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业线施工注意事项.pptx
113页营业线施工注意事项,主 要 内 容,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细则(解读),一、从典型事故看营业线施工,一: 典型事故,1、降水的规定,2007年1月16日,京山线k101+075处框构桥顶进工程,在进行基坑降水施工期间,由于对降水引起线路沉降的认识不到位,监测、整治不及时,造成沉降连续积累,引起路基沉降达120mm,导致旅客列车严重晃车,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隐患后采取限速措施并经紧急整修,于1月17日13:30恢复正常事故分析:降水作业的沉降问题,线路监测和沉落整修问题对策:事故后,路局对既有线降水作业条件进行了规定:限速120km/h;2013年,又一次研究改为限速80km/h;现改为由设计确定行车条件分析,一: 典型事故,2、注浆的规定,2008年2月14日13:30左右,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中铁六局的注浆分包施工单位在京广线k397+122.6处进行下穿立交桥顶进前路基注浆作业,在未通知设备管理单位的情况下,擅自对路基进行注浆施工,因压力控制不当且未对轨道进行监测,导致路基、轨道隆起60mm未及时发现并整治,影响动车组18分钟,中断行车50分钟(15:40封锁线路,16:30限速开通,17:00恢复正常),对运输安全和秩序带来严重影响,构成一般D类事故。
分析,事故分析:注浆作业的隆起问题,线路监测问题,工程分包管理问题对策:2.14事故后,铁道部、路局对既有线路基注浆作业条件进行了规定:限速120km/h工务处营业线施工审批实行“痕迹化”管理,即:每项施工审批均提出书面意见,并注明审批日期一: 典型事故,3、物探的规定,2008年11月9日8:45左右,丰台工务段良乡线路车间良乡工区工长李国浩带领职工三人,检查线路至京广线上行k20+720处,发现该处线路存在长1.5m、宽2.6m、深2m左右的一个陷坑,立即通知了良乡站驻站防护员,于8:48分封锁京广上行线,同时立即组织工区人员20余人,进行回填石砟抢修,回填石砟5.6方于9:25分限速25km/h开通,中断行车37分钟分析,事故分析:拆旧桥顶新桥问题,路桥过渡段填充问题,隐蔽工程的隐患问题,事故发生的延时性和不确定性,隐患险于明火!对策:11.9事故后,路局正式提出:下穿立交桥顶进工程完成后必须对路桥过渡段进行物探检测后来进一步延伸至所有下穿工程,并写入路外工程管理办法一: 典型事故,4、邻近营业线管理制度,2009年9月30日,中铁大桥局在津秦客专邻近津山线吊放钢筋笼施工中,吊机倾斜导致钢筋笼侵入上行线,与途经的1230次旅客列车发生刮碰,机车车辆受损,司机在其前方100米左右采取了紧急停车措施,但仍在制动过程中与其相撞,构成铁路一般C类事故。
分析,事故分析:停工命令后的抢工问题,吊车进场的卡控制度和作业问题对策:路局出台:铁路建设工程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700号文),正式提出邻近营业线施工概念,之后推广,纳入铁道部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并写入新版工务安全规则一: 典型事故,5、立交桥顶进前确认制度,2009年汛期,中铁六局在京沪线K13380+480处进行顶桥施工(动车走行线项目),在施工图设计未到位的情况下,盲目臆测进行各类桩施工,随意设置桩长及数量(桩长及桩数均不达标,设计20m,实际施作5m),导致施工中连续两次发生影响行车的事故,分别构成一般D类(D9)事故8月3日,在顶进施工过程中严重超挖,造成路基塌方,因支撑桩设置数量、桩长均不达标,形不成有效支撑,影响列车运行,构成一般D类(D9)事故8月22日,在立交桥顶进接近就位时,因抗移桩桩长不足,发生倾倒,引起加固体系水平变形,导致线路严重变形,上行线最大横移73mm,下行线最大横移69mm,构成一般D类(D9)事故同一工程一个月内发生两起事故另外,该桥顶进高程误差较大,顶进中破除了顶面防水层,影响了结构质量及耐久性一: 典型事故,5、顶桥确认问题,分析,事故分析:设计不到位臆测施工问题,现场落实问题,环境影响问题,施工、监护、监理管理缺失问题。
