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和五带).doc
6页201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0151-1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和五带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逻辑关系2、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季节划分的各种方法掌握五带划分的依据和界线学习过程: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差异,最终形成了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差异,从而形成了时间上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一、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决定太阳辐射的强度,昼长决定太阳辐射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就丰富,温度就较高反之,温度就较低由于地球公转,使各地获得的热量形成季节差异,由此形成了时间上的四季划分四季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包括“天文四季”、“欧美四季”、“气候统计四季”、“实际冷热四季”等1、天文四季(仅就太阳辐射的多少划分)就北半球来说,每年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 ,气温 ,成为夏季每年 前后, 最小, 最短,地表获得的 最少,__________最低。
成为冬季春、秋分前后处于冬夏之间的过渡状态,成为春季和秋季这种四季,通常称为天文四季2、气候统计四季:同样的季节,各地冷热状况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为了气候统计等方面的方便,人们将一年统一划分为四个约略等长的季节即每年 月为春季, 月为夏季, 月为秋季, 月为冬季3、实际冷热四季同样的月分,因纬度高低等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实际冷热情况有很大差异某地实际冷热情况如何,单从月份无法进行判断因此出现了根据各地实际的冷热程度来划分的四季其划分方法是,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依据候平均气温≤10℃为 季;10-22℃为 季或 季;≥22℃为 季就实际冷热的四季而言,不同纬度的季节差异有很大不同低纬度地区全年太阳辐射收入都较多,气温终年较 ,季节差异 ;而高纬度地区全年太阳辐射收入都较少,气温终年都较 ,季节差异也 只有 纬度地区,冬夏温差大,季节差异明显练1:季节差异明显的地区是(多选):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练2:下述季节描述方法在对气候特点进行描述时使用很广泛,请注意体会,学会使用。
将下列各组内容按其对应关系关联起来(连线):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皆夏 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 长夏无冬 格陵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长冬短 新加坡亚热带、暖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北京中、寒温带季风气候 冬长夏短 哈尔滨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 深圳冰原气候 全年皆冬 摩尔曼斯克作业和考试题的“季节”代表何种意义,要根据语境理解和掌握练3:阅读下列文字,体会其季节描述的含义,在每句话后面填上“天文四季”(A)、“气候统计四季”(B)、“实际冷热四季”(C)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格陵兰终年严寒,没有夏季 南极洲的夏季是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北印度洋夏季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4、常见的季节现象:◆地球运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 季经过近日点, 季经过远日点日出日落方位: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于 方向,日落于 方向。
冬半年相反正午日影朝向:如前述◆气候特点:冬夏气候特征有明显差异的气候类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的 季、地中海气候 季、季风气候区的 季和盛行风向变化、不同季节控制某气候区的气压带和风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流向、中国雨带推移的位置等各种特定的气候现象都对应着明确的季节,甚至月分季节现象常结合具体地名考,因此需对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典型城市有明确识记判断季节现象是一定要厘清南北半球的季节判断无论南、北半球,高温期为 季,低温期为 季所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意指每年 月前后,北半球为冬季,而南半球为夏季;每年 月前后,北半球为冬季,而南半球为夏季◆水文特点:洪水期与枯水期:雨季对应河流的洪水期内流区高温期(夏季)对应河流的洪水期◆ 植被景观特点:热带草原景观( 季草木葱茏, 季原野枯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季树木葱茏, 季落叶缤纷)苔原带( 季驯鹿徜徉, 季冰封雪盖)冰原带( 季北极熊四处觅食,企鹅游泳; 季动物冬眠)◆农业生产:冬小麦 播种, 收获。
春小麦 播 收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 播种 收获,晚稻 播种 收获附:澳大利亚农事活动季节安排(常考点):月份123456789101112季节小麦种植犁地(忙碌)播种(忙碌)生长季节收割(忙碌)绵羊饲养在牧场上放牧配种(忙碌)剪羊毛(忙碌)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练4:当太阳直射海口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B、萨赫勒地区草木凋零C、澳大利亚西南部温和多雨 D、洛杉矶温和多雨E、赞比西河河水上涨 F、塔里木河进入断流时期G、北印度洋海水向西流 H、东亚盛行东南季风I、华北地区进入雨季 J、马六甲海峡海水向东流K、从纽约到伦敦的帆船顺风航行 L、从直布罗陀海峡到苏伊士运河的帆船顺风航行M、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充足,蔚为壮观 N、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梅雨季节练5:当新加坡受到太阳直射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鄂毕河出现凌汛 B、澳大利亚的农场正在收割小麦C、澳大利亚的农场正在剪羊毛 D、北京秋高气爽练6: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判断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C.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练7:右图所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二、五带划分:1.天文五带: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根据太阳运动特点,可将地球分为五带(三类)界线:热带和温带: ,温带和寒带: 划分标准:热带: ,寒带: 温带: 2.实际热量带的划分:规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 ,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 因为影响气温的因素,除太阳辐射外,还包括 等,所以实际的热带、温带、寒带的分界线并不是回归线和极圈,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与纬线完全平行2003上海地理)右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练8: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 B、∠TOF C、∠FON D、∠TON练9: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带练10: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项选择)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练11: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读右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面两题练12: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A.M地的白天比N地长B.M地的白天比N地短C.当N地为5日下午7时,M地为6日上午5时D.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N地练13:如图所示日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悉尼正处于一年中的多雨期B.我国北方多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C.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D.从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在途经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E、北京多风沙 F.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牧羊活动的忙季G.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H.江苏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I.南极地区出现极光 J.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K.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L.赞比西河进入枯水期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总结:将下列项目填入逻辑框图中的适当位置(部分项目可能需要重复填写在两个方框中):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黄赤交角 D、赤道平面 E、黄道平面 F、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G、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H、昼夜长短的变化 I、季节变化 J、纬度差异 K、四季更替 L、五带划分 M、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N、热带草原气候 O、地中海气候 P、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 Q、北印度洋夏季洋流的形成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
回答问题1)简析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8分)(2)A、B两地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四季类型有何不同?简析其主要原因8分)(3)分析图中“四季如春”型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0分)(4)举例说明为什么“春城”往往形成于低纬高原上?(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