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梁书·陶弘景传》原文及翻译.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96127518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梁书·陶弘景传》原文及翻译[标签:标题] 《梁书·陶弘景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陶弘景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取决焉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著《帝代年历》,又尝造浑天象,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义师平建康,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高祖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逾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曾梦佛授其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后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养胜,一名成胜,并为佳宝 (节选自《梁书·陶弘景传》) 译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不久她就怀孕了,于是生下了陶弘景他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于是有了养生的志向。

      他对别人说:“仰看高空,观看太阳,不感到是很遥远的事了等到他长大后,身高七尺四寸,神态仪表出众,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宽广,身材很长,耳朵肥大读书超过万卷全国最大的免费善于弹琴下棋,草书、隶书写得很好不到二十岁,齐高帝任宰相时,把他封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朝请虽然生活在贵族群中,但一个人关在屋里不与外人交往,只是批改翻阅文稿,朝廷礼仪事务,一般都向他请教决断永明十年(492),上书请求辞职,皇帝同意他的请求,赏赐他五匹丝帛临行时,公卿官员在征虏亭设宴为他送行,因为饯行而设的帷帐和车马太多,堵住了道路,都说从刘宋、萧齐以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朝廷和民间都认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自此以后,陶弘景住在句容县内句曲山,他总是说:“这座山的下面是道教第八洞宫,名叫金坛华阳之天,方圆一百五十里过去汉朝咸阳的三茅君修成仙,后来掌管这座山,所以称它为茅山于是在半山腰建一座房子,自称华阳隐居开始跟东阳人孙游岳学习符图经书道法游历许多名山,寻找访求仙药每经过两山间的流水,一定要坐或躺在水中,徘徊吟颂,不能自已当时沈约任东阳郡守,敬仰他的志向气节,多次写信邀请他,他都没有去赴约 陶弘景生性喜好写作,崇信稀奇怪异的事,珍惜时光,到老更是如此。

      特别通晓阴阳五行、风水、星象、地形、算卦、山川地理、方图物产、医术草药撰写过《帝代年历》,又制造浑天象,他说:“我造浑天象是修道的需要,不止是史官才用它 起义军攻克建康城,听说商议禅让的事,陶弘景按图谶推论,好几处呈“梁”字型,于是派弟子进献给皇帝高祖很早就与他有交往,即皇帝位后,对他更加礼遇和照顾,不断去信问候,使节的车盖一个接一个 天监四年(505),移居到茅山积金东边的山谷擅长辟谷导引等养身的方法,八十多岁还像年轻人一样容颜不改十分羡慕汉代张良的为人,说“古代的圣贤都无法和他相比”曾梦见佛传授他菩提记,并称他为胜力菩萨于是到郧县阿育王塔发誓,接受佛教的五大戒规后来太宗到南徐州时,钦佩他的高风清名,召他到后堂,谈论好几天才离去,太宗特别敬重他大通初年,派人献两把宝刀给高祖,一名善胜,一名威胜,都是上等的宝物 大同二年(536)逝世,终年八十五岁死后容貌不改颜色,关节屈伸自如皇帝下诏赠封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并派舍人监护丧事陶弘景生前遗言薄葬,弟子遵照他的意愿办理丧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