对策:路局正式提出:下穿立交桥顶进前确认制度一: 典型事故,6、顶管确认及出土量计量制度,2010年4月26日13:50分左右,中铁六局太原铁建公司北京动车段项目部,在京九线K9+065处进行1-1.95m污水管顶进施工中,路下方出现拱部塌方的情况下,未采取措施而连续出土,造成京九下行线线路中心上口出现直径1m、下口直径3m、深度约5m的圆锥形陷坑造成上行线中断38分,下行线中断1小时31分,构成一般D类事故分析,事故分析:工程的违法分包、以包代管问题,分包队伍的素质问题,现场方案落实问题,管理、监护缺失问题对策:4.26事故后,路局对顶管施工提出如下要求:1.顶进至路基范围前进行地质水文条件确认;2.顶进进尺与出土量计量的监护控制一: 典型事故,一: 典型事故,7、事故导致管理模式变化,2010年5月18日19:01,中铁六局在津山线茶淀至田庄间K214507处进行上跨桥架梁施工准备工作时(吊装桥机前横移轨道,重9.8吨),因吊车倾倒吊件脱落,砸坏下行线接触网,并与正在通过的2333次客车顶部相刮蹭,造成客车顶部部件损坏事故中断上行线58分,下行线1小时59分,影响客车8列、货车9列。
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分析,事故分析:邻近施工机械作业问题,双吊机抬吊作业工况、指挥问题,软土地基站位基础处理及支垫问题对策:路外工程实行前后期分开的管理模式此次事故路局处理副处级以上领导5人,其中撤职4人、记大过1人;中铁六局处理管理干部17人,其中开除2人、撤职5人、降职1人、大过7人、记过1人、警告1人一: 典型事故,一: 从典型事故看营业线施工,上部作业的坠落风险下部作业的变形风险邻近作业的侵限及变形风险 总体来讲:施工作业是一个动态过程,而营业线运输设备需要一个持久不变的状态营业线施工是要在施工作业的动态过程中尽量保持运输设备的静态不变!难!,1、营业线施工风险,一: 从典型事故看营业线施工,安全工程技术对策 这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对策 这是人类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安全管理对策 既涉及物的因素,也涉及人的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工具和生产环境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及作业人员的行为科学管理2、三大安全对策,一: 从典型事故看营业线施工,关注物的状态:地质水文、机械设备、工程措施、行车设备!规范人的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培训、交底等!重视节点变化:工序、工况、范围、环境、条件等的变化!,3、施工安全把握的重点,二、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路外工程的类型主要有:上跨立交、下穿立交、下穿隧道、下穿管涵、电力线跨越、专用线工程等,也存在少量上跨管道,以及并行邻近铁路等其他工程。
后序介绍以上跨、下穿桥梁、下穿隧道和管线工程为主 近年来,随着运营高铁线路不断增加,受高铁无砟轨道结构不能下穿的制约,下穿高铁桥梁段的各类工程逐年增加2016年国家铁路局编制了“道路、市政工程穿越高铁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对下穿高铁的工程明确了相关技术标准,但目前尚未发布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桥梁结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材料、按受力结构、按使用性、按跨径及长度、按行车道位置、按使用年限、按活动性等,其中,主要还是按受力结构分类1、桥梁工程(上跨、下穿),路外工程中的桥梁结构以简支梁、连续梁为主,少量因大跨度需要设计为斜拉桥、系杆拱桥;下穿立交为箱式刚构,俗称框构桥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各式桥梁:,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各式桥梁:,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各式桥梁:,2、隧道工程,隧道的分类方法较多(如右图),路外工程常见的类型有:土质、短、小断面、城市、浅埋、市政隧道为主另外,从衬砌结构分类,有整体式(直墙、曲墙、有无仰拱)、复合式、喷锚式、装配式衬砌说明:整体式衬砌中的喷锚支护是临时支护措施,不是永久结构受力部分;复合式衬砌中喷锚支护作为初期支护,二次模筑混凝土都是永久结构受力部分,且设计上初期支护承担了结构受力的70%80%。
