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科普知识答卷试题【最新整理word版】.doc
18页精品考试资料 安全科普知识答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答对每题得1分)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 )A.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B.本单位负责人 C.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生产经营单位对( )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A.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A.工艺、设备 B.工具 C.原材料5.《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数额,应当按照不低于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倍计算A.10 B.15 C.20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7. 《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有权( )A.建议企业加以纠正或及时解决 B.向上级工会报告 C.带领工人撤离作业现场 8.《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 )和强令冒险作业A.违章作业 B.工作安排 C.违章指挥9.修改后的《刑法》第134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以下有期徒刑 A. 2年以上5年 B. 3年以上6年 C. 3年以上7年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A.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负有责任的人应处以( )罚款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 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 50万元以上80万元以下12.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A. 30,7 B. 20,5 C. 15,313.发现煤气中毒人员,应当( ) A.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B.在现场拨打求救 C.在现场马上给伤员做人工呼吸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标识 B.安全规定 c.安全警示标志15.公共娱乐场所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 )分钟A. 10 B.15 C.20 D.3016.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 )扑灭 A.干粉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17. 检修贮气罐前,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要对罐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 ) A.置换 B.吹扫 C.清理18.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 )A.500米 B.l000米 C.2000米 D.l500米19.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 )收发、( )保管制度 A.双人 一人 B.一人 双人 C.双人 双人 D.多人 多人20.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 )风时需停运。
A.4级风 B.5级风 C.6级风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答对每题得2分)21.《刑法》第136条规定,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 )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A. 生产 B. 储存 C. 运输 D. 使用22.以下( )属特种作业人员A. 电工 B. 放炮工 C. 电梯司机 D.厂内机动车驾驶员2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与( )有关A.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B.本单位缴费费率 C.本单位职工人数 D.本单位营业额24.以下( )为重大事故A.27人死亡的事故 B.60人重伤的事故 C.直接经济损失为0.6亿元的事故 D. 7人死亡的事故2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对事故发生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罚款的行为有( )A.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B.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C.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D.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26.道路交通信号包括( )A. 交通信号灯 B. 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C. 交通警察的指挥 D. 有关交通安全的标语、横幅 27.( )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A 行人 B 非机动车 C 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 D 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 28.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A.冷却法 B.隔离法 C.窒息法 D.抑制法29.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应包括( )A.疏散路线 B.家人之间的联络方式 C.水、电、气总阀的位置 D.急救常识及其他30.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应注意( )事项A.不准倒灌钢瓶,严禁将钢瓶卧放使用; B.不准在漏气时使用任何明火和电器,严禁倾倒残液;C.不准将气瓶靠近火源、热源,严禁用火、蒸汽、热水对气瓶加温; D.不准在使用时人离开,小孩、病残人不宜使用,严禁将气瓶放在卧室内使用31.皮肤接触化学品伤害时所需采取的急救措施指现场作业人员意外地受到自救和互救的简要处理办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剧毒品:立即脱去衣着,用推荐的清洗介质冲洗 B.中等毒品:脱去衣着,用推荐的清洗介质冲洗C.有害品:脱去污染的衣着,按所推荐的介质冲洗皮肤 D.腐蚀品:按所推荐的介质冲洗若有灼伤,就医32.下面哪些是职业中毒因素所致职业病 (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B.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C.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D.炭疽33.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几大类,其中包括以下( )类。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 D.有毒品和腐蚀品34.遇水燃烧物质是指与水或酸接触会产生可燃气体,同时放出高热,该热量就能引起可燃气体着火爆炸的物质下列物质属于遇水燃烧的是( )A.碳化钙(电石) B.碳酸钙 C.锌 D.硝化棉35.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除具有营业执照、具有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固定场所、具有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外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具有满足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特种作业人员; B.生产压力容器的,还应当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C.具有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专业生产、加工设备和检测检验手段; D.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36.国家规定的安全色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B.红色表示禁止、停止 C.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D 黄色表示警告、注意37.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安全饮用的水是( )A.冰块融化的水 B.游泳池里的水 C.家用暖气循环水 D.热水器里贮存的水38.劳动保护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用以( )A. 消除危机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 B.防止事故和职业病C.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D. 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39.高处作业可分为 ( ) 级。
A.一级:2~5米高处作业 B.二级:5米以上至15米高处作业 C.三级:15米以上至30米高处作业 D.四级:30米以上高处作业 40.下面关于劳动保护用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B.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最优的防护措施; C.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 D.防护用品穿戴要舒适方便,经济耐用 三.填空题(共20题,答对每题得2分)41.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 ),所以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注意通风、补充淡盐水和控制劳动强度 42.触电紧急救护法时,首先应进行( ),然后立即进行( ) 43.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 )的安全距离44.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 )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 )45.任何人不得( )、( )、( )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46.在允许拖拉机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机可以从事货运,但不得用于( ) 47.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公里。
48.《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适用范围包括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 )49.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 )、( )、( )的初起火灾50.火警、交通事故报警台、急救分别是( )、( )、( )51.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 )、( )、( )、( )52.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作业人员不能穿( )的鞋进入作业现场53.装卸和搬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不准( )、( )、( )、( )54.爆炸品仓库的“五双”制度是( )、( )、( )、( )、( )55.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 )、( )、( )56.一般来说,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那么它的燃爆危险性越( )57.露天存放物品应当分类、分堆、分组和分垛,并留出必要的( ) 58.装运易燃、易爆物,易燃液体,可燃性气体等危险品,应采用( )运输工具59.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 )、( )、( )三种60.( )应对本单位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四、判断题(共40题,答对每题得1分,答错扣1分)61.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均不得上岗作业 )62.工伤人员在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后,不可再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63.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64.某建筑施工队队长强令施工人员违章操作,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该施工队长可能被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65.某企业发生事故,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