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
110页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两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诗歌,描绘了植树造林对于改造荒山野岭,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科学理解,抒发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怀《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纯真的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古诗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场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习;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还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生能学会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和种种趣闻以及相关诗歌;能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水平。
教学设计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年级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教法引导讲解法学法观察、自学 讨论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渠道教具准备图片幻灯片课程资源课本. 图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好!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2、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日: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3、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4、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三、继续观察第1贝下面的图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四、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五观察第1页的插图,学习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1、齐读:2学生试说句意三、继续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生答:图上是同学们在认真地修改作文。
四(巩固基本的学习习惯)(1)坐姿端正2)握笔姿势准确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课 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观察图学会修改文章教具准备图片 学生日记课程资源课本. 图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不过,学习语文还有许很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语文)二、初步观察第2-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1、指导观察第2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2、指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插图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能够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4、指导观察第3页上面的两幅图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2)指导学生说图意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四、小结:所以我们理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个渠道学语文,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才干一、问题导入二、初步观察第2-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1、 家中: 2、学校: 3、校外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说说图意 板书设计: 多种渠道学语文1、家中: 2、学校:处处留心3、校外: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年级五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法引导、点拨学法探究、体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教具准备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课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二、初读指导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3、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三、指导写字1、听课文录音2、自学生字词3讨论后回答描红、临写课 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感悟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课程资源课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
热火朝天三、 练习背诵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正确、流利读课文自己试一试 跟录音轻声背配乐齐诵 板书设计: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题2暖流年级五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教法引导讲解学法自学 讨论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教具准备课件课程资源课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1)出示生字词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从“涌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会这么激动?(江主席看望师生员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再读生字词2、讨论识记方法3、描红、临写五、作业 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3积累优美词句指名回答按要求读课文开火车读指名回答读课文回答问题谈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讨论识记方法课 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感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程资源课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拼音,写词语和蔼 抑扬顿挫 沉浸 阅览 致意 视察2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二、学习第二段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具体写了江主席与王辉等同学交谈)2、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怎样回答的3、结合课文谈感受1)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2)分组朗读、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程序: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1、齐读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佩服之情。
四、朗读全文1、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 )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朗读五、作业 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看拼音,写词语自由说一说回答问题分角色朗读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汇报交流指名回答读文体会反复朗读板书设计 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