一个可执行模型或引可执行模型或引导性版本导性版本,它可为客户和系统人员提供系,它可为客户和系统人员提供系统的原始蓝本,以帮助得到实现系统目标统的原始蓝本,以帮助得到实现系统目标的明确而严格的需求,促进客户和系统人的明确而严格的需求,促进客户和系统人员、各阶段系统人员之间相互有效的信息员、各阶段系统人员之间相互有效的信息交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交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原型原型例如:它可能是目标系统的一个样式,或只包例如:它可能是目标系统的一个样式,或只包含目标系统的某些功能,或仅仅是具有目标系含目标系统的某些功能,或仅仅是具有目标系统的一个结构统的一个结构30系统开发的原型法是所开发软件系统的一个可执行模型或引导性版本 系统开发的原型法在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首先由用户与开发者合作,在系统在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首先由用户与开发者合作,在系统的主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依据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的主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依据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很快开发,很快开发出一个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即给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初始系统原型。

      用户在运行使用即给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初始系统原型用户在运行使用这个原型基础上,通过对其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设计人员这个原型基础上,通过对其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设计人员根据改进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这一使用、评价、修改过程根据改进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这一使用、评价、修改过程反复进行,使原型逐步完善,直到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止反复进行,使原型逐步完善,直到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止基本思想基本思想:31系统开发的原型法在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首先由用户与开发者合作 原型法示意图用户对新系统提出需求(各种问题)用户对新系统提出需求(各种问题)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总结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总结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运行原型系统运行原型系统修改修改增加功能增加功能 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增加新功能否增加新功能否 提出意见提出意见是是是是否否否否32原型法示意图用户对新系统提出需求(各种问题)开发人员对问题进 原型法优缺点方法方法简易,易于简易,易于沟通,用户容易沟通,用户容易接受,并适应变接受,并适应变化的要求化的要求优点优点:不适合开发大型不适合开发大型系统系统,因为返工因为返工现象特别严重。

      现象特别严重缺点缺点:33原型法优缺点方法简易,易于沟通,用户容易接受,并适应变化的要 业务流程重组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企业流程不仅涉及技术,还与组企业流程不仅涉及技术,还与组织管理,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织管理,企业文化密切相关! 34业务流程重组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 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是指对企业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如成本、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如成本、质量和服务等获得巨大的提高质量和服务等获得巨大的提高 定义定义业务流程分析方法业务流程改造措施35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 5W1H方法问题问题结论结论措施措施1、目的、目的(why):为什么有该:为什么有该工作,有无必要,为什么工作,有无必要,为什么说明何以必须说明何以必须这样做这样做删除不必要删除不必要的环节的环节增加某些必增加某些必需环节需环节2、内容、内容(what):做什么?:做什么?有必要吗?有遗漏吗?有必要吗?有遗漏吗?确定工作内容确定工作内容3、时间、时间(when):何时做?:何时做?是否必须此时做?是否必须此时做?指定工作时间指定工作时间改进部分不改进部分不良环节良环节4、地点、地点(where):何处做?:何处做?是否定在此地做?是否定在此地做?指定工作岗位指定工作岗位/部门部门5、人员、人员(who):由谁做?别:由谁做?别人能否做得更好?人能否做得更好?标明负责人标明负责人6、方法、方法(how):怎样做?有:怎样做?有无更好的手段无更好的手段确定工作方法确定工作方法与程序与程序365W1H方法问题结论措施1、目的(why):为什么有该工作, ESCRI方法取消取消E(Eliminate)取消不再需要的功能和不增取消不再需要的功能和不增值的的活活动简化化S(Simplify)可否可否变复复杂过程程为简单过程程合并合并C(Combine)将企业中某些作业进行合并将企业中某些作业进行合并 重排重排R(Rearrange)重新排列企业过程中作业活动的重新排列企业过程中作业活动的转换排序转换排序 新增新增I(Increase)增加原企业不具备而现实需要的增加原企业不具备而现实需要的功能功能 37ESCRI方法取消E(Eliminate)取消不再需要的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