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出版社撰稿要求.doc
6页科学出版社撰稿要求 使用WORD软件录排文稿一、 开本和体例1. 开本统一16开(图集例外),版心220毫米×140毫米(包括页码)每面排39行,每行排38字2. 标题体例统一如下(在文档中请使用标题设置):篇(视内容需要而设可缺) 1号魏碑,另页排,上空10行章——标题1 2号长标宋,另面排,上空2行, 左右居中占4行一 ——标题2 4号仿宋,左右居中占3行(一)——标题3 小4宋,左右居中占3行1——标题4 5号黑体,居左占2行 (1)——标题5 5号楷体,缩两格占2行 (两级标题叠加时减1行)二、 插图和图版1. 插图按章编号章号与顺序号间用脚点“.”,例如第一章第一图,编号为图1.1,第二章第一图,编号为图2.1,依次类推2. 插图大小尽量控制在版心内,不做插页3. 图形文件要求为:线条图,黑白模式,600dpi,图字6宋;灰度图,300dpi(视精度要求选择),文字另层叠放4. 另附的图件需清绘在透明纸上,要求图面美观、详略得当,线条光滑匀称、粗细适中清绘图上不植字,文字请写在复印件上5. 清绘图勿放置文稿中文稿中只需在相应位置上留出图空,其下排图序、图题和图注。
6. 图序、图题小5号宋体,图注6号宋体,图下居中;图注中的序码后统一用脚点,图注间用分号分开,图注末不加标点7. 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一律用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理底图直接上墨若用其他图件描绘者,需送国家测绘总局审图,并提供国家测绘总局审图盖章通过的原件8. 图版统一用大写罗码编序,集中放在书后,黑白和彩色分开图版大小220毫米×145毫米黑白或彩色图版面数以4的倍数为宜图版高度不满,说明文字较少时可放在图版之下;图版满版时,说明集中放在图版之前在一本书上图版说明放置的方式要一致三、 表格1. 表格按章编号章号与顺序号间用脚点“.”,例如第一章第一表,编号为表1.1,第二章第一表,编号为表2.1,依次类推2. 表格要求排成140毫米宽,不加左右边线当表格横向内容太多,版心内排不下时,可排成横排表;当表格横向内容太少时,可排成串文表,此时表格宽度以65毫米为宜3. 表序、表题排小5号黑体,表上居中表注6宋,置于表下表内文字一律用6号宋体四、 地名、人名、专有名词1. 地名:中国地名应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和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图为准,尤其应注意地名的变更(如重庆与四川分开后隶属地名的归属);外国地名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译出,同一地名译法全书须一致。
2. 人名:学术著作中的外国人名可保留原文,不用译出;若译,请按照商务印书馆出版、辛华编写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翻译3. 单位、机构名称请用全称,不要使用简称或别名并请使用最新名称4. 生物拉丁学名需用斜体者(属名、种名、亚种名、变种名等),请排斜体,或在有关拉丁名下加划横线以示排斜体五、 物理量、计量单位、数字等1. 物理量变量用斜体,常量、函数符号等用正体,矢量用黑斜体2. 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单位需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统一采用单位符号3. 阿拉伯数字之间的范围号一律用波浪线“~”中文之间的范围号则用一字线“—”六、 参考文献1. 正文中引用文献时,采用括注“作者姓,出版年份”(中文作者用姓名)形式,不用“顺序编码”一个或两个作者时需将作者全列上[括注文献时两作者的姓(名)之间需加上外文连词(外文文献)或顿号(中文文献);句中陈述时,无论中外文献,人名间均用“和”连接];多于两个作者时,只列第一作者,后面加“等”(et al., и др.…)同作者同年份时,在年份后加a,b,c区别2. 引用文献为非正式出版物时,在正文当页下方作脚注,文中相应处用圈码在右上角注出。
非正式出版物不能列在书后参考文献中3. 参考文献统一集中放在全书最后(有图版的书,放在图版说明之前)凡正文中括注的文献,在书后参考文献表中必须一一列出4. 书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文种的排列顺序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5. 西文和俄文参考文献以字母为序,统一姓在前,名缩写在后;中文文献以姓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为序第一作者相同时,先排一人的,再排两人的,最后排多人的6. 书后参考文献的具体著录项目、格式和标点符号如下:a. 专著 作者.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b. 期刊 作者.年份.文章名.刊名,卷号(期号):起止页码c. 论文集 作者.年份.文章名.见(In):编者.论文集名(多卷集加卷号).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d. 译著原作者.年份.书名.“译者”译. 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注:① 西文文献刊名、书名各实词词首均大写;文章名除句首及专有名词词首大写外,其余均小写② 西文、俄文文献中的缩写词一律不加缩写点③ 西文、俄文文献中同一刊物缩写形式前后必须一致例如:埃尔森 D. 1999. 烟雾警报.田学文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陈国阶. 1999. 长江上游洪水对中下游的影响. 见:许厚泽,赵其国主编.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58~89丁仲礼,孙继敏,刘东生. 1999.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 中国科学(D辑),29(1):82~87Asai K. 1995. Fuzzy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msterdam: IOS PressColin T, Soyeur A. 1996. Some singular limits for evolutionary Ginzburg Landau equations. Asymptotic Analysia, 13(4): 361~372Dougherty P H,Jameson R A,Worthington S R H, Huppert G N, Hess J W. 1988. Karst regions of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Friars Hole Cave System, West Viginia. In: Yuan D X, Liu Z H (eds). Global Karst Correl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85~125参考文献要求一、顺序编码制文献的文中标注本书参考文献的标注体系按顺序编码制(温哥华体系)。
