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阅读教学基本目标.doc
3页古诗词阅读教学基本目标 (葛廷侠)【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语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年3 月第 1 版 P122】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它历经时间的考验,在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沟通古今人类共通的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古诗词教学目标要根据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中的单元目标及文本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将抽象的、理论性的目标转化为一个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的过程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及情感当然这些内容的涉及只是想给学生提供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一些角度,无需过度深入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列举如下:(1)能依据诗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2)能说出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是虚构之笔;(3)能说依据诗文的内容及情感,对诗句描绘的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画面;(4)能简要地指出诗词中意象的含义;(5)能简单地评析诗词的艺术手法;(6)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与情感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学科基本要求(试用本)P101】理解把握古诗词 基本要求(1) 把握古诗词中的形象。
2) 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3) 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4) 培养审美情趣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2013 届新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P13】考试要点1. 在对课内古诗词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准确理解与掌握诗词的内容、意境2. 主要从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角度理解与掌握诗词3.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感受从目前情况来看,古诗词理解赏析将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近三年来,上海中考对诗词的考查共设 4 分 2 题,第一题以课文下面的注释为主,注重对字词理解及文化、文学常识等的考查,多为主观题;第二题主要侧重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也会涉及非常简单的表现手法等,多以客观题出现总的来说对诗词理解的考查的内容有:(1)理解诗意包括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初步品析诗词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词的表现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感知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一)看题材二)抓诗题三)析词义四)联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主要有以下方法:(一)结合背景,揣测诗词的情感。
二)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三)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四)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五)品味形象,破解深层情感六)赏析名句,以点带面把握全诗(词)的情感2012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手册】确定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试目标,其中关于文言诗文的表述是:1. 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 六至九年级文言文的阅读要求: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内容,了解文 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 量达到 150 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 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 3、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四年的背诵总量在 10000 字左右全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总目标与总内容第七条: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 文 240 篇(段) 第三学段(5——6 年级)诵读优秀诗文 60 篇 第四学段(7——9 年级)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和文化常识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