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药工程大作业试卷及答案.doc
6页制药工程大作业试卷 姓名: 学号:一、 名称解释1. 理想混合反应器:2. 积分稀释热:3. 对流混合: 4. 载能介质:5. 建筑施工坐标系:6. 安全水封:7. 丸剂的滴制: 8. 单程转化率: 9. 打旋现象: 10. 超声空化现象: 二、 填空题1. 理想置换的特征是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各点的 和 完全相同,就像活塞平推一样,故又称为 或 2. 混合液包括: 、 、 、 、 四种溶液类型3. 锚式和框式搅拌器常用于 的混合、传热及反应等过程4. 造粒设备包括有: 、 、 三种5. 明胶液是由 、 和 配制而成的6. 按使用范围的不同,制药用水可分为 、 、 、 四大类7. 在相同条件下,径向型的涡轮式搅拌器比轴流型的推式搅拌器提供的提供的功率 三、单项选择题1. 对于技术成熟的中、小型工程项目,为简化设计步骤,缩短设计时间,一般采用 __设计。
A. 一阶段 B.二阶段 C.三阶段 D. 四阶段2. 厂址的地形、地势的变化情况可用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来描述,若等高线的间距减小,则地面的坡度_ _A. 不变 B.增加 C.减小 D. 不确定3. 对于列管式换热器,若冷、热工艺流体均无相变,且热流体的温降(T1T2)小于冷流体的温升(t2t1),则宜采用_ __方案来控制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4.某反应体系的的温度为 185 ℃,则宜采用______作为加热介质 A. 低压饱和水蒸汽 B. 导热油 C. 熔盐 D. 烟道气 5. 对于反应级数较低,且要求的转化率不高的液相或自催化反应,宜选用_____A. 间歇釜式反应器 B.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D. 管式反应器6. 涡轮式搅拌器可视为______A. 无外壳的轴流泵 B. 无外壳的离心泵C. 无外壳的旋涡泵 D. 无外壳的真空泵7. 对于热可塑性药物,其粉碎宜采用______A. 干法粉碎 B. 湿法粉碎 C. 低温粉碎 D. 直接粉碎8. 为了减少溶剂的挥发损失,低沸点溶剂的热过滤宜采用__ ___。
A. 真空抽滤,出口设置冷凝冷却器 B. 常压过滤 C. 真空抽滤 D. 直接过滤9. 某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磺化、中和、脱色三个工序,各工序的操作周期分别 为 8h、12h、24h,全部物料均为液体,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体积保持不变 若要保持各设备之间的能力平衡,则下列几种安排中最合理的是_____ A. 1000L 磺化釜1只,1500L 中和釜1只,3000L 脱色釜 2只 B. 2000L 磺化釜1只,1500L 中和釜2只,1000L 脱色釜 3只C. 500L 磺化釜2只,1500L 中和釜1只,3000L 脱色釜1只 D. 1500L 磺化釜1只,1500L 中和釜2只,2500L 脱色釜 2只 10. 某厂共有 4 个车间,其中 2 车间共有 4 道工序已知第 2 车间第 2 工序中有 两台相同的编号为 02 的反应器并联,则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中这二台反应器的设备位号常表示为____A. R020202A、B B. R20202A、B C. R22022 D. R2202A、B 11.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内的物料组成等参数与位置无关的基本反应器是____。
A. 间歇反应釜 B. 理想混合反应器 C. 理想置换反应器 D. 多个串联反应釜 12. 对于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数,则不宜选用 ____ A.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 B. 管式反应器 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搅拌釜 D.间歇釜式反应器13. 搅拌低粘度液体时,______不能消除打旋现象A. 釜内装设档板 B. 增加搅拌器的直径 C. 釜内设置导流筒 D. 将搅拌器偏心安装14. 一般工艺设计中,热量平衡方程式中热效应的符号规定为_____A. 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B. 吸热为负,放热为正 C. 吸热或放热均取正值 D. 吸热或放热均取负值15. 在理想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的反应时间仅与______有关A.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B. 化学反应速度 C.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 D.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化学反应速度和反应器的装料体积四、简答题:1、什么是中药工程?2、中药提取过程的强化方法有哪几种?答案制药工程大作业答案:三、 名称解释11. 理想混合反应器:是指流体处于理想状况的反应器。
