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类山东省烟台市姜格庄街道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测试题无答案通用.doc
6页山东省烟台市姜格庄街道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测试题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独立的两个过程 B、先吸收水分 C、先吸收无机盐 D、吸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 2、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秆的生长和发育4、关于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毛区细胞→根毛区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B、根毛区导管→根毛细胞→根导管→茎导管 C、根毛细胞→根毛区导管→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D、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5、移栽幼苗时,采取的下列措施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 B、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遮阴 D、要尽量带土移栽6、家庭养花可以美化环境。
从外观上看,我们对以下哪种情况下的花草应及时浇水 ( )A、植株硬挺 B、花瓣娇艳 C、叶片舒展 D、叶片萎焉7、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8、某同学在做环割枝条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割掉了一圈,一段时间后这棵小树变化是 ( )A、没有变化,正常生活 B、伤口上方形成以环瘤状物 C、伤口下方形成以环瘤状物 D、死亡9、河南省兰考县曾是焦裕禄带领人们治理风沙和盐碱地的地方,在盐碱地未治理之前,种的庄稼很难生长,其根本原因是 A、 盐碱地中缺乏水分 B、盐碱地中缺少无机盐 C、盐碱地中缺乏空气 D、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过大10、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11、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 A、气孔、根毛 B、根毛、导管 C、根毛、气孔 D、生长点、叶肉12、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维生素 D、适宜的温度13、蚕豆幼苗的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4、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应该采取的措施 ( )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A、①③ B、①② C、②③15、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能降低植物体温度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发作用 16、“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那么对植物而言,水的作用在于 ( )①使叶片伸展,有利于光合作用②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姿态③保持种子形状,便于储存及萌发④溶解无机盐,使之能顺利运输到植物各个器官⑤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7、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以下对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叶片阔而扁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B、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多18、下列几种植物中,茎能逐年加粗的是 ( )A、菊花 B、玉米 C、樟树 D、甘蔗19、为验证植物茎的输导作用,应选用带叶的枝条,这是因为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 B、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片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叶片供给的20、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可以在晴天、多云、阴天、下雨和黑夜都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 D. 根毛吸水21.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5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二、非选择题:22、17世纪,有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株柳树的一个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了木质部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剥去树皮后的枝条可以继续生长,但切口上方的树皮明显增厚,甚至形成了瘤状物。
仔细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该枝条上方树皮明显增厚,甚至形成瘤状物的原因是:树皮被环割后, 的运输通道被切断,使有机物在伤口上方大量积累,促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加快2)该枝条能继续生长,说明枝条仍然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其中枝条上方的水和无机盐是由 内的 由下向上运输的;而伤口下方所需的有机物则由下端枝条上的叶片通过 制造的3)假如剥去柳树主茎基部的树皮,该柳树将会死亡,原因是柳树 ,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23、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在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物质生产的部分主要是[ ]和[ ],原因是这些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叶片才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2)[ ] 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 “窗口”,因为它能在 的控制下张开或者闭合3)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结构是[ ] ,它主要由两种管道( 和 )构成。
4)〔 〕和〔 〕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应属于 组织24、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据科学家实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在裸露地面,约为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1)树木能吸收大量降水的结构是 ,它与吸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2)植物能大量吸水的动力来自于 ,这种功能进行的主要部位是 3)通过学习,你认为森林的主要作用是(至少答出三点): 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何感想? 。
25、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右边曲线图表示:(1)曲线Ⅰ代表 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 2)曲线Ⅱ代表 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 3)曲线Ⅲ代表 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 4)由上述实验结果得出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5)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目的是 26、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某同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作出假设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有 ,是上下相连通的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要通过叶片的 _________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将柳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的目的是排除茎的 的干扰4)为了能够在茎的横切面上或纵切面上观察到溶液的位置,需要将该同学方案中无色透明的土壤浸出液改为 来做实验27、下表表示某种植物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失水量请分析回答:时间上午8~9时上午9~10时上午11~12时下午1~2时下午3~4时下午5~6时失水量(g)190209221233227213(1)分析表中数据,影响植物失水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2)上午11~12时,是太阳光线最强烈的时候,可植物的失水量反而比下午的两个时段要少,其原因是 (3)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吸收来的水分,在植物体内是经哪种结构到达叶片中叶肉细胞的? 。
28、如右图,取甲乙两个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甲的洞内装入浓盐水,在乙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萝卜洞内的水位变化,结果将会是:(1)甲萝卜洞内的水位变 ,乙萝卜洞内的水位变 2)若用手捏两个萝卜,会感到甲萝卜变的 ,乙萝卜变的 3)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细胞既能从周围环境中 也能 29、有些植物的 和 之间生有形成层,该结构属于 组织,可向外分裂形成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