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时代建筑.doc
3页福州时代建筑 说起福州时代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乌塔、镇海楼、溪源宫、地藏寺等福州标志性建筑福州,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以下是中国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福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福州时代建筑溪源宫 溪源宫简介: 溪源宫位于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县上街镇溪源村龙潭山南麓,毗邻福州大学城,是福州地区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之一福州时代建筑溪源宫 溪源宫景区简介: 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载:龙潭山在十一都,一名西山旁有屋数楹,祀张真人,俗称溪源宫溪源宫背山临溪,依山而筑,坐北朝南,横向排列从东至西计有宫门、真人殿、三相公殿、彭李狮公殿等建筑物,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宫观为牌坊式建筑,宫门为三级马头墙,土石结构,开三个拱门正门上方是白石镌刻溪源宫横匾,直行楷书、字径约40厘米真人殿右侧有一摩崖石刻,长2.6米,宽0.95米,中间横行楷书阴刻溪源古迹字径约50厘米真人殿、三相公殿(即护国留侯)和彭、李狮公殿均为单进仿古宫殿建筑,面阔三间,混凝土结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溪源宫前面的溪源出自永泰、闽清二县的崇山峻岭,流到闽侯县上街龙潭山前受巨崖阻隔形成深潭。
传说时有蛟龙现身,故名龙潭《榕城考古略》记载山下有潭,龙居之岁旱祈雨,以瓷瓶涂蜡于口悬而下之,以有无得水测雨候潭中群鱼游泳,无敢捕者有灵石四,若龟、蛇、剑、印,溪源之水出焉传说这一带溪潭中蛰伏一头修炼成精的巨鼋,时常出没,兴风作浪,残害苍生被降伏在虎头盆深潭后,月朗风清之夜,还不时浮出水面观月四处云游的道教神灵张真人到此降龙伏鼋后,托梦上街二十四境民众择定龙潭山脚建宫庙,庙宇正面朝向牛姆山、罗汉山、鲤鱼山三座重叠的大山,民间称为真人得地三重山宋政和四年(1114年)当地民众从坑口小庙真人寺分炉起建溪源宫大庙,供奉张真人从溪源宫宫门古石刻溪源宫(1114年)的落款,也可佐证其建宫历史《福州府志》也有记载溪源宫有神日三相公,公祈雨最灵溪源宫峰峦灵秀,岩石峥嵘,溪涧蜿蜒,碧水如带,山光水色,令人流连因此溪源宫闻名遐迩,香火旺盛,信徒遍及海内外据王应山《闽都别记》记载,明代太守林春泽、诗人王应钟、王湛、林世璧、陈鸣鹤等曾多次游宿溪源宫,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明代太守林春泽在《夜宿溪源宫》诗中写到雪花飞泻访其源,溪畔仙风醒客魂怪石倚云临截镍,哀泉渡壑弄潺湲蛟龙洞口如相会,虎豹庭前不敢喧高阁夜深闻磬咳。
青鸾随月到宫门又如明代诗人林世璧访溪源宫而作溪源胜自类桃源,别有桃花映洞门水竹远村人世隔,桑麻仍见古风存潭清好趁游鱼泳,树密时闻晓鸟喧明发又随尘迹混,不堪遐思屡飞翔 岁月沧桑,溪源宫容颜亦老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青州十三都缘首杨昌范,发动24境民众将山上的旧庙宇改建在现在的溪源宫处(旧宫)此次建殿有摩崖石刻威镇溪源为凭民国十四年(1925年)都巡人许美山为溪源宫总理,再度大规模修建溪源宫文化大革命期间溪源宫惨遭破坏,夷为平地溪源宫门残垣上的溪源宫三个石刻大字、靠山依溪方向残存的石基、石墙及宫门前石椅和大榕树见证了这场灾难所幸刻于岩壁上的溪源第一峰、威镇溪源、别有天地等明清摩崖题刻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些摩崖石刻不但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更具有考古佐证价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党的宗教政策,信众在原址l福州时代建筑溪源宫 溪源宫旅游攻略: 交通 福州市区乘坐41路公交车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站下(单一票价2元),可步行前往溪源宫 餐饮 可在溪源景区内品尝特色农家菜 住宿 大学城西北方有一家鲤鱼洲宾馆,大学城内也有一些招待所可供住宿 活动 露营、烧烤、钓鱼、聚会等。
溪源宫到真人寺,来回20多公里,快走6小时,慢走8小时,半程更休闲,随心所欲小路沿溪,时左时右,有时涉溪而过,全程都可见水,趣味多多路较平,较好,少上坡,较安全,是健行的典型线路 特别注意 下大雨时要防山洪,不要冒险涉溪 。