对于流体混合,有两种理想极限,即理想混合和理想置换12. 积分稀释热:恒温恒压下,将一定量的溶剂加入到含1 mol溶质的溶液中,形成较稀的溶液时所产生的热效应13. 对流混合:若混合设备翻转或在搅拌器的搅动下,颗粒之间或较大颗粒群之间将产生相对运动,而引起颗粒之间的混合,这种混合方式称为对流混合14. 载能介质:15. 建筑施工坐标系:建筑施工坐标轴分别用A和B表示,故又称为AB坐标系16. 安全水封:17. 丸剂的滴制:利用分散装置将熔融液体粒化,再经冷却装置将其固化成球形颗粒的操作,又称为滴制造粒18. 单程转化率:表示反应物一次通过反应器,参加反应的某种原料量占通入反应器的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数19. 打旋现象:当搅拌器置于容器中心搅拌低粘度液体时,若叶轮转速足够高,液体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涌向器壁,使器壁处的液面上升,而中心处的液面下降,结果形成一个大漩涡的现象20. 超声空化现象:是指超声波的作用下,液体内部将产生无数内部几近真空的微气泡,在超声波的压缩阶段,刚形成的微气泡因受压而湮灭,随之产生高温高压的这种现象四、 填空题1. 理想置换的特征是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各点的 流速和流向 完全相同,就像活塞平推一样,故又称为 活塞流 或 平推流 。
2. 混合液包括:低粘度均相液体混合 、 高粘度液体的混合 、 非均相液体的混合 、 固体溶解 四种溶液类型3. 锚式和框式搅拌器常用于 中、高粘度液体的混合、传热及反应等过程4. 造粒设备包括有: 摇摆式颗粒机 、 高效混合造粒机 、 沸腾造粒机 三种5. 明胶液是由 明胶 、 甘油和 蒸馏水配制而成的6. 按使用范围的不同,制药用水可分为饮用水 、 纯化水 、 注射用水 、 灭菌注射用水 四大类7. 在相同条件下,径向型的涡轮式搅拌器比轴流型的推式搅拌器提供的提供的功率 要大三、单项选择题1. 对于技术成熟的中、小型工程项目,为简化设计步骤,缩短设计时间,一般采用 B__设计 A. 一阶段 B.二阶段 C.三阶段 D. 四阶段2. 厂址的地形、地势的变化情况可用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来描述,若等高线的间距减小,则地面的坡度_B__A. 不变 B.增加 C.减小 D. 不确定3. 对于列管式换热器,若冷、热工艺流体均无相变,且热流体的温降(T1T2)小于冷流体的温升(t2t1),则宜采用_C___方案来控制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4.某反应体系的的温度为 185 ℃,则宜采用___B____作为加热介质。
A. 低压饱和水蒸汽 B. 导热油 C. 熔盐 D. 烟道气 5. 对于反应级数较低,且要求的转化率不高的液相或自催化反应,宜选用_B_A. 间歇釜式反应器 B.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D. 管式反应器6. 涡轮式搅拌器可视为___B___A. 无外壳的轴流泵 B. 无外壳的离心泵C. 无外壳的旋涡泵 D. 无外壳的真空泵7. 对于热可塑性药物,其粉碎宜采用__C___A. 干法粉碎 B. 湿法粉碎 C. 低温粉碎 D. 直接粉碎8. 为了减少溶剂的挥发损失,低沸点溶剂的热过滤宜采用__A___A. 真空抽滤,出口设置冷凝冷却器 B. 常压过滤 C. 真空抽滤 D. 直接过滤9. 某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磺化、中和、脱色三个工序,各工序的操作周期分别 为 8h、12h、24h,全部物料均为液体,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体积保持不变 若要保持各设备之间的能力平衡,则下列几种安排中最合理的是C A. 1000L 磺化釜1只,1500L 中和釜1只,3000L 脱色釜 2只 B. 2000L 磺化釜1只,1500L 中和釜2只,1000L 脱色釜 3只C. 500L 磺化釜2只,1500L 中和釜1只,3000L 脱色釜1只 D. 1500L 磺化釜1只,1500L 中和釜2只,2500L 脱色釜 2只 10. 某厂共有 4 个车间,其中 2 车间共有 4 道工序。
已知第 2 车间第 2 工序中有 两台相同的编号为 02 的反应器并联,则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中这二台反应器的设备位号常表示为_D__A. R020202A、B B. R20202A、B C. R22022 D. R2202A、B 11.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内的物料组成等参数与位置无关的基本反应器是 __B__A. 间歇反应釜 B. 理想混合反应器 C. 理想置换反应器 D. 多个串联反应釜 12. 对于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数,则不宜选用 A A.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 B. 管式反应器 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搅拌釜 D.间歇釜式反应器13. 搅拌低粘度液体时,_B__不能消除打旋现象A. 釜内装设档板 B. 增加搅拌器的直径 C. 釜内设置导流筒 D. 将搅拌器偏心安装14. 一般工艺设计中,热量平衡方程式中热效应的符号规定为__B__A. 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B. 吸热为负,放热为正 C. 吸热或放热均取正值 D. 吸热或放热均取负值15. 在理想间歇釜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的反应时间仅与 ___C__有关。
A.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B. 化学反应速度 C.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 D.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化学反应速度和反应器的装料体积四、简答题:1、什么是中药工程?答:中药工程是运用化学、物理方法或手段来研究中草药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使此过程能产生一种新的药物剂型和药物产品,同时研究制造(生产)过程的共同规律,摸索最佳的工艺条件、解决规模放大和大型化生产中出现的诸多工程技术问题2、中药提取过程的强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