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木门店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木门店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采浆果的人迟子建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③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④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⑤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
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竟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筐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⑥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睛响睛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⑦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
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⑧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⑨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12.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13.文中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14.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
4分) 15.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分) 参考答案:12.①刻画了抵制不住金钱诱惑的曹大平夫妇形象;②与大鲁二鲁形象形成鲜明对照:③与上文“秋收的人们扔掉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相承接;④预示着金井人的悲剧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13. ①腰身老迈,三十年服侍丈夫,内心凄凉;②由都柿的甜想到自己的处境更觉得凄凉;③想喝酒麻醉自己却没酒,吃空一筐一点2分,答对2点给4分)14. ①愚钝(智障),②老实本份(认“死理”),③勤劳肯干,④乐观(爱美)一点1分)15.①通过大鲁二鲁认为春种秋收是天经地义的事,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②愚钝的人与精明的人的结局差距大,启示人们不要过于精明;③启示人们要控制欲望 (一点2分) 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摘编自叶朗《说意镜》)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
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 “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属于强加因果,“因而”前后两部分内容没有因果关系2.A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属于曲解原文,原文有“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之语,在这里“非常完美”不等于“十分漂亮”,而是与具体物象几乎完全吻合3.C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表述有误,西方艺术追求“逼真”,以此来判断,王维的诗只能是“不逼真”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小题(17分)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好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北京猿人窄小的额和前凸的吻时,我为人类原始时期的粗糙而黯然他们精心打制出的石器,用今天的目光看来不过是极简单的玩具如今很幼小的孩童,就能熟练地操纵语言,我们才意识到已经在进化之路上前进了多远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储存于脑海深处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 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常常遥想,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了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在这一个时辰,由于一片小小落叶或是清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