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崔浩的生平及为人_李凭.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5721135
  • 上传时间:2018-06-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1M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崔浩的生平及为人李凭从道武帝拓跋硅 经 明元帝拓跋嗣到太武帝拓跋熹三代,是北魏王朝创建和开拓的阶段,也是拓跋族统治者与汉族地主阶级在共同利益的需要下逐步联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少汉族士人受到北魏王朝的重用,为北魏王朝的巩固 和发展作出 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崔浩崔浩是崔宏 的长子,字伯渊在崔宏的教导下,他也自幼爱好文学,博通经史,并娴熟律令,因而二十岁时即被征为直郎二三朝功臣一高门后裔崔浩祖 居相州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他的家族是当时北方最有名的高门之一崔浩的七世祖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司空崔林崔浩的曾祖父崔悦在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当过司徒左长史,赐爵关内侯?祖父崔潜在前燕当过黄 门侍郎他的父 亲崔宏曾出任前秦的冀州从事、著作佐郎、征东功曹前秦灭亡后,崔宏又 出任后燕吏部 郎,尚书左垂、高阳内史等职务崔氏是经学世家崔悦、崔潜均以才学见称于世崔宏更是才学出众,小时候即被人们称为“冀州神童”,长大后被太原学者郝轩所赏识郝轩号称知人,大概是在“人 才学”方面很有研究 的人他称赞崔宏具有王佐之才,在政治上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北魏灭后燕后,崔宏一家被迁到了平城由于崔宏久负声望,受到了拓跋址 的宠信,被任为吏部 尚书,?后来又赐爵白马侯,命他通署三十六曹。

      北魏初期拟订的官制、爵品、朝仪、律令、科禁等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都是交崔宏裁定后才能付诸实施由于崔宏政治上的显赫地位,崔浩也深得拓跋理的青睐,很快就由直郎升任给事秘书,转任著作郎崔浩擅长写作,书法又极佳,而且办事认真、勤快,毫不懈怠因而,拓跋圭常常命他跟随左右,并代为草拟诏令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后,崔家父子继续受到重用崔宏被拜为天部大人,进爵白马公崔浩此时已到而立之年,被拜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常为拓跋嗣讲授经 书每当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时,父子二人同坐高雅的车缓行街衙,颇为当世所荣每当朝廷召集会议时,父子二人参与论争,提出对时局的真知灼见,常为朝廷采纳明元帝时期,北魏王朝面临着 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内部,拓跋址晚年的荒政使北魏的国力受到了一定的耗损原属后燕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士族和地方豪强乘虚骚动,反对拓跋族的统治为了稳定北魏在那里的统治,拓跋嗣下令征召那里的士族和豪强,将当地最有势力的太族强行迁徙到平城,以便就近控制但是“事与愿违,引起了更加激烈的反抗在外部,北魏王朝也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地? 在它的东北和东南是后燕的残余势力建立的讹燕和南燕政权,西方是虎视耽耽地随时何机东侵的夏国,西南是一? ?一拥有相当军事实力的后秦,它们与北魏均处于敌对的状态。

      在军事方面对北魏威胁最大的是活动在北方草原上 的强悍的柔然、高车等部族,它们几乎年年南侵,不断地骚扰北魏统治的中心 地区平城及其附近在南方,处于东晋与刘宋交替之际的汉族政权依然以正统王朝 自居,不时发出北上 的号召,成为政治上巨大的潜在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北魏应该实施怎样的方针才能摆脱困境并进而人主中原呢?崔宏、崔浩父子力排众议,分析利弊,为拓跋族统治者规划了稳 妥而必胜的基本国策这就是?首先,缓和拓跋族与汉族士族及地方豪强之间的矛盾,稳定北魏王朝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治?然后,依靠那里的人力、物力北伐柔然、高车等部族,解除国都平城的后顾之忧?进而逐个攻灭周围的邻国,统一中原?最后,分兵南下,混一华夏后来的事实证明,北魏的历史正是照此进程发展的?但是,北魏神瑞二年? ?巧年?秋,平城一带发生 了严重的灾荒,大批饥民冻饿而死,而外地的粮食一时又运不来一些只图眼前利益的贵族大臣便乘机提出将国都迁往地处中原的邺城的主张邺城是魏晋以来黄河下游的都会,这里物产丰富,又扼南北交通要冲,似乎可以永久地免除灾荒之忧然而别具慧眼的崔浩却坚决反对他对拓跋嗣指 出?如果迁都邺城,虽然可以解救一时饥荒,却非长久之策。

