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喀则市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O2的名称为二氧化硫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X的化学式是NaHSO4D.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3.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换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4.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木条熄灭B.向一瓶空气样品中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无明显变化C.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沉入水底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5.小东在生活中观察到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稻谷碾米 B.清水淘米 C.生火煮饭 D.瓷碗盛饭6.下列有关资源、能源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地球上的咸水都存在海洋中,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6.5%D.可利用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总水量的2.53%7.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硫 B.木炭 C.镁带 D.铁丝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C.熄灭酒精灯 D.洗涤试管9.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
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A.1 B.2 C.3 D.410.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人二氧化碳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1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1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体积含量最大的气体是( )A.氯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3.已知,铜和氧气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可用如图所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①铜粉的用量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②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③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并使氧气完全反应;④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约占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4.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研究药物对抗“埃博拉”病毒B.我国“神舟”系列飞船需要的高能燃料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外壳所需材料的研制D.凸透镜成像规律15.下列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和其他三个不相同的是( )A.米酒变酸 B.食物腐败 C.金属锈蚀 D.工业制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以下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选择依据是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4)若收集较纯的氧气最好选_______装置,待氧气收集满后,停止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2019年3月21日14时,江苏盐城一化工厂发生爆炸,爆炸物质是苯(C6H6),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1)苯这种物质是由_____元素组成,一个苯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_____;(2)苯这种物质中氢元素占的质量分数为_____;(3)16.8克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具体过程)18.(8分)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多少?(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制备氧气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_____3)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其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4)实验室选择AC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5)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干燥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6)实验室若要制备1.6g氧气,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克高锰酸钾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 SO2的名称为二氧化硫,此选项正确;B. 该反应是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C.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X的化学式是NaHSO4,此选项正确;D. 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6×2)=71:64,此选项正确2、B【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B、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D、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3、A【解析】A、转化a为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但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B、转化b为化合物生成单质,则一定是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C、转化b中是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有元素的化合价转化为0,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故说法正确;D、根据图可知: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4、C【解析】试题分析∶A.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木条熄灭故A正确B.向一瓶空气样品中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无明显变化故B正确C.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故C错误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故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现象的正确描述5、C【解析】A、稻谷碾米是将米由固态碾压成粉末态,米的形状发生变化,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
故A不符合题意;B、清水淘米是将米表面的污垢清洗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C、生火煮饭的过程中,需要燃烧物质生火而物质的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是一种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瓷碗盛饭的过程中,饭没有生成新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6、B【解析】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正确;C、地球上的海洋水,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6.5%,故错误;D、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故错误7、C【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剧烈,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符合题意;D、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故不符合题意8、C【解析】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可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竖直起来,防止药品粘在管壁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常用的洗涤试管的工具是试管刷,使用方法是转动或上下移动,移动时不能用力过猛,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9、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个数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变化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Cl44Cax2H2x4O2x4所以x的值应为2B项正确10、D【解析】A、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对着干燥玻璃呼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11、C【解析】A.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物质不变质,故不符合;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不变质,故符合;D.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而变质,质量增加,故不符合,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贮存及变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
12、A【解析】根据空气中各气体含量进行解答详解】空气中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8%和21%13、D【解析】①若铜粉的量不足,不能讲装置内的氧气反应完全,铜粉的用量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正确;;②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正确;;③气球的能使注射器推拉更容易,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并使氧气完全反应,正确;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在正常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