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知识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doc
1页原电池知识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原电池一般是由两块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碳)放入电解质溶液中而形成. 形成原电池后,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就更容易失去电子而被腐蚀.例1:在实验室中准备用以下金属与同种浓度的稀H2SO4反应,请问选用哪种金属产生H2 的速度最快( ) A. 纯铁 B. 纯锌 C. 粗铝(含杂质Cu) D. 纯铝解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Al比Fe、 Zn活泼,因此可以排除A、B答案又因为粗铝中含杂质Cu,而Al的活泼性比Cu强 .当把含有Cu杂质的粗Al放入稀H2SO4溶液中就形成了原电池 , 从而加快了铝的腐蚀速度,所以含Cu杂质的Al块与稀H2SO4 反应的速度比纯Al与稀H2SO4反应的速度更快.因此此题应选答案C.例2:堆试描述把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所发生的现象? 解析:很多同学根据Mg + CuSO4= Cu + MgSO4的反应 ,答为: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镁条上有红色物质生成然而这样的答案并不是完整的。
笔者在实验室里做此实验时发现:不但有上述现象存在,还有大量的气体产生,经检验为H2 .)因为Mg与CuSO4反应生成的Cu与未反应的Mg条在溶液中形成了原电池,从而加速了Mg的腐蚀 ,即加快了Mg + 2H2O = Mg(OH)2 + H2 反应的速度,因此完整的答案应为:溶液的蓝色逐渐变浅,有白色沉淀生成,镁条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并产生大量的气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似文档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