      中原人士大多以为拓跋族居住在广大的草原地带,有着无数的人口和牲畜,因而号称为牛毛之众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如今举家南徙,恐怕连中原地区的重要城镇都不能布满再加上拓跋族人不便水土,难免疾疫流行实情败露,则不仅中原人士及四方各国会轻视,北方柔然也会加紧前来攻伐,平城一旦有危,邺城却阻隔千里,虽欲救援,奔赴却极难,到那时就悔之晚矣所以,不如坚持安居北方,如果中原有变,就派轻骑南出,耀武扬威,中原人士不知虚实,一定会望尘震服的这才是北魏威制 中原的长策借讨论迁都问题之机,崔浩向拓跋族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告诫他们最好还是坚持既定国策,不要急于闯入中原,侵扰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样,汉族士 人和地方豪强也就不会起而反对拓跋族的统治,从而求得双方的相安无事,使北魏政权能够长治久安崔浩的话虽然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却锋芒毕露,一语道破了天机,揭破了拓跋族人数太少的弱点,这是最招最高统治者的忌恨的,只是由于形势所迫,拓跋嗣还是容忍并接受了崔浩的建议从此以后,北魏在 中原地区的统治形式逐渐地由野蛮的、军事掠夺性的高压手段改变为联合、依靠 汉族士族与地方豪强的方针拓跋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阶级开始携起手来,共同统治广大的中原人民。

      由于政治相对安定,中原地区尤其是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了这为二十年后北魏统一北方和八十年后孝文帝人主中原奠定了基础北魏泰 常三年 ??? ?年?,崔宏因病去世,崔浩袭封了白马公的爵位,并且承继了他父 亲在北魏朝廷 中 占有的 显赫的政治地位明元帝一代的朝廷礼仪、优文策诏、军国书记几乎都出于崔浩之手崔浩还十分留意当时的各项制度、科律以及经术,这为他后来撰修北魏国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泰常八年??犯 年?拓跋嗣去世了,他的长子太武帝拓跋蠢继承了皇位拓跋煮继位后,一些拓跋族权贵妒忌崔浩所受的优宠待遇,不满他敢于直言的性格,在拓跋煮面前猛烈地攻击、低毁崔浩在他们的压力下,拓跋煮免去了崔浩的职务,让他以公归第但是,当朝廷议论军国大计时,那些权贵们却又提不出令人满意的建议因此,两年以后,拓跋煮又不得不重新起用崔浩,拜他为一??一太常卿,进 爵东郡公不久,在崔浩的谋划下,拓跋熹开始了他的统一北方的大业拓跋熹首先攻击的 目标是位于西方的夏国众大臣都认为这是难以成功的事唯有崔浩认为,夏国虽然军事力量强盛,但是统治十分残 暴,不得民 心,讨伐它是天应 人和、时会并集之事在崔浩的鼓励下,拓跋蠢亲率大军西渡黄河,一举功下长安,再举攻下夏国都城 统万?今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白城子?。

      西方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解除北方边患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自从北魏建国以后,拓跋族的大部分从盛乐南迁到平城附近,游牧在北方大草原上的柔然、高车等部族逐渐强盛起来,对北魏北部边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多年来一直牵制着北魏的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拓跋煮有心要以武力结束长期以来柔然等族内扰的边患问题,但是,当他在朝廷提出来时却遭到了普遍的反对,甚至连皇太后也出面阻止北伐他们认为,北方草原土地荒僻,气候寒冷,得其地不可耕,得其民不可臣?那里的部族行动无常,难以制服,发兵北伐实在是徒劳无益的他们还认为,当北魏重兵北伐时,南方的宋朝和左右邻国可能乘虚而人,北魏将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又是崔浩力排众议,向拓跋熹指出了北伐必胜的道理子他认为?柔然等部族年年侵扰边境,有时还震动京城,是国家巨大的威胁,不能不除刘宋王朝表面上虽常声言北伐,实际 上却无能为力,对它无须多虑从北魏王朝经济状况和军事力量来看,目前已足以克敌制胜而且,柔然等部族眼下尚无战备,北魏正应不失时机,猛然发动巨大的攻势,必能克敌制胜,解决北方边患 问题崔浩论争有据,言辞激烈,坚定了拓跋煮北击柔然的决心北魏神职二年????年?,拓跋煮大举北伐,取得辉煌胜利?而南方的刘宋王朝自始至终未敢轻举妄动,恰如崔浩所料。

