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传染期的临床意义.doc
5页传染病防治新知识作业思考题:1. 试述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传染期的临床意义?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a.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 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 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b.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 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c.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 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dd.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 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d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e.根据潜伏期 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② 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 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 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 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 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 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 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③ 恢复期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 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 麻疹。
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吋间更长,甚至 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称传染期(infection period)传染期 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 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 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2. 针对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其免疫 状态应分别处理接触者指曾接触过传染源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接触 者的免疫状态分别进行处理1) 应急预防接种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其接触者可进行自动或 被动的预防接种例如在麻疹爆发时对接触的易感儿童可接种麻疹活疫苗, 对体弱儿童可接种胎盘球蛋白2) 药物预防(phannaptophylaxis)对某些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可 以采用药物预防例如用乙胺卩密噪、氯座预防疟疾,一般多用于家庭内密 切接触者或特殊职业人群3) 医学观察(medical inspection)0对某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应 每天视诊,测量体温,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以便及早发现新病人,但不 限制接触者的FI常活动。
4) 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严格隔离或收留在检疫机构所指定的地点,在医学观察期同吋应限制其活动自由二、 切断传播途径由于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故采用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也各不 相同肠道传染病由于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等进行 处理,饮水消毒和培养个人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等经昆虫媒介 传播的疾病,可根据不同媒介昆虫的生态习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杀虫办法 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消毒空气、戴口罩、通风等措施消毒(disinfection)指消除和杀灭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是切断传 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消毒又可分为预防性消毒与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 例如饮水消毒、空气消毒,乳品消毒等疫源地消毒即对现有或曾有传染 源的疫源地进行消毒,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乂 可分为随时消毒(current disinfection ) 与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o随时消毒指疫源地有传染源存在时,随时对其排泄物、分 泌物进行消毒终末消毒指传染源已迁走(住院、死亡、痊愈等)对疫源 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以消除遗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三、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是增强身体抵抗力,包括健康的饮食,有足够的 休息和睡眠,适量的运动和不吸烟,并要注意个人卫生,食物卫生和环境 卫生。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重要措施预防接种不但可以保护被 接种者个人,使其能够抵抗某些传染病,而且当产生免疫的人数达到一定 比例时,也就提高了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可以控制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发展和流行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实施扩大免疫 规划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属于主动免疫此外,当传染病流行 时,被动免疫可以为易感者提供及时的保护抗体,如注射胎盘球蛋白和丙 种球蛋白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等高危人群应急接种可以 通过提高群体免疫力来及时制止传染病人面积流行药物预防也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来预防传染病的播散但药物预防 作用时间短,效果不巩固,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其应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情况下不提倡使用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置 和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可能暴露于传染病生物传播媒介的个人需 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腿、鞋套等疟疾流行区可使用个人防护 蚊帐安全的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