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马二组调研报告解读.doc
20页关于“学习实践‘三李’精神,投身中原经济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题目:学习实践“三李”精神,投身中原经济建设指导老师: 徐 伟 王志斌 指导单位: 郑州高校团校 团队名称: 红二团 团队成员: 二组全体成员(12人) 活动地点: 河南 濮阳 二〇一二年七月书目一、书目·········································2二、前言··········································3三、基本内容·····································4第一部分、调研背景···························4其次部分、调研时间···························4第三部分、调研地点···························4第四部分、调研题目···························4第五部分、调研对象···························4第六部分、参与人员···························4四、主体内容·····································4第一节、调研方法和范围·······················5其次节、调研目的和意义·······················5第三节、调研结果分析·························5第四节、建议和展望···························14五、结束语·······································15六、附件·········································17关于“学习实践‘三李’精神,投身中原经济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 前言自古以来,中原儿女就有吃苦耐劳、朴实肯干、勇于担当、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为了追求华蜜美妙的生活,河南人孜孜以求、永不放弃。
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已经融入河南人的血脉,成为我们克难攻坚、不断前进的珍贵财宝当今处于社会转型期,多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交汇交融,在意识领域的多元作用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样呈现多元状态李连成、李全芳、李文祥“吃亏奉献、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创新实干”的“三李”精神,引发了很多人的心灵感应和情感共鸣,对党员干部来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出一般人的人性之美,而且更能看到共产党人的崇高之美,它体现出的精神力气正是在人性与党性的统一中迸发出来的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情操和风范,为我们党员干部特殊是领导干部从政、干事、做人树立了光辉典范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大力学习宣扬“三李”精神,对于引导广阔党员干部坚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于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主动践行“三平”精神;对于进一步凝合全省上下的才智和力气,推动建设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校团委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郑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工程”2012年暑期团学骨干培训班二组全体成员针对“学习实践‘三李’精神,投身中原经济建设”这一课题绽开了调研工作。
此次调研中,我们采纳沟通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沟通访谈为主,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为辅,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主动投身实践,广泛搜集资料,仔细分析结果,总结升华结论,达到了志向的效果 此次调研是全体成员辛苦劳动的结晶,我们在调研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问,树立了远大志向,坚决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我们将接着努力为加快我校创建高水平高校步伐,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才智和力气!二、 基本内容(一) 调研背景: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勉向上的精神在濮阳市发展前进的道路中,濮阳丰富的传统精神意蕴为濮阳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了主动贡献,而李文祥、李连成、李全芳“吃亏风险、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创新实干”的濮阳“三李”精神则是新时期濮阳人负重前行、克难攻坚、坚韧拼搏、共建家园的生动呈现提炼总结“三李”精神,对于濮阳文化传统的继承、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精神文化的重建具有奠基性意义二) 调研时间:2012年7月13日—2012年7月14日(三) 调研地点:河南省濮阳市(四) 调研题目:学习实践‘三李’精神,投身中原经济建设(五) 调研对象:濮阳当地市政领导、李连成书记、村民(六) 参与人员:青马二组全体成员:廖俊杰、王力、李锋、李彤、于全魁、王玉玺、柴孝天、刘天雨、王明星、王国桦、郭欣然、王贺路三、主体内容(一)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纳沟通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沟通访谈为主,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为辅。