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上-02-3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doc
6页变化的影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上册)》21~23页 [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测量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不同长度的物体,同一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长短不同;同一物体,不同的时刻在太阳光下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方向也不同;在同一地点,大约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长短及方向变化的过程,体会影子长短、方向变化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观察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不同长度的物体,同一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长短不同;同一物体,不同的时刻,在太阳光下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方向不同;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教学难点]体会影子长短、方向变化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形成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长度为1米,3米,5米的杆子,米尺,测量绳,记录数据的表格;学具:准备测量工具,选择自己的测量地点,制定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也有两个,你们能猜出来吗?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道黑处就分手。
师:你们知道这个朋友是谁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这个朋友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关于影子,你们知道哪些?谁能给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交流有关影子的知识师:这堂课,我们大家共同研究一下影子的有关问题板书课题:变化的影子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猜谜语的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亲切感通过交流关于影子的相关认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图1师: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关于影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预设2:影子的长短与什么有关呢?预设3: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好奇、好问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关心的数学问题,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自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欲望。
二)小组探究,制定观测计划自主探究提示:选一选:哪个地点、时间更适合观测?想一想:计划制定是否全面?议一议:观测之前还有那些工作需要做?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各小组确定组长一名,负责小组观测的整体工作,小组分工,制定观测计划,确定测量人、记录人等各两名,发放观测记录表各小组制定观测计划,主要包括:物品准备,测量地点,确定测量时间(为便于比较,各组确定相同的测量时间,确定固定的测量地点),填写表格(为便于整理,发放统一的表格)三)小组完成观测1.学生观测,各小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统一的时间进行测量附:各小组测量记录用表:太阳光下测量物体的影子长度与方向记录表测量地点: 测量人: 记录人 : 物体长度(杆高)早8时上午10时正午12时下午14时下午16时同一物体,何时的影子最短影长方 向影长方向影长方向影长方向影长方向(记录表中的杆高分别为1米、3米、5米和小组组长身高每个组分别负责测量、记录同一个长度的物体,不同时间的影子长度和方向)温馨提示:一个物体,要有一个固定的测量地点;测量时,物体要与地面垂直,不要倾斜;记录影长的数值取整数,精确到厘米。
各小组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观测并做好记录)师:同一个杆子,为什么得出的影长会不一样呢?【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观察表格,为学生测量、观察、记录、总结等,提供了较全面的准备学生测量汇总后,很容易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较好地落实了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待各组完成测量后,各组记录人负责填写记录表2.各小组把记录表汇总在组长汇报的同时,师生填写汇总表太阳光下测量物体的影长与方向(汇总表)物体长度(杆高)早8时上午10时正午12时下午14时下午16时同一物体,何时的影子最短影长方 向影长方向影长方向影长方向影长方向1米3米5米教学楼同一时刻,哪个物体影子最短同一时刻,哪个物体影子最长3.填完汇总表后,引导学生根据汇总表内容,分析交流、质疑表中的问题师:同一时刻哪个物体影子最短?同一时间哪个物体影子最长?同一物体何时的影子最短?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哪些方面有关? 4.交流汇报学生相互交流质疑5.小结:同一时刻,物体实际长度越长,影子越长;物体实际高度越短,影子越短;同一物体接近正午时刻影子最短;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与物体的长度和时间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质疑,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得出物体影子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分析、总结,得出了关于太阳光影子的很重要的结论,那么,我们想一想,今天在这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