      崔浩的才智受到了拓跋煮高度的赞誉,他对大臣们明确地指示,以后凡遇难以决断的军国大事,均应请教崔浩,然后再付诸实施随着太武帝统一北方战争的节节胜利,崔浩的职务也步步高升,政治地位愈来愈显要神盛二年??? ?年?败柔然、高车以后,崔浩因谋议之功,加官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神房四年??? ?年?夏国残部彻底灭亡后,崔浩升任司徒在统一北方的问题上,崔浩往往是力排众议,力主开战的?不过,当兵锋南转,把战争矛头指向刘宋王朝时,他却总是坚决地抵制因此,北魏太延五年? ? !年?,拓跋蠢统一北方后,崔浩虽然仍旧参 与谋划大计,实际作用却明显地减弱了而且此时崔浩已过六十岁,所以仅被委以监秘书事三道教信徒崔浩不仅博通经史,而且笃信道教这与道教教主寇谦之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寇谦之,字辅真,是关 中的豪族子弟他的兄长寇赞之曾率领关中民户依附北魏,因而后来出任为北魏的南雍州刺史寇谦之从小就迷信神仙幻术,幻想着羽化升天他先按张鲁推行的五斗米道修炼,服食饵药,却数年未见成效后来,他隐居篙山,潜思默想,改造了五斗米道的旧章法,编制出一套所谓的道教“新科” ,写成了《云中音诵 新科之诫》二十卷和‘《录 图真经》六十余卷。

      隐居七年以后,寇谦之觉得经他改造过的道教理论已经成熟,决定出山他向世人谎言宣称见到了道教的祖师爷太上老君,得到了太上老君的真传,并招纳弟子广为宣扬经他改造了的道教经义?新的道教经义已经超脱了过去流行于 民间的五斗米道的道教原始状况,它不仅模仿一? ?一佛教的戒律轨仪,融汇了当时的医学、算术和天文成就,一 制订了一套道教戒律,而且含有十分严密的等级制度,’ 变成了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御用宗教其中,还公然提出了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的口号,这自然会受到 占居北方的北魏统治者的赏识了拓跋蠢即位不久,寇谦之来到平城,向拓跋蠢献上 了他编的经书,? 向北魏朝廷宣扬他的教义,但朝廷大臣们对此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唯独崔浩一眼就看到了新道教教义在精神方面对于巩固北魏统治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接受他的法术,成为寇谦子的新的弟子,并在拓跋蠢面前为寇谦之极力吹嘘,称他为清德隐仙,受有上灵之命拓跋煮也终于“悟道”,认识到道教是一个很好的统治百姓的精神武器,因而待寇谦之以崇高的礼遇年,拓跋蠢将年号改为太平真君,又在平城东南修了一座五层高的天师道坛太平真君三年??? ?年?,拓跋蠢亲自到道坛接受符筹,经过一番装神弄鬼,便俨然以太平真君自居了。

      以后,北魏的几代皇帝在即位之初都要到道坛去接受符橄,成为定规,以 此表示他们当君报出于天命并受到道教辅佐的崔浩崇信在中原汉族地区土生土长起来的道教,同时坚决地反对外来的佛教崔浩之妻郭氏原本信仰佛教,嫁崔浩后仍旧常常诵读佛经,崔浩大为不满一日,崔浩大怒,将郭氏所诵佛经全都焚毁,还将余灰弃于厕所之中,才觉解气太平真君七年? ???年?,拓跋煮下令禁止佛教,屠杀僧人,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毁佛事件,道教信徒 崔浩也是酿就这一事件的 主谋之政局在发生变化,崔浩的权势在日益跌落四国史冤狱太 平真君九年?科?年?,寇谦之 去世了寇谦之是 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道教教主,他善于审时度世,对北魏的政治形势有很深刻的见识临终时,他已预感到了北魏一? ?一由于崔浩出身于北方士族中的最高门第之一,他在政治上发迹较早,平步青云,很快就攀上 了北魏政治的最高层次,并受到了三代帝王的宠信,因此,他常以汉张 良自许,不免孤傲自负 他善于分析时势,处理政务,常常力排众议,对军国大计提出独到的见解然而,也因此招致了权贵按臣们的忌恨,尤其是得罪了不少拓跋族贵族北魏前期,民族矛盾仍很尖锐,虽然崔浩本人的政治生涯一帆风顺,但是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异族统治下的压抑。

      崔氏一门虽然从崔宏起就已势倾北魏朝廷,但是拓跋族统治者对他们仍然放心 不下,派人密察过崔家的言行因此,崔浩一身处事不得不十分谨慎崔浩的书法极好,曾为人先后写过一百来篇“急就章”,每遇文中“冯汉强”三个字,总要将“汉”字改成“代”字,以示对拓跋族王朝的尊崇,对汉人的自我贬抑在这种压抑的心理状况下,崔浩一方面不得不为拓跋王朝恭勤不怠地服务,另一方面,内心深处却又埋藏着对异族统治者的野蛮与猜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