这种体系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用方括号括注在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或理论系统名的右上角;若遇标点符号,则应放在标点符号前如:达尔文[3]指出……进化论[7]认为……如果只提及引用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括注在所引用文字群的右上角如:根据遗传学原理,可以推论出这种变异是受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遗传的[8]如果所提及的文献作为文字叙述中的直接说明语时,则应与正文平排,并且每个序号都应加方括号如:紫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参见文献[11]、[20]、[32])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的内容并标上了页码,则每次引用都应编排序号,参考文献表中也要一一列出若某一问题使用了多篇文献说明,这时将各文献的序号在一个方括号内全部列出,中间加逗号,若遇连续序号,可在起讫序号中间加“~”表示,紧邻的两个号码用逗号隔开如:这种变异往往发生在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3, 4, 7~10],……二、文章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各篇文献要按正文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序号前后不加任何符号,只在序号后用一空格与作者姓名隔开。
著录项目、标点符号及排列顺序严格按如下范例套用1. 专著(1) 全书性文献1 作者. 书名(包括副书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2) 文章性文献2 作者. 文章名. 见:原出版物责任者. 原出版物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如果是译文,则应在文献名后加上译者姓名,原著出版年不详时可略3 原著者译名. 出版物译名. 原著出版年. 译者译.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2. 论文集作者. 文章名. 见: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章的起讫页码3. 刊物作者. 文章名. 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讫页码4.报纸作者. 文章名. 报纸名称,年-月-日(版面第次)5.网页作者. 文章名. 网页URL6. 范例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范例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横断山区昆虫,第一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1082 加德纳 E J. 遗传学原理. 1974. 杨纪珂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983 钟文勤,周庆强,孙崇潞. 内蒙古草场鼠害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对策. 见:草原生态系统研究, 第一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64~714 Abell B C. Nucleic acid content of microsomes. Nature, 1956(135): 7~95 张揆一. 一篇错译文章引起的风波. 新闻出版报, 1994-02-16(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ndtjgb/qgndtjgb/1200302280214.htm三、注 意 事 项(1) 编著者姓名以姓前名后列出,西文和俄文编著者姓全部录入,名缩写为首字母(大写),字母后不加缩写点。
2) 文献编著者不超过三人时,可全部列入;若超过三人时,则只列入前三个,其后加“等”、“et al.”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3) 以组织或机构署名的文献,则以组织或机构名称作为编著者,为避免混淆,一般不用简称或缩写 (4) 编辑英文文献时,文章名除句首字母和专有名词词首大写外,其余词一律小写;刊名、书名、文集名则实词词首字母一律大写(非英文文种的文献,大小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献本身所使用文种的习惯用法)5) 外文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出惯用的缩写刊名(缩写词不加缩写点,词与词之间空一格全书应保持一致)只有一个词的刊名不能缩写6) 期刊只列出卷号,不必标“卷”或“Vol.”等;如果是分卷图书,则应加“卷”或“册”或“Vol.”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外文缩写词不加缩写点,首字母大小写应全书统一)7) 参考文献中的版次、卷、期、页码等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版次中中文版次著录为“第2版”、“第3版”……(第1版不必列出),西文文献的版次著录为“2nd ed.”、“3rd ed.”或其他语种的相应词8) 日文文献中的汉字应用日文汉字 (9) 参考文献表中,下一条的编著者、出处或其他项目与上一条相同时,应重复列出,不得用“–––”、“同上”、“同一出处”等或类似的词、符号表示。
10) 当某文献有多个出版地时,只收录一个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地;出版地不明时宜在出版地一项处用方括号括注“出版地不详”或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