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调研的科学性、精确性以及牢靠性,我们此次调研立足濮阳市,利用上述多种方法,与政府官员、李连成书记、当地市民以及村民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沟通其中,重点在濮阳等地与市领导,当地市民以及村民进行了深化沟通,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以及多角度全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到了更为牢靠、真实的调研结果二)调研目的与意义鲁迅先生曾经形容那些脚踏实地推动民族进步的人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的进程中,全部像李连成、李文祥、李全芳这样居功不傲、安贫乐道、静默无闻的人,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是时代的先锋他们身上闪烁出的“平凡之中的宏大追求,安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剧烈责任感”的光辉,正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详细体现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会对于“三李”精神学习和了解的程度,对于“三李”精神的学习心得,针对目前学习“三李”精神的主要做法和阅历,提出可行性建议,接着深化学习和弘扬“三李”精神当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在熬炼我组成员文案、沟通、协调等多方面实力的同时,也使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增加了团队意识三)调研结果分析1.“三李”精神的发觉及历史沿革①李文祥1925年农历端午,生于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白衣阁北街村。
李文祥1947年12月,参军加入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85团1948年9月,参与济南战役,负轻伤,立二等功1948年冬,参与淮海战役,任副班长,同月升任班长立特等功1949年3月,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8军83师247团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参与渡江战役1949年5月,参与上海战役,立一等功1949年10月,参与福州战役,获特等人民功臣奖状1949年9月,参与平潭岛战役,获战斗模范称号1955年7月,任副连长,授少尉衔1956年8月,复员转业为18级干部,任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保卫科干事 1957年,在福建仙游与陈宝珍结婚1962年7月,响应国家干部精简支农的号召,返回家乡当农夫先后担当民兵连长、生产大队长、生产队长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务农30余年假如不是2011年1月4日卢展工书登记乡慰问时,偶然走进我们家,我至今还不知道父亲埋藏了60多年的英雄故事李文祥的女儿李金英说那天下午,家住河南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的文祥老人听说有人会来看他老人想,元旦刚过,可能是民政干部来慰问老军人一位慈爱亲善的中年人,走上来握住了他的手,此时,老人并未听清这就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
在老人简朴的堂屋,墙壁上一幅军容豪迈、英姿勃发的照片引起卢展工的爱好,当问起照片的来历,老人才从抽屉里捧出一个小布包没想到,这个小布包里是老人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刘行镇国际电台战斗等分别荣立的战斗模范、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奖章一枚枚军功章,见证了老人斗争年头的荣耀和辉煌一个小布包,揭秘一个尘封60多年的英雄故事,发觉一个实实在在的模范事迹!卢展工颇有感受地说:这就是革命传统,这就是革命精神,这就是河南形象②李连成李连成宝丰县杨庄镇杨庄村人,1950年入党1980年退休后,他看到村里文化生活贫乏,一些青少年无所事事,常常有人酗酒、赌博、打架,心里很不是味道他决心办一个家庭文化活动室,为青少年供应一个学习消遣的场所他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1980年春,他把自家的两间房屋腾出来,摆放了桌、椅和书柜,又自己拿出4000元购买哲学、文学、农业科学、医学等各类图书2500余册,杂志、连环画100多本,还购置了二胡、象棋、笛子和扑克等消遣用品,免费供本村和邻村青少年阅览、消遣文化活动室坚持晚上和农闲时开放,学习的、拉唱的、跳舞的好不喧闹25年来,在文化活动室学习消遣的青少年累计超过2万人次。
该村青年农夫小余,因赌博在派出所“挂了号”在文化活动室,他看了一篇反映青少年改掉赌博恶习,勤劳致富的文章,深受感动,从今告辞赌场,靠学到的一手泥瓦匠手艺,为村里村外的群众修房建屋致了富村里原来行为不轨的十几个青少年,通过读书学习改掉了坏毛病,并主动交出匕首、火药枪等凶器15件李连成还和从宝鸡市退休回村的工人李孟庆合伙自制法制宣扬活动牌板28个他俩从报刊上剪辑有关讲法、学法的文章,以及本村本镇本县鲜活的法制案例,细心编排,流淌展出,边展出边讲解,很受群众欢迎王庄村的王某20多岁,为争一棵树,想和邻居动粗他看了李连成的法制宣扬牌后,见人就说:“多亏李伯的宣扬,使我醒悟了头脑1986年以来,李连成连年被评为县、镇、村优秀党员1993年李连成又被市关工委授予关切青少年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2005年又被举荐为市“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先进工作者”③李全芳李全芳1947年9月诞生,原濮阳市公用事业局调研员1967年以支边青年的身份参与工作,来到了位于青海省海西地区的国家建材部茫崖石棉矿一干就是20年20年中,他曾连续13年被评为矿里的“先进工作者”、“生产标兵”,3次被评为青海省建设系统先进个人直到离开青海前,他的大幅照片还摆放在茫崖石棉矿的礼堂里,成为全矿职工学习的榜样。
1987年,李全芳为了照看年迈的老母亲,从青海回到了家乡濮阳,先后在市统建办、市公用事业处安装修理队、市热力公司工作1996年7月,濮阳市公用事业局领先在全省建设系统推出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为了把承诺服务引向深化,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公用事业局自加压力,大胆创新,对承诺服务进行了深化,对外开通“4420000”服务热线,把全部的服务集中在一个窗口,然后在内部进行统一调度,对市民的求助实行免费服务,同时确定以李全芳同志的姓氏命名这条热线为“老李服务热线”,并由李全芳负责热线的详细运作从今,李全芳带领“老李服务热线”全体人员十几年如一日牺牲多数节假日,无论是寒冬寒冷还是炎炎夏日,他们时刻追寻着“用户的呼声就是吩咐”的宗旨,成为“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为民解忧”的杰出典范2005年1月31日下午,时任市委书记吴灵臣到医院探望他握着吴书记的手,李全芳流着眼泪说:“吴书记呀,我已经躺了好多天了这些天,又不知有多少市民有困难找不到人解决;短着市民的情,欠着市民的‘债’,我心里担心哪!”至此李全芳的精神家喻户晓2. “三李”精神蕴含的时代内容高尚品德彰显“三平”精神的本质内涵品德是人的品性、品德和个人风格的集合,是人的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