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各类隧道:,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主要工艺,3、管线工程,管道分类主要按用途来分,之所以在此采用有压、无压来分,是从路外工程的管理特点考虑,这里涉及铁路特殊地段能否穿越、标高是否可调等问题一般有压管道可根据安全埋深需要调整标高,但无压管道中的电力、通信管线,其标高也可调整另外,还有少量其他管道工程,如LNG管道同时,管道也不都是下穿,也有少量上跨4、上跨桥跨线施工工艺,上跨桥梁施工的施工方法较多,表列方法均是发展成熟的工艺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预制架设法,但近年来随着营业线运输安全需要和运输条件的限制,转体法施工已成为一种上跨桥跨越施工的主要方式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上跨桥施工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上跨桥施工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上跨桥施工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上跨桥施工工艺:,5、下穿工程线路加固工艺,下穿结构工程的施工都应采用线路加固措施,包括框构桥、隧道、管线工程目前掌握的线路加固体系如右图,其中:我局采用的加固体系主要有吊轨加固和吊轨结合纵横梁加固体系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线路加固方式:,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线路加固方式:,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线路加固方式:,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线路加固方式:,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线路加固方式:,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线路加固方式:,6、下穿隧道、管线工艺,下穿隧道及管线工程施工工艺也较多,目前,我局常见隧道工程一般断面较小,常见的施工方法为浅埋暗挖或盾构法施工,其中盾构法(泥水平衡、土压平衡)施工的安全性较高,浅埋暗挖施工需加强预加固及临时支护措施设计,常见的有路基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支护等多种措施。
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隧道施工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隧道施工工艺:,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顶管施工:,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顶管施工:,水平定向钻施工:,二: 路外工程类型及工艺,三、营业线施工注意事项(路外工程),1.关于桩基施工,桩基在各类工程中普遍应用,如:上跨桥梁的桩基础、下穿立交顶进线路加固的“三桩”体系、深基坑(竖井)的围护桩、控制或隔离变形的隔离防护桩、支护兼备止水的旋喷桩(或搅拌桩、钢板桩)等;其施工方式有:钻孔灌注、挖孔灌注、打入(沉入)桩、旋喷(搅拌)成桩等桩基施工注意事项:场地条件地质水文、距离关系、地下地下设备、地基承载施工机械性能、参数、作业高度、站位、转场、拉锚稳定钢筋笼吊装:整体、分节、孔内绑扎(挖孔时),条件比选!钻孔桩防坍孔:护筒、泥浆(比重、循环)、间隔,监控(孔内水位);泥浆池:布置位置、防塌、防渗、防污染;出渣:堆放;灌注:清孔(沉渣),封底、导管拔撤1.关于桩基施工,桩基施工注意事项:挖孔桩井架稳定;循环进尺、控制扩挖;护壁:现浇、喷砼、砖砌、沉管、钢护筒等,临空面;人身安全:深孔缺氧,人员误坠,孔口防护;出渣:渣土堆放,跨线倒运;灌注:明灌、管道过轨(线间桩)打入(沉入)桩打桩:机械摆放,场地处理,作业高度,拉锚稳固;止水作用:桩间互锁;拔桩:距离关系,孔洞填充。
运输条件位置关系:线间、线外、距离关系;条件:工序、作业方式,限速、 天窗、邻近(列车间隔、连续作业)桩基检测静载、自平衡加载、大应变动载,小应变、声测、取芯等监测按孔位、地质水文,距离等确定;路基、桥梁等结构及线路、接触网杆等2.关于基坑施工,基坑(竖井)在邻近营业线桥梁、隧道及管线工程中普遍存在,对永久结构,基坑位置在设计中已经明确,不可变化对不同的地质水文条件、不同距离关系、不同深度、不同开挖支护方式,对营业线设备的影响也不同